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原上草”,他最会应考

2024-07-06 05:14:30 - 齐鲁晚报

“离离原上草”,他最会应考

大家都知道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诗人,尤其是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诗句可谓妇孺皆知,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应考达人”。公元800年,29岁的白居易首次参加进士科考试,就以第四名的成绩金榜题名,当年,大唐总共录取了17名进士,白居易年龄最小,所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紧接着,白居易像开了挂一般,又于803年、806年,在吏部的两次制科考试中,连续中第。六年三登科,在科举竞争极为激烈的唐代,可谓不大不小的奇迹。白居易是怎么做到的呢?在今年考生们仍在等待金榜题名之际,我们来谈谈白居易的成功秘诀。

□纪习尚

树立长期目标并为之努力

首先是树立长远目标。白居易从小就表现出了文字天赋。在写给好友元稹的《与元九书》中,他这样回忆:“我六七个月大时,乳母抱着我在书屏旁玩耍,有人指着屏上的‘之’和‘无’字给我看,我虽然不能说话,但已在心里默默记住它们的区别。后来大人让我指出这两个字,我每次都能指对。五六岁时,我开始学习作诗;到九岁,已经谙识声韵了。”但这些还算不上专门的考试训练,十五六岁时,白居易从别人那里得知,天下有个顶重要的考试,叫“进士”试。

进士考试在唐代要多火有多火。当时考试科目虽多,但进士科最为人所看重,时人认为:“搢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美则美矣,但对于白居易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要考中进士,有三重关卡极难通过。

一是要争取到宝贵的考试资格。想要进京赶考,必须得到州郡的推荐,成为“乡贡进士”,即地方选拔出来、进贡给朝廷的人才。当时,每州(郡)每年的乡贡名额只有区区数个,《通典》载:“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必有才行,不限其数。”一州下辖数县,有志青年成百上千,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考生先要通过县里的初选考试,然后集中到州里,再进行一次考试,成绩确实优秀的几个人,才能代表本州到长安应考。

因为竞争激烈,很多考生不得不辗转他乡,在异地求得宝贵的乡贡资格。如815年登进士第的沈亚之,本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在包括家乡在内的多地求推荐而不得:“今年秋,亚之求贡于郡,以文求知已于郡之执事。凡三易郡,失其知,辄去。”他后来又写信给同州(今陕西大荔一带)、京兆(今西安)等地的考试官,才艰难地获得了考试资格。再如晚唐的黄滔,留下了《河南府试秋夕闻新雁》《广州试越台怀古》《襄州试白云归帝乡》等“高考作文”,证明他至少参加了河南府、广州、襄州等三个府州的乡贡选拔考试。

二是要与全国的考生竞争有限的名额。有资格参加进士考试的考生数量不少。按照来源,主要有两类。一是来自各个州郡的贡士,唐代开元年间,全国有328个州,即便按照每州2-3人算,也有700-1000人。二是中央一级的“大学”毕业生。唐代在首都长安和东都洛阳设立多所高等学、馆,其中,国子学学生300人,太学学生500人,四门学学生1300人;此外还有广文馆、弘文馆、崇文馆等,都以培养高级人才为目的,毕业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后,考核合格,有资格参加进士考试。学、馆的合格毕业生,每年应该也有1000人。贡士加大学毕业生,每年有2000人左右;而录取率是很低的,每年中第人数不过二三十,真可谓百里挑一,正如《通典》所说:“其进士,大底千人得第者百一二”,也就是说,经过了层层选拔的优秀考生,考中率也不过百分之一二,可见难度之大。

三是不稳定的生活环境。年轻时的白居易,因为家庭、经济和时代的原因,经常搬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备考。白居易出生于山西太原,长于荥阳(今郑州);十一岁时,追随担任徐州别驾的父亲来到符离(今安徽宿州)生活,次年又因战乱,避难越中(今浙江一带),旅居苏州、杭州、衢州;约二十岁,他回到符离,二十三岁又随父到襄阳;之后,他又辗转浮梁(今属江西)、洛阳、宣州等地。进士考试前的这段时间,白居易平均几年就要长途搬一次家,又经历了父亲、弟弟等亲人的离世,众多的变故让他无法将全部时间用于复习。

但这些困难没有吓退白居易,他认准了进士考试,并将其作为十余年间始终坚持的奋斗目标。

时间分配科学

目标明确之后,白居易就开始了科学周密的准备工作。白居易的备考,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苦节读书”,打好基础。也就是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熟读经书。唐时的进士科,主要考帖经、杂文(诗、赋)、时务策等三类题目。其中的帖经是基础,类似于现在的填空题,大概就是随便挑选经书中的一页,只露出一行,然后用纸贴住其中的几个字,让考生默写出覆盖的字。

帖经是进士考试的第一场,按成绩定去留,只有及格才能参加接下来的场次,考生们都很重视。考试内容看似简单,只需要死记硬背即可,但需要掌握的经书很多,有必修、选修两种。必修类的有《论语》《孝经》;选修类的分为大经、中经、小经,大经有《礼记》《左传》,中经有《诗》《周礼》《仪礼》,小经有《易》《尚书》《公羊》《穀梁》等,考生须从中选择多部考试。再加上考官故意增加难度,选择生僻之处让考生填写:“至有孤章绝句、疑似参互者惑之,甚者或上抵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寻之难知,谓之倒拔”,所以总体难度并不小。白居易花了三四年的时间,熟读熟背各种经书,重点准备帖经题。

第二阶段是齐头并进,全面练习。与帖经不同,第二场杂文(诗赋)、第三场时务策,则是作文题,属于应用类。此时的白居易,帖经的基础已打好,只需定期温习,他开始在作文上分配更多时间,既兼顾全面,又突出重点,用白居易的话说就是:“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

这是非常合理的时间安排,白居易把一天的时间分为三部分:白天的黄金时段,练习作赋,赋的字数较多,需350字以上,写好不易,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晚上用来读书,作时务策文;而诗歌字数较少,只需五言60字,又是他从小就拿手的强项,所以穿插进行,作为其他两项的调剂。

就这样,从十六七岁开始备考,到二十八岁参加乡贡选拔考试,白居易用了十一二年的时间,比十年寒窗还多了一两年。799年,担任浮梁主簿的兄长,以及担任宣州溧水县令的叔叔,共同引荐他参加宣州乡贡考试。这一年考试题目中,有一道赋《射中正鹄赋》,一首诗《山中列远岫》,白居易凭借多年练就的基本功,出色地完成了。因为题目做得好,他得到了宣歙观察使崔衍的认可,被选为宣州贡士,这年秋天跟随上计(到京汇报工作)的官员,来到长安。

临近大考,孤独的白居易写下了《长安正月十五日》《长安早春旅怀》,两诗中都有“愁”字,其中后一首写道:“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可见他考前的压力还是不小的。不过,压力最终转化成了动力,这年进士试,赋为《性习相近远》,诗为《玉水记方流》,这都难不倒他,白居易顺利通过了考试,于800年二月十四进士及第。

百道判,多做模拟题

在唐代,进士及第就算拿到了人生腾飞的金钥匙,但要尽快获得重要官职,还要通过制科考试,如果说进士考试像高考,那么制科考试就如同今天的公务员或者遴选考试。比如,白居易在800年春进士及第后,就没有获得任命,在家里待业了数年,三年后才经由制科考试进入仕途。803年,白居易在吏部举行的“书判拔萃科”考试中,与元稹一同登第,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又三年后的806年,他在“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中,复与元稹一同登第,授盩厔县尉。

二度登科,白居易靠的是多做模拟题。“书判拔萃科”的考试内容是裁判文书写作,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律条文、经籍大义的理解,以及对具体案件、纠纷的处理能力。为了准备这次考试,白居易花费数月,拿一百个题目模拟,写出了《百道判》(又名《甲乙判》)。《百道判》中的判词,涉及刑事、行政、婚姻、家庭、科举、选官、礼仪等方面,文辞优美、说理透彻。比如,白居易给自己出了这样一道题:“得丁为郡,岁凶,奏请赈给百姓。制未下,散之。本使科其专命,丁云:‘恐人困。’”意思是地方长官在朝廷的批复未下达之前,就放粮赈济灾民,是否应该受到处罚?他给出的判词是:“请宥自专之过,用旌共理之心。”既考虑了法律,又兼顾了情理。

白居易正是靠这样的仿真练习,一举登科。他的这些判词习作,也被后来的考生当作范文参考,广为传播。元稹曾说:“《百道判》,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矣。”南宋洪迈也大加赞赏:“如白乐天《甲乙判》,则读之愈多,使人不厌。”

找个好学习搭子

如果说首度登科靠的是多年的努力,二度登科靠的是模拟题,三度登科就和白居易有个好学习搭子分不开了。如上所述,在803年的考试中,白居易和元稹同登金榜,成为同年,他们两人兴味一致、志向相投,从此结为一辈子的好朋友。

当时,白居易租住在长安永崇里的华阳观,“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周围十分安静,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可能是觉得有个伙伴既能互相切磋,也能互相督促,于是他邀请元稹前来小住,一起复习备考。

他们为之准备的制科考试,侧重时务策文的写作,也就是分析现实的政治经济等问题,并提出看法、对策。既然考试内容已大体知道,准备起来就更有针对性,写就完了。据白居易回忆:“元和初,予罢校书郎,与元微之将应制举,退居于上都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元稹后来也说:“予与乐天,指病危言,不顾成败,意在决求高第。”

元白二人,关起来门来,搜集当时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讨论,拟出了数十上百个题目,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一一试做。白居易后来将这段时间所写的策文75篇,编为《策林》四卷。这些策论,体裁很广,有军事(用兵、销兵、屯田、选将帅、御功臣等)、政治(封建与郡县、止兼并等),以及司法、教育、民生等诸方面。有人或许要问,提前做了这么多题目,有押中的吗?据白居易说:“凡所应对者,百不用其一二。”可见,练习题与考题完全一致的比例不高。即便是没有完全陌生的题目,因为有了考前大量的针对性练习,做起来必定也更加得心应手。结果,这对学习搭子,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双双中第,人生从此高歌猛进,被传为佳话。

事过千余年,这些学习与备考的方法,放到今天依然是有用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