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见实效 “驻”村更“助”村 马明:用人民公安的职责和担当走好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2024-08-06 14:36:15 - 东北网

东北网8月6日讯(姜帅记者唐继厚)近两年来,伊春市嘉荫公安机关驻村第一书记马明,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驻村工作期间展现出了担当与奉献。

怀初心,用真情。做好服务乡村百姓的知心人。

“起初也感到迷茫,一头雾水甚至手足无措。后来,经过一次次走村入户,真正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沉下身子与老百姓话家常、谋出路、想办法,在一件件小事中获取群众信任、争取群众支持、提高群众认可。”马明认真地说道。

驻村伊始,如何又快又好地开展工作?这是摆在每个驻村“新兵”面前的难题,而入户走访是破题的好办法。

对于有着近20年公安工作经历的马明来说,开展“家访”是项基本功。他提前“备课”,向村“两委”班子成员了解情况,向往届驻村干部请教经验,快速熟悉福民村的基本情况和重点户信息。由于“备课”充分,迈进村民家门时,马明总能主动叫出这户村民的名字,说出这家基本情况,村民们在惊讶之余也感受到他的真诚,慢慢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村民心里有杆秤,感情真不真,还要看事儿办得实不实。“家访”不能简单地一“走”了之,还要想方设法解决村民们的“急难愁盼”问题。

为此,马明开启了“家访解忧一体化”模式:一方面,从小事入手,走访中,不管看到哪户村民家有活儿,诸如修烟囱、晾玉米、干农活,他都会主动上前搭把手;另一方面,从大事着眼,他在充分了解村民的需求后,整合各方资源,为村里的困难家庭、低保户捐赠大米、白面等生活物资,把关怀送到村民家门口,更送到群众的心坎里……随着一件件难题得到妥善解决,村民们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贴民心,谋产业。做好乡村振兴发展的暖心人。

“从机关到基层,从县区到农村,我的工作就如同一条纽带,一头连着帮扶单位,一头连着福民村民,但是想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振兴必然是重中之重,只有走出新兴产业之路,才能走好福民村振兴之途。”马明感悟道。

除了要干好驻村本职工作外,如何帮助脱贫户、困难户拓宽增收渠道,如何帮助村里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了马明的一块“心病”。

2023年,马明在刷短视频时偶然间发现蚂蚱养殖投入少、门槛低、收益快、技术易于掌握、市场前景广阔等优点,于是马明立刻与沪嘉乡领导和村“两委”沟通,没想到立即得到了支持,沪嘉乡乡长和村书记说:“只要能致富,必定有出路,蚂蚱养殖咱们一定要试一试!”

雷厉风行是马明一贯的工作作风,他先后到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地进行考察,并签订了回收订单,5月份时,蚂蚱便已落户福民村棚室内,从购卵到撒卵再到养殖,每个环节他都细心跟饲养员探讨、交流,既然养了,就要养好养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7月末,棚室里的蚂蚱丰收了,试养640平方米,产量200余斤,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2024年,棚室的蚂蚱能养两茬,马明和村民都笑了,这账有得算。下一步,村里将计划带动更多脱贫户、贫困户参与到蚂蚱养殖产业中来,进一步增加收入,让村民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

聚人心,向未来。做乡村持续发展的放心人。

“乡村振兴并不是一蹴而就,驻村帮扶更非尺寸之功。”马明深知这个道理。

“玉米大豆堆小山,吃苦受累心也甘。”刚进村时,聊起农作物种植,村民们有一肚子话说。多年来,福民村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直是玉米大豆种植。

在驻村之初,福民村村民根深蒂固的发展观念成了横在马明眼前的一道坎儿。但是因为福民村的地域特点,农作物的种植产量和部分村民的经济收益一直不太“景气”。

为了让福民村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马明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力所能及的事。今年以来,他积极宣传引导,分组分片加大入户宣传动员工作,引导农户发展西瓜种植等特色高效农业,加大宣传城乡医疗报销相关政策和各类惠民政策。驻村期间,马明也时刻不忘自己人民公安的身份,在千方百计发展产业,开拓养殖渠道为群众增加收入的同时,他还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守好手里的“钱袋子”。他多次组织驻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开展反诈、拒赌、防毒、交通安全等宣传工作,真正让福民村村民的“钱袋子”挣得来,更守得住。

不管在公安一线还是在基层一线,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他一颗始终“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对于驻村工作,马明曾说道:“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履好职、尽好责,念好驻村帮扶‘三字诀’,练就干事创业‘新本领’,才能在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展现人民警察的新作为、描绘嘉荫乡村的新蓝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