实录丨水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水利保障农业生产有关情况

2024-06-06 23:16:02 - 水利部网站

转自:中国水利

实录丨水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水利保障农业生产有关情况

水利部于2024年6月6日(星期四)下午召开水利保障农业生产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介绍有关情况,并和规划计划司副司长张世伟、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共同答记者问,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晓琳主持会议。

实录丨水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水利保障农业生产有关情况

李晓琳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水利部新闻发布会。

6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的“芒种”,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芒种到,农事忙,多地已开启“三夏”农忙模式。农业丰产丰收离不开水利保障,一直以来,水利部指导督促地方抓实抓细水利保障农业生产各项措施,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水利根基。

今天我们举行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向大家介绍水利保障农业生产有关情况。出席本次发布会的有: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规划计划司副司长张世伟、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几位发布人将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我们首先请朱程清副部长作介绍。

实录丨水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水利保障农业生产有关情况

朱程清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出席这次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国情水情决定了农业丰产丰收离不开水利保障。水利部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水利根基。经过多年持续努力,现在全国已经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另外还有泵站、机井、塘坝等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2200多万处。现在我们的耕地灌溉面积已经达到10.55亿亩,在占全国55%的耕地面积上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已经成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主力军”。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确保春播及越冬作物时令灌溉需求,是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基础支撑。水利部和地方通力协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农业生产的水利保障。

一是加快水毁工程的修复。去年,海河流域发生了60年来最大流域性特大洪水,松花江流域部分支流发生了超实测记录洪水,农村人口供水和农田灌溉受到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通过国债资金支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共安排40多亿元,支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等8个省份农村供水水毁工程和大中型灌区灾后重建。因为这些项目我们推得比较早,进展也很快,当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有力保障了农村人口供水安全和作物及时灌溉。

二是全力保障农业灌溉。提前对春灌各环节作出部署安排,指导各地加强雨水情、旱汛情监测,储备好灌溉水量,发挥大中型灌区抗旱保灌主力军作用,对作物种植结构、灌溉用水需求、土壤墒情、水资源配置及预期来水量进行精准分析,以多年灌溉历史数据和试验结果为基础,牢牢把握作物需水量和灌溉制度两个关键,制定并及时优化调整灌溉计划,强化区域内水资源优化调度和配置,实现精准灌溉和科学灌溉。今年累计灌溉供水52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超过4亿亩,实现应灌尽灌,为保障夏粮丰收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三是补齐灌排设施短板。去年实施598处大中型灌区建设改造项目,灌排体系进一步完善,已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500多万亩,在今年春季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很好的效益。我们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安排国债资金实施1197处灌区建设改造,目前开工率已达九成,为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夯实水利基础。从长远看,在水网建设上已开工建设吉林水网骨干工程、黑龙江粮食产能提升重大水利工程等44项重大水利工程,作为中长远的供水保障。四是强化水旱灾害防御。扎实开展防汛备汛工作,推进隐患排查整改和6060处重点水毁工程修复,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精准调度水工程,有效应对珠江流域北江等江河洪水和西南等地春旱,保障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协调安排了3.45亿元中央水利救灾资金支持相关省份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眼下,已进入了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农忙模式,水利部将抓实抓细农业生产水利保障各项措施落实,提早安排部署,持续推进灌溉供水保障工作,全力服务好农业生产。

我先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

李晓琳

谢谢朱程清副部长的介绍。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问答环节

问答1

新华网

春灌是确保春播及越冬作物生长的重要举措,是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请问水利部今年在保障春灌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和以往相比有什么不同点?谢谢!

朱程清

这个问题请农村水利水电司陈明忠司长回答。

实录丨水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水利保障农业生产有关情况

陈明忠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俗话说,“小麦不春灌,产量减一半”。春灌是指春季降雨偏少时,通过灌溉保证春播作物正常生长和越冬作物及时返青的重要方式,也是土地过冬后“喝的第一口水”,对稳定全年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水利部历来把春灌作为一件重要的大事,指导各地不误农时、不负春光,千方百计地保障好春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春灌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水源储备足。今年春节前后,黄河中游、黄淮海平原地区多地普降雨雪,冬麦区土壤墒情普遍较好,春灌开灌时间较往年晚十天左右。水利部指导各地抓住有利时机,充分发挥现有水库及渠系、山坪塘、蓄水池等“长藤结瓜”调蓄能力,有效利用雨洪、冰凌等非常规资源,多水源联合调度,储备充足的灌溉水源。今年1月底全国8200多座重点水库蓄水达4900多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近1成。上半年,西南地区局地发生旱情,但前期因为水库蓄水较好,春灌用水得到较好的保障。比如,重庆市提前储备,全市水利工程蓄水量较去年同期增加40%以上,也为春灌储备了充足的水源。二是资金投入力度大。增发国债资金投入近千亿元支持1197处灌区建设改造,投资力度创历史新高。去年海河、松花江流域69处大中型灌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毁,利用国债资金7亿多元全力修复,保障了250多万亩作物及时灌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水利部,按照“十四五”相关规划、方案安排,及时下达中央资金,继续支持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三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依托49处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成果,加强相关信息融合应用,自动生成并适时优化调整智慧灌溉方案,推动农田灌溉自动化、灌溉方式高效化、用水计量精准化。比如,四川都江堰、安徽淠史杭、山东位山、甘肃疏勒河、宁夏青铜峡、陕西东雷抽黄、山西大禹渡、江西赣抚平原等一大批灌区,应用遥感等“天地空”立体感知技术,运用来水、需水、输配水等专题模型,强化闸站群优化调度,春灌供水效率普遍提升10%以上。四是积极推进以水适种。指导各地依据水源条件、渠网工程布局和灌溉制度,优化调整春播作物种植结构、区域和面积,改变以往“花花田”的种植方式,提高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比如,内蒙古河套灌区乌兰布和灌域,推进60.42万亩小麦、310万亩玉米集中连片种植,有力提升了灌溉保障程度,发挥了综合生产效益。

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

问答2

人民日报

近日《节约用水条例》已印发实施,农业灌溉是第一用水大户,请问水利部在保障灌溉实现粮食丰产丰收的同时,如何推动农业节水和高效用水管理呢?谢谢!

朱程清

好的,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3月14日就保障国家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我们在治水当中已经把“节水优先”放在首位。

今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农业用水是用水的大户,去年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约62%,在农业用水当中耕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86%,主要是耕地,所以从工作来讲,农业既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的重点。水利部一直把农业节水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工程、管理、机制、技术等各个方面入手,在全力保障农业灌溉实现粮食丰产丰收的同时,持续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持续加强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建设改造,积极发展节水灌溉,东北实施的是节水增粮、西北是节水增效、华北是节水压采、南方是节水减排,都是要根据各地的特点来开展节水工作。到去年底,全国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经发展到4.1亿亩,全国农业用水量从2014年的3869亿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3600多亿立方米,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由402立方米下降到不足350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0提高到0.576。从这几个数据可以看出农业灌溉节水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二是全面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四水四定”原则里面就有一个“以水定地”的要求。全面落实取水许可管理,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现在大中型灌区渠首全部实现了取水计量,而且对5万亩以上的灌区基本实现了在线计量监控。建立了国家和省级灌溉用水定额体系,国家层面已经累计发布主要农作物用水灌溉定额14项,覆盖了88%以上粮食和85%以上油料作物。这些作物我们都有定额,应该用多少水,定额进行管理,用总量管理和定额管控的双控指标来进行管理。三是推进水权水价改革。推进农业用水权制度改革,按照灌溉用水定额来明晰用水权,实施总量控制。国家也组建了水权交易平台,推进灌溉用水户间、区域间、行业间的水权交易,这个水权交易主要交易的是什么呢?原来按照定额,核定了总量,但是他采取节水措施后,节约了水,他节约的水可以转让出去,像河北省元氏县通过手机APP开展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交易水量3.5万立方米,促进了地下水的压采。今年我们遴选确定22个县(市)开展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挖农业节水潜力。同时,一直在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这项工作,农业水价的调整在稳步地推进,逐步从有利于粮食生产和节水用水的角度调整水价。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超过9亿亩。

四是深化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全国100多处灌溉试验站作用,加强灌溉制度的研究和应用,指导灌区精准供水和用水户科学灌溉。围绕灌溉用水智能调度、数字孪生灌区建设等领域,加快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创新。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节水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先进实用农业节水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所以农业节水这项工作是要持续不断地推下去,现在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要抓住《节约用水条例》颁布实施的大好时机再深入推进。谢谢!

问答3

经济日报

我们知道灌区是国家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重要水利支撑保障,请问水利部在统筹推进灌溉水源保障和灌区建设改造工作方面会做哪些部署?谢谢!

朱程清

这个问题请规划计划司张世伟副司长回答。

实录丨水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水利保障农业生产有关情况

张世伟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就像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所说,灌区是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重要水利支撑保障,同时也是国家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不断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供水保障能力,夯实农田灌溉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推进灌溉水源保障和灌区建设改造工作:

一是优化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我国基本水情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降水灌溉不同季、水土资源不匹配一直影响着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积极推进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黑龙江粮食产能提升重大水利工程、吉林水网骨干工程等重大引调水工程,以及贵州观音、云南桃源、西藏帕孜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实施一批中小型水源工程。工程建成后,将有效促进我国水资源时间上以丰补枯,空间上互济调配,持续提升农业灌溉水源保障水平。比如,吉林水网骨干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吉林省中西部严重缺水局面,为220万亩后备耕地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

二是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全国已建大中型灌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但是仍然有一些灌区存在设施老化、能力下降、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水利部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安排634亿元,支持1022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截至5月底,已开工909个,完成投资169.53亿元。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约5500多万亩,有效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结合国家和省市县级水网工程建设,在粮食主产区及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积极谋划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打通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形成从水源、骨干渠系到田间末端的灌排体系。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安排361亿元,支持175个大中小型灌区项目建设,截至5月底,江西平江、湖南梅山等161个项目已开工,完成投资99.24亿元。灌区建成后,预计可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约500万亩,有力提升粮食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能力。

下一步,水利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地方抓实抓细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水利重点任务,加快实施水网重大工程和灌区建设改造,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水利基础。谢谢!

问答4

中国日报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河套灌区考察时强调,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尽可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请问水利部如何创新体制机制,“两手发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改造?谢谢!

朱程清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去年6月在河套灌区考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业灌溉和灌区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水利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抓住水价这个“牛鼻子”,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探索通过“两手发力”调动金融和社会资本等力量参与现代化灌区建设。主要做了这么几个工作:

一是积极出台投融资支持政策。各级政府将灌区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仅去年底增发国债对灌区的支持规模达到近千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时,水利部和金融机构联合出台了相关的文件,从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资本金比例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支持政策,包括部分重点项目贷款期限最长达到45年,资本金比例最大下浮5个百分点。在方式上,各地也创新应用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投入灌区建设。在这些政策支持下,可以说对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去年统计,中央投入210多亿元,带动地方各类资金投入180亿元开展灌区现代化建设改造,初步形成财政资金、金融信贷资金、社会资本共同发力的灌区投融资格局。

二是开展试点探索有效的做法和模式。去年我们启动了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挑选了21个灌区和县区开展试点,区分不同灌区建设时间、取水方式和种植结构等,推动投融资机制创新。按照新修订的水利工程水价有关办法,推行实施新的水价政策,建立农业用水权制度,完善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初步形成科学精准、有利于“两手发力”的政策供给体系。试点合计落实国债、专项债、金融信贷、社会资本等72亿元,这里面金融和社会资本占比超过80%。例如宁夏利通区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投融建管服”一体化推进灌区建设,将节水量进行交易,收益由项目公司、合作社、种植农户按比例分配,通过这种模式既推进了灌区的建设,又促进了节水,还实现了参与灌区建设的各方都有收益。在第一批试点带动下,已有18个省份开展了省级试点。今年水利部还将开展第二批试点,扩大带动效应。

三是不断提升灌区现代化水平。通过“两手发力”,现代化灌区建设资金有了保障。各地锚定“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建设目标,与农业农村部门协同发力,统筹灌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从水源到田间完整的高标准灌排工程体系。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建设,通过精准灌溉来提升粮食产能,实现节水增效,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如山东省齐河县通过这一揽子措施的实施,玉米平均亩产增加300斤左右,增产15%以上。同时调整水价,基本实现成本覆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也能够做到灌区的可持续运行。在这方面我们正在不断深化相关探索,争取出更多可复制的经验。谢谢! 

问答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

请问今年的旱情、汛情总体形势到底是怎样的?水利部在农业防灾减灾方面有哪些举措?针对云南等地旱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抗旱保供水?谢谢!

朱程清

谢谢,这个问题请水旱灾害防御司姚文广司长回答。

实录丨水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水利保障农业生产有关情况

姚文广

谢谢总台央广记者的提问和关心。今年以来,我国汛情来得早、旱情局部重。

一是全国降水多、局地雨强大。全国面平均降水量21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成,其中珠江流域偏多4成,春季全国有195个站日降水量突破当月历史最大值。二是南方汛情早、洪水量级大。珠江流域北江发生特大洪水,这也是1936年有统计资料以来北江最早的洪水。截至目前,全国有204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常年同期偏多7成,珠江流域的北江、东江、韩江发生6次编号洪水。三是西南冬春连旱、云南旱情重。去冬以来,西南地区降雨持续偏少、库塘蓄水严重不足,云南、四川等地发生干旱,主要集中在云南省,部分山丘区人畜饮水出现临时困难,春耕生产用水紧张。目前旱情已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水利部有序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为春季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水利支撑。

一是超前作出安排部署。分析研判今年洪旱形势,安排部署水旱灾害防御、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会同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印发《科学应对汛期自然灾害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预案》。二是全面做好汛前准备。水利部部领导和总师率队开展水利行业汛前检查,督促粮食主产区等重点区域排查整改防洪风险隐患和抗旱薄弱环节。抓紧水毁水利设施修复,刚才朱程清副部长也介绍了,重点水毁工程修复项目汛前基本完成。

三是有力应对暴雨洪水。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及时启动洪水防御应急响应,派出11个工作组赴广东、广西等地指导。水利部门精准联合调度大中型水库1930座(次)拦洪262亿立方米,减淹耕地192万亩。北江特大洪水期间,调度乐昌峡、飞来峡等拦洪4.54亿立方米,启用西南涌、芦苞涌分洪,确保了珠江三角洲和韶关、清远等地的防洪安全。

四是有效抗御云南等地干旱。李国英部长多次研究部署并赴云南调研抗旱保供水工作。启动干旱防御应急响应,派出4个工作组、专家组赴旱区指导,协调安排中央水利救灾资金1.74亿元支持云南、四川抗旱,会同云南省实施德泽水库等跨流域应急供水调度,保障了昆明城市供水和滇池生态安全。指导云南滚动开展供需水平衡分析,制定供水保障方案,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强化抗旱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加快引水、提水、调水等抗旱工程建设,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保障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

据预测,今年6—8月汛期水旱灾害形势不容乐观,洪旱并发、涝重于旱,暴雨洪水等极端事件可能多发频发重发,防御形势严峻。我们将继续做好农田防洪排涝减渍和抗旱保灌溉等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粮食安全。谢谢!

问答6

澎湃新闻

我们关注到水利部正在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请问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朱程清

这个问题请农村水利水电司陈明忠司长回答。

陈明忠

好,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心。水利部指导地方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总要求,把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作为推进灌区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扎实推进。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发布了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技术指南,明晰了建设路径,遴选了49个数字孪生先行先试灌区,同时召开视频会、现场会部署数字孪生灌区建设重点任务,明确工作要求。举办专题培训班,按月开展调度,强化督促指导。截至目前,49个先行先试的数字孪生灌区进展比较顺利,目前总的投资完成率也超过了4成。二是征集推介模型。广泛征集功能完善、通用性强、已在灌区应用一年以上且成效良好的模型。充分利用好现有科技成果推荐给大家使用,减少重复投资。我们一共推出了13项数字孪生灌区模型推荐清单,包括11个专题模型、1个智能识别模型和1个可视化模型。

三是全面咨询把关。建立了专家库,组织专家对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方案逐一进行技术咨询,逐灌区问诊把脉,并与相关省份和水利部门一道,邀请院士和知名专家,对山东位山、河南红旗渠等10余处典型灌区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实施方案进行深度指导和把关。

四是深入部署交流。在山东位山灌区召开数字孪生灌区全国现场会,部署地方构建“管用、实用、好用”的数字孪生灌区。统筹各类学会协会平台,搭建专家讲座和技术交流平台,有1万多人参加了线上线下交流培训。

通过这一年多的先行先试,数字孪生灌区边建设边应用,强化数字赋能,初步实现了“节水增产、节能增效、省工增收”。

在节水增产方面,通过精准调度和精准灌溉,有力保障作物生育期内关键时段用水需求,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方水资源;推行工程节水、管理节水措施,在节约用水的同时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在节能增效方面,强化北方高扬程提水灌区梯级泵站的优化调度,充分发挥南方地区水库、塘坝等“长藤结瓜”水系水网水资源优化配置,深化渠首、节制闸、分水闸、泵站等控制节点与渠系水位和流量互馈机制研究,构建控制节点与水网系统协调调控模式,实现管理的节能增效。

在省工增收方面,充分发挥遥感、卫星等技术智能识别灌区农情,因地制宜推行无人机巡渠、远程量测水、视频监视和自动控制技术,减少人力和工时投入,降低人力运行成本。通过人力资源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省工增收。

总的来说,仅仅一年的时间,但是取得的效果还是很明显,今年在春灌过程当中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总结好、提炼好这些经验,完善加大力度推进数字孪生灌区的建设,提升我们灌区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谢谢!

问答7

中国水利报

水利部在去年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加快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请问今年水利部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朱程清

好的,这个问题请陈明忠司长继续回答。

陈明忠

好的,谢谢。水利部出台了《水利部关于加快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的核心内容就是明确提出了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水利部多措并举,压茬推进,全面推进“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预计到2024年底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规模化供水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3%。前不久在宁夏固原召开了现场会。截至5月底,已开工建设农村供水工程1.1万处,完工3572处,提升1751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指导各地以完善“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为主要任务,高标准编制省级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突出实用可行,将规划落实到具体项目,确保覆盖全部农村人口。同时,加强调度指导,确保各地按期保质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大力推进一体化、规模化建设。指导各地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对城市供水管网短期无法延伸覆盖的地区,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大力发展集中供水规模化。财政部、水利部下达30亿元中央补助资金实施小型引调水工程建设,着力提升县域农村供水一体化、规模化水平。三是推进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对无法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供水范围的地区,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改造,我们还专门组织编制发布了《小型农村供水工程规范化提升技术规程》,统一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标准。四是深入实施水质提升专项行动。督促各地按要求配套完善净化消毒设施设备,强化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水质自检,加强对小型集中和分散供水工程的水质巡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水质抽检,加强水源地保护,健全从水源到水龙头的全链条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五是大力推进县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专题部署并指导各地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强化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到2024年底,70%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实现省级标准化管理。组织开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工作,以县域为单元,梯次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谢谢!

问答8

封面新闻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古代水利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典范。请介绍一下我国在这方面的具体情况以及在保护和传承灌溉文化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朱程清

好的,世界灌溉遗产大家都很关注,也谢谢你的提问,请规划计划司张世伟副司长回答这个问题。

张世伟

感谢记者朋友对灌溉遗产这项工作的关心。2014年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启动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评选,我国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发起国。截至2023年底,我国有34处古灌溉工程入选世界名录,是全球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效益最广泛的国家,涵盖了堰坝工程、渠系工程、蓄水工程、提水器具、排水防洪、梯田灌溉、引泉灌溉等多种类型。年代最久远的安徽芍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年代最近的也已超过300年。这些工程经受住了气候变化、人文发展的考验,持续利用至今。四川都江堰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生态水利工程,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溉工程被习近平总书记赞为千年基业。这些遗产能持续利用至今,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工程规划建设顺应自然规律。我国地域广阔,古人针对差异化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建设不同类型的灌溉工程。比如针对大江大河一般采取无坝引水,山区溪流一般采取筑堰引水,并且通过斜向布设、拱形结构等方式有意增加堰的长度,有效增加泄洪能力,减小对自然河流影响,延长工程生命周期。比如广东佛山的桑园围工程,通过在圩堤上修建闸门,利用北江和西江的水位差以及潮差,控制圩内河道合理水位保障灌溉。再比如湖南的紫鹊界梯田及江西崇义上堡梯田,古人认识到山顶的森林植被涵养了梯田的水源,设置了梯田开发红线,实现可持续利用。二是科学管理理念应用传承。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需要灌溉来保障农业发展,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岁修制度,保障着工程良性运行。比如西藏萨迦蓄水灌溉系统的“措本—水女”管理制度、四川攀枝花的“班水”制度沿用至今。

为保护古灌溉工程,挖掘和传承灌溉文化,水利部专门制定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候选工程遴选推荐管理办法》,在灌区现代化改造中注入水文化建设政策引导,强化宣传,引导全社会更加重视灌溉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积极利用国际会议、考察交流等平台和机遇,推介、宣传中国灌溉文化,与日本、印尼等国开展经验交流,积极组织发起建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联盟,在印尼SUBAK(苏巴克)博物馆的永久性中国展区,系统展示了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向世界讲好中国灌溉故事,保护传承中国灌溉文化。谢谢!

李晓琳

感谢朱程清副部长和其他几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