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并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即将重新迎客

2024-07-06 06:46:20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并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即将重新迎客

上海出梅入夏,思南路上树木郁郁青青,光影斑驳陆离,位于思南路73号的周公馆也基本完成修缮,花园焕然一新,房间修旧如故,进入了最后的布展阶段。

作为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上海周公馆数十年来曾阅览历史风云,如今经过一年多的修缮,将于近期重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修旧如故,复原历史状态

周公馆建于上世纪20年代,1946年,中共代表团租下马斯南路107号(今思南路73号)这幢花园洋房,在沪设立办事处。由于国民党的阻挠,对外只能以“周恩来将军寓所”的名义作为掩护,西大门的户名牌刻“周公馆”三个字。1986年,经批准修复,中国共产党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正式对外开放。此后历经多次修缮,不断优化调整展陈并改善服务设施。

“我们修缮的原则就是修旧如故。”中共一大纪念馆周公馆管理部副主任林晶晖表示,此次修缮中,工作人员查阅了大量史料并多方求证,尽可能复原当年风貌,让观众置身馆内就能感受历史脉搏。同时,花园和内部陈列也均有更新,力求在复原中增添更多的生活气息,增强观众的互动感。

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并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即将重新迎客

走入院中,周恩来同志曾乘坐过的同款轿车赫然入眼,花园内的喷水池犹如当年,花园的改造升级正是此次周公馆修缮的亮点之一。据介绍,本次修缮中,原本独立的两个花园中间新开设一扇小门,花园的开放时间将略有延长,服务观众动线,满足活动需求,同时原本仅剩底座掩映在灌木丛中的喷水池也被复原,在这个百年小院里重焕生机。庭院中所种植的花也费了一番心思,林晶晖介绍,花园中的梅花、樱花和海棠花,分别是周恩来同志人生不同阶段所喜爱的品种,也能让参观者一年四季都能赏景思人。

上海唯一保存完整并对外开放的周恩来纪念地,即将重新迎客

当年的中共代表团成员是如何在这座小楼里生活呢?带着这个问题,林晶晖在修缮过程中为周公馆内部增添了不少“新”陈设。从洗脸盆、长衫到收音机和毛笔,房间里添置的日常物品进一步复原了生活场景。“我们移除了隔离栏,观众也能近距离感受当年代表团工作人员的生活状态”,林晶晖表示,“生活化”也是此次修缮的重要亮点,房间的陈设一改原先图文展示的形式,让观众可近距离接触。

在三楼,一个充满童趣的藤编摇椅在阳光下闪光,这是复原后的董必武一家的房间。“在修缮中,所有物品的增添和摆放都要经过严谨考证”,林晶晖介绍,除了这个儿童摇椅,在其他房间放置的电风扇、牙粉、肥皂、香烟等物品,也均有历史出处或符合当时时代特点,围绕历史进行复原。

活动上新,紧握文化脉络

更好地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修缮后的周公馆,既承载着接纳社会公众参观的任务,也将举办多种多样的宣教活动,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眼前的这幢小楼,见证了从1946年6月到次年3月国共谈判时期,中共代表团艰难开展工作和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扩大。正在布展的“为了真和平,而奋斗到底——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史迹陈列”就跟随这一时间线进行,以物证史,展出一批珍贵文物,结合多媒体技术,带领观众走进历史,走入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代表团成员在周公馆艰苦奋斗的革命岁月。

在参观讲解服务方面,馆方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领域观众的需求,进行了多个讲解版本的打磨,力求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周公馆的细致与专业。

“我们正在打造一系列品牌活动,‘周公馆会客厅’、新青年读书荟、‘百物进百校第二季’等活动将陆续举行。”据林晶晖介绍,今年周公馆的活动将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进行。刚举办的“越韵唱初心,同抒爱党情”活动,就是借由周总理对戏剧文化事业的关注,带领观众回顾百年越剧在上海的发展历程。开馆后,曾广受好评的沉浸式情景党课《思南路上的枪声》,也将于修缮一新的周公馆重新上演。

栏目主编:张骏图片来源:师梦娇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