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加快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步伐
来源:中国军网
加快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步伐
■韩炜
9月1日,习主席致信祝贺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勉励国防科技大学以建校70周年为新的起点,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加快国防科技自主创新步伐。
同一天,习主席给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回信,期望他们努力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步伐,让中国的飞机用上更加强劲的“中国心”。
不难看出,“自主”二字是习主席两封信中的关键词。正所谓,惟自胜者强。自主创新这口气一定要争,绝不能指望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也不能照别人的葫芦画自己的瓢,更不能让自家的门装上别人的锁。
“想站直,也得有别人不敢来踹的脊梁”,历史的伤痛反复告诉中国人这个道理。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回望征程,从第一架歼击机、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再到“北斗”揽星、“天问”探火……纵览我国取得的每一次重大科技成果,都离不开自主创新的动力推动,“自主研制”“自行设计”“自主探测”等字眼贯穿始终。
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加强国防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军事领域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急迫,履行使命呼唤创新,国际竞争倒逼创新,破解难题亟需创新,加速转型依靠创新。实践已经证明,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我们不能总指望引进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不能只强调开放创新而轻视自主创新。正因为深知“卡脖子”的痛,“李志强班”相继攻克航空装备装配6大关键技术,首创并推广航空装备管路校正与安装的“李志强操作法”,提高装配效率20%以上。
科技创新的脚步,从未在前进的路上驻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人工智能、生物交叉、量子通信等新兴前沿科技迅猛发展,每一次重大科技的创新和突破,都会带来战斗力内涵、外延的突变和飞跃,进而带来战争形态大演进、军事战略大调整、作战方式大嬗变、作战力量大转型。如果我们无法在科技创新中坚持独立自主,就会在与对手强手的博弈比拼中、在敌对势力的围堵封锁中败下阵来。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年来,先后培养输送各类人才20余万名,在超级计算、卫星导航等前沿领域成绩斐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大力实施科技强军、人才强军战略,人才方阵朝气蓬勃,科技突破振奋人心。但也要清醒认识到,虽然国防科技队伍规模不小,但是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尖端人才数量不足问题依然存在。新征程上,迫切需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按照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办事,加强创新资源统筹,改进资源配置方式,有力有序推进“揭榜挂帅”机制,充分发挥自主创新人才对我军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口上,军队科技工作者必须“坐得住、钻得进、研得深”,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道路,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把“卡脖子”清单转化为科研清单,才能真正拥有战略性、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及时满足我军能力需求、力量需求、装备需求,打赢自主创新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