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医学院,湖南大学已坐拥两家三甲附属医院了

2024-06-06 18:34:33 - 市场资讯

转自:医学界

撰文| 燕小六

6月4日,湖南大学与长沙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协议。会上,长沙市第三医院被授予“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牌匾。这打破了湖南大学于校址所在地长沙“零附属医院”的纪录。

目前,湖南大学拥有两所附属医院。另一家是2023年7月挂牌直属附属的三甲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

据《湖南日报》2023年7月报道,湖南大学在挂牌湘潭市中心医院时,提出“统筹谋划湖南大学医学院”。我国教育部和原卫生部联合印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等提出,办医学院校的前提是至少有1所三甲附属医院。基于此,湖南大学已经迈进办医学院的门槛。

还没医学院,湖南大学已坐拥两家三甲附属医院了

办医学院,又近了一步

授牌仪式于6月4日举行。根据协议,长沙市政府与湖南大学将本着“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共建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深化医教研协同战略合作等。

湖南大学将把附属长沙医院的建设发展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力指导、支持该院在现有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成为辐射周边省市的区域医疗中心。高校还将与附属医院合作,共同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新技术、新产品。

湖南大学发展医学学科的愿景,由来已久。

该校与医学教育的渊源,最早能追溯到1908年其前身之一湖南优级师范学堂设立的博物预科。但目前,湖南大学没有临床医学专业,与医学相关度较高的专业,是生物学院、生命医学交叉研究院下属的基础医学硕士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点、药学本硕博学位点。

2020年成立生命医学交叉研究院,被视为该校筹谋医学院的信号之一。湖南大学曾表示,研究院要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注重硕士、博士的培养衔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

此后3年,湖南大学建成一系列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包括动物模型与分子医学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抗癌靶向蛋白药物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医学病毒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这极大地助力该校提升医学科技创新水平。截至2023年年末,湖南大学的医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前1%,在生命医学相关领域拥有3个院士领衔的创新研究团队、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0余人。

“华声在线”今年1月报道,在未来5年,该校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医学学科建设。为达成这一目标,除了搭建科研平台,吸收附属医院、推进临床教育和实践,是另一个必备条件。

此次挂牌湖南大学附属医院的长沙市第三医院始建于1923年,现有编制病床1100张,在职职工1353人,其中正高职称70人。该院的临床药学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骨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老年病科等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再加上2023年7月挂牌的湘潭市中心医院,湖南大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拥有两家附属医院,且均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至此,湖南大学已基本破解高校创办医学院普遍面临的科研、临床两大难题,办医学院的基础条件日趋成熟。

得医学院者得科研

纵观全国,综合大学建设医学院,几成标配。

我国有39所985大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7月,34所拥有或正在筹建医学部(院)。

入局者不乏一些传统工科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有了医学技术学院、医工融合研究院。2023年9月,北京协和医学院联手这两家院校,开办“4(本科)+4(直博)”的“协和医班”。

事实证明,办医学是高校发展的神助力。2023年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中国医学院校2018-2022五年总科技量值”。在榜单前10中,7所是通过合并获得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

一方面,医学是一个单独的学科门类。根据《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文章,高校有了医科,相当于多了一整个版块,从零到有是巨大的增量。同时,在理医工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医学研究的触角能辐射、延展到其他领域。

另一方面,在现代科学里,生物科学和医学是炙手可热的学科。建起医学院后,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甚至高级职称会成倍增加。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分的资助总额达1.12亿元,到2017年增至38.60亿元,增长近35倍。行业内因此有了“高校得医学院者得科研天下”一说。

对比其他先行者,湖南大学在发展医学方面动作慢了。

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湖南大学先后获得211、985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等声誉,但多年无缘湖南省内高校的头把交椅。

根据“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15年至今,中南大学全国平均排名在第25位上下,持续居湖南首位。湖南大学落于其后,全国平均排名第30位左右。综合分析显示,差距或在于缺少医学学科。

早年,湖南大学想过补足短板。网传消息显示,湖南省教育厅曾提出以湖南大学为主体,合并湖南医科大学(原湘雅医科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组建新湖南大学,旨在建立一所实力强劲的综合性大学。该方案流产后,2000年4月29日,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中南大学。湖南医科大学成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广州艾力彼医院管理中心主任庄一强告诉“医学界”,中南大学没有合并湘雅前,名气不如湖南大学。合并后,中南大学发展迅猛,一半科研都出自湘雅系。

庄一强认为,湖南大学筹谋医学院仍有机会。基于其强势的工科等,该校完全可以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领域进行源头创新。

这条赛道的可行性已得到验证。2017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正式成立,由中科院、国家卫健委、安徽省政府三方共建,下设临床医学院等4大学院。

培养理工医交叉融合的新医学人才,是中科大办医学院的目标。在最新的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该校“生物学”取得全国并列第一的佳绩。截至2022年的5年间,该校医学相关的在研科研项目达980余项,到账纵向科研经费(去除外拨)8.86亿,共发表SCI收录论文4075篇,Science、Nature、Cell、NEJM四大顶刊均有斩获。

湖南大学若专研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等“新医科”方向,也与2021年印发的《湖南省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不谋而合,更易获得顶层支持。该方案明确,将优先支持医工、医理、医文等交叉融合的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医学相关院校探索医师科学家培养改革;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综合优势,建立“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和机制。

“我们过往评价医学院、医院好坏,就是看其教出来的医生能否看好病。这属于临床医学范畴。但不是所有的医学院都要在临床医学里扑腾,未来,或许能拿诺贝尔奖的医学院才是好医学院。”庄一强说。

办医学,始于拥有三甲附属医院

对湖南大学来说,办医学的更大阻力,或在于附属医院从何而来。

按照我国现代医学发展的主流趋势,没有好的附属医院,就很难建设一流的医学院。前车之鉴就是清华大学。

2001年创办医学院后,清华大学于北京市内,甚至跨省、跨市,寻找合适医院,建附属医院、进行教学医院合作。此后,该校收入4家附属医院。直到2024年2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终于打破清华附属无三甲的困局。此前为了升三级,玉泉医院曾主动由“综合医院”申请转为“中西医结合医院”。

湖南大学面临同样窘境。

目前,湖南拥有医科类高等院校近10所。长沙市内的优质三甲医院几乎都已有了归属。坐落于湖南衡阳的南华大学医学院也跑到长沙,挂牌了几家附属医院。

即使能加挂牌匾或“改嫁”,长沙的医院们也对联姻湖南大学犹豫不决。一旦挂上湖南大学附属的牌子,考核指标需参照985、双一流等标准。有动力和能力完成此类考核的医院不多。

“湖南省整体医疗资源较弱。湘雅系之于湖南,就像‘穷人家的富儿子’,在全国医疗行业的美誉度很高。在这种相对垄断的前提下,当地其他医学院发展就会比较困难。”庄一强说。

湖南大学奔赴湘潭、开展校地共建,既是无奈之举,也是破局妙招。

在挂牌直属附属前,湘潭市中心医院已形成“一院九区”规模。其中,预计于2025年正式运营的湘潭市中心医院九华院区定位为辐射长株潭城市群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床位1000张。

更重要的是,湘潭市中心医院在当地公立医院发展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2022年8月印发的《湘潭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多次提及市中心医院建设,包括“将其打造为湘中、东部地区医疗高地,力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布局湘潭”,“组建湘潭市中心医院总医院”等。

当地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医院发展就好。连带地,对应的医学院也能有好前景。

湖南大学已在科研层面加持湘潭市中心医院。根据医院2024年规划,要实现“国自然”或国家级重点项目零的突破。

2026年9月,湖南大学命名100周年。届时,坐落在湘潭和长沙之间的湖大“科创港”新校区或投入使用。据校方介绍,将依托优势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着眼未来重点发展的学科,在科创港校区布局“重大科学装置”“技术研究平台”“前沿交叉学院”等版块,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湖南大学筹备已久的医学梦会否在这里达成,或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长沙市政府与湖南大学共建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签约授牌仪式举行,周海兵段献忠出席.长沙晚报

2.新湖南:长沙市第三医院成为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3.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发〔2021〕5号

4.湖南大学生命医学交叉研究院官网

5.湖南大学临床医学跻身ESI全球前1%.华声在线

6.高校抢滩医学院背后.中国新闻周刊.2019.12.9总第927期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编辑:赵  静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