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划清边界和底线

2024-08-06 16:41:00 - 中国经济网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社会工作部、民政部联合发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合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迈出了涉企收费立法立规的第一步。《指南》以减轻企业负担的基本理念,梳理整合违规收费行为类型,为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划清边界和底线,对引导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行业协会商会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服务企业发展、反映行业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加强行业自律……行业协会商会连通政府、企业和市场,桥梁纽带作用无可替代。近年来,与改革开放的步伐相随,我国行业协会商会也实现快速发展。11万家行业协会商会覆盖国民经济各门类、各层次,企业会员总数约750万家。行业协会商会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与市场治理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坚守非营利宗旨、完成社会责任的同时,行业协会商会必然需要自我造血,维持日常运转。因此,收费成为其“必需”之举。但如何把握收费的“度”,在社会责任和自我发展两个目标之间达成平衡,一直是困扰行业协会商会的一大难题。正是由于没有掌握好这个“度”,一些行业协会商会过于强调“付出”而忽视“收入”,造成经费不足、人才流失、发展陷入困境;与之相反,一些行业协会商会过于关注“利益”而非“责任”,眼睛只盯着“利”字作文章,导致使命漂移,信誉受损、会员流失、长期难以为继。

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健康发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2015年,《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印发,为行业协会商会指明“依法设立、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行为自律”的改革方向。针对脱钩改革以来,部分行业协会商会定位不精准、管理不到位、违规收费频发等问题,2020年7月,《关于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的通知》发布,要求清理行业协会商会的违规收费,加强收费的规范性、提高收费的透明度,并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在此背景下,《指南》应时发布,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指南》回答了行业协会商会的疑虑,对“哪些费用能收?”“应该怎么收?”分门别类、清晰解答。《指南》回应了企业关切,对垄断性、强制性、收费高的收费项目提出放开竞争、合理定价、引导降费的有力举措。《指南》也解开了基层执法的困惑,为各相关部门加强收费行为监督、强化违规行为治理提供了指导。

《指南》是解决当前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问题的务实之举。既着眼当下,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当前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对行业协会商会收取会费、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等重点领域,统筹兼顾、科学合理设置收费要求。同时,着眼长远,以目标为导向,落实综合监管责任,强化监督实施,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自律审查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建立健全收费长效监管机制。

《指南》是一般性指引,表明相关部门在进行常态化监管的同时,也注重引导行业协会商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指南》以“守法”为线索,详细列出“负面清单”,清晰划出收费行为的底线与红线。这是践行“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救济”理念的体现。处罚不是目的,规范才是根本。《指南》使监管更具前瞻性和预防性,既帮助行业协会商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促使其自我规范、自我约束,也实现了对收费行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全周期监管,提高了收费监管的精准度和效能。

红线也是实线。《指南》管不管用,关键在落实。全国各级行业协会商会都应当以《指南》为指引,规范自身的收费行为。各相关部门也需要行动起来,加强引导监督,让《指南》落实落地、见到实效,发挥出行业协会商会应有的作用,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胡立彪)

(责任编辑:佟明彪)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