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引领绿色未来

2024-07-06 09:09:58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美丽中国引领绿色未来

    盛夏时节,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内天蓝水清、芦苇鲜绿,游船往来穿梭,构成一幅“城淀相依、共生共融”的美丽画卷。近年来,河北坚持系统治理,加强白洋淀生态修复保护,截至2023年,白洋淀水质连续三年保持Ⅲ类,重现“华北明珠”风采。图为游船在雄安新区白洋淀内行驶。新华社

本报记者 | 刘政

    “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并不断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全球生态治理贡献突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底色无疑是绿色。绿在指尖,是节能节电,是珍惜粮食,是低碳生活;绿在自然,是塞罕坝林海,是三江清流,是无霾天空;绿在理念,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新格局的愿景目标。

    这份绿色,孕育自过去,茁壮于当下,更向繁盛至未来。彩笔新题,征程又起,如何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绿在理念: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该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这一原则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包含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价值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价值追求,以及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新格局的愿景目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生态保护、绿色优先的现代化提供了示范,也为人类社会处理现代化历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边界不断拓展,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期,为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的系统谋划、决策部署,生态文明写入了党章,写入了宪法,覆盖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噪声污染防治以及长江、湿地保护等领域的25部生态环境相关法律得到制修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数十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相继出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并全面推开,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化平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生态补偿、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及“一岗双责”等改革举措全面实施。

    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曹莉萍表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不同制度之间联系紧密、相互支撑,形成了一系列“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方案。

    “应该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曹莉萍介绍,包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始终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始终坚持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相统一。

    曹莉萍认为,在国际视野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科学决策、全面评价、合理规划以及有效考核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共同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稳步发展,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中国践行的生态文明理念,展现出一种积极的、立志于为所有人创造更美好世界的思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公开表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诸多成功实践,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宝贵经验。

    绿在贯彻:

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向新向绿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洱海边殷殷嘱咐,“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经历了从“抢救性治理”到“保护性治理”,从“一湖之治”到“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联治”的变化,今日洱海碧波万顷,遥映苍山青翠。

    大河奔涌,浩浩汤汤。随着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的正式施行,守护一江清流、长河安澜有了更坚实的法治保障,“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理念持续滋养着江河湖海保护治理的探索之路。

    从塞罕坝林海涛涛,到秦岭群山叠翠;从三明探索“两山”转化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到深圳启动建设88个近零碳试点项目……在这场绿色“竞赛”中,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向新向绿,久久为功地塑造着全领域、多层次的绿色生态,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

    截至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显著,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好于“十四五”规划设定的年度目标32.9微克/立方米;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9.4%,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长江、黄河干流全线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0%以上;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今年6月,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的消防员与林区工作人员在野外探查时偶遇了野生亚洲象群的“家庭聚餐”,亚洲象相聚在一片玉米地里享用美餐,悠闲地在公路上散步。

    2021年,在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短片《“象”往云南》令云南的亚洲象群成为世界级“网红”。随着大象“严选”,中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也获得了国际认可。

    6月4日发布的《2023年云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率达84.91%,6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同时,稳步实施野生动物危害防控和致害补偿,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年度投保9255万元。

    6月以来,北半球正式进入夏季。当夜幕降临,银河最壮丽的部分便自东方徐徐升起,来自北京的观星者小李又过上了“昼伏夜出”的生活。他说,“近几年来,北京的天空一年比一年清澈,观星不需要再等盼算了。”正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曾公开表示过的,从“APEC蓝”“阅兵蓝”,到“两会蓝”“冬奥蓝”,如今蓝天白云在北京几乎是常态,不再是奢侈品。

    另一方面,绿色经济加快发展。2023年,全国累计完成4.2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十四五”前三年,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3%;截至今年4月底,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累计上架绿色技术3600多项,促成交易1324项,交易额超31亿元,一些重点大中型企业的能耗水耗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吐鲁番市水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较少,2022年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6.48%。”吐鲁番市水利局局长孜拉吾东·加拉力丁说。目前,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吐鲁番得到了大力推广。通过应用这种技术,不仅可以节水,还能比常规施肥节省30%~60%的肥料。

    纬景储能的锌铁液流电池储能示范项目“零碳智慧综合能源中心”位于上海,被国家能源局列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它巧妙地利用了杨树浦电厂的煤灰仓,光伏板顶棚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锌铁液流电池将电能并入系统存储,为周边的咖啡馆、充电桩、景观照明等设施提供稳定的绿色电力,实现“多能互补”,展现了一个全场景的都市零碳社区。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出台集成式政策,凝聚绿色发展新动能。

    今日中国,绿色发展不断加快,绿色版图接续扩展,绿色贡献持续增加。在爬坡过坎、砥砺前行的过程中,美丽中国走出蓝图,照进现实。

    绿在未来: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曹莉萍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这五个重大关系。

    “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要追求‘天蓝、地绿、水清’的自然之美,实现高质量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之美,更要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人文之美。”曹莉萍表示,应持续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法制保障。通过顶层设计,进一步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多领域的政策,细化落实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的责任主体、目标任务。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还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现场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部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重点做好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扎实开展美丽中国建设评估等五方面工作。

    郑栅洁介绍,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履行“双碳”协调职责,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支持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现阶段,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必须大力发展以绿色为鲜明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变革发展动能、创新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因此,培育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王兆华介绍,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包括强化传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各环节的增值能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培育清洁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拉琼此前表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体思维和统筹考虑。进一步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并继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尊重自然,避免盲目开展各种治理行动,确保起到最优的保护效果。

    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日前在署名文章中提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探索开展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示范基地建设,完善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继续深入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绿色勘查开发和绿色矿山建设,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加强土地、矿产、海洋等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

    来路已是绿意盎然,前路更将满目清澄。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而日益繁艳多彩的“千里江山”图景正在绘就,不断增厚的“绿色家底”终将百代相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