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磨万击铸风骨 勇担使命赴前程——甘肃建投安装公司建司65周年发展回顾

2023-09-06 11:03:00 - 中国甘肃网

1958年8月8日,一支隶属于甘肃省重工业厅的电力安装检修队诞生于兰州,在黄河之滨种下一粒种子,为闭塞贫瘠的陇原大地增添一丝生机。那一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高唱着“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到荒山、戈壁,跟随这支建设队伍走上了拓荒之路。

65年顽强生长,这粒种子经历了安逸的萌芽、成长的阵痛,抵御住风雨侵扰,终于生出强健的根系,延伸至全国各地,在全国30多个省市州留下了足迹。千难万险铸就了安装人的不屈风骨,他们用双手创造了城市的繁华变迁和乡村的振兴发展,更是让无人之境焕发生机。

回望来时路,伴随着甘肃建投70年的奋进发展,甘肃建投安装公司始终坚守着建设祖国、光耀陇原的初心使命,在甘肃建投“筑百年基业”的征途上发挥好延链补链强链的作用,以实的精神、闯的干劲拼出了一条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大安装”发展道路。

肩负使命 荣耀诞生

1958年,梦起金城,安装公司的前身省电力检修队正式成立。1969年正式加入甘肃建投的前身甘肃省建设总公司,更名为第三安装队。那时,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生产工具落后,第一代安装人靠着手提肩扛,响应建设大西北的号召,执行国家的工业安装任务,轰轰烈烈地参与到国家基础建设。

1966年,因国家经济困难被迫缓建的榆中三角城电灌工程重新开建。据老职工回忆,曾经的兰州“无风三尺土、下雨满街泥”,榆中县更是干旱、荒凉、难以生存。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老一辈安装人住着土坯为墙、油毡草泥为顶的“干打垒”平房,领着每天5分钱的开水费,日复一日凿隧道、架飞桥、填深沟、平山头,终于在1974年交工拔点。这一在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结束了当地不通水、不通电的历史,彻底改变了全县农民吃粮靠国家、花钱靠救济的局面。

千磨万击铸风骨 勇担使命赴前程——甘肃建投安装公司建司65周年发展回顾

1973年,第三安装队与第一、二安装队合并,成立甘肃省建设总公司机电设备安装公司,同年又变更为甘肃省第二建筑工程局安装公司。当年10月,安装公司在兰州钢厂制氧站安装了一套日本进口设备制氧装置,这一工程建设无异于一次能力的锤炼和技术的考验。凭借过往经验难以应对更为先进的制氧装置,于是施工队伍钻研摸索出新工艺、新工法,完成了设备安装,一次性试车成功,顺利通过冶金部等有关部门检验,施工水平被认定为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因此,《人民日报》《甘肃日报》曾三次刊登了施工队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胜利完成施工生产任务的情况,施工队伍职工代表也曾受邀参加了全国首次工业学大庆会议。

至1977年,安装公司年产值由建立之初100多万元增至600多万元,施工任务以架设线路、设备安装检修为主。全体安装人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参建了黄羊镇、平凉、安口、定西、张掖、九条岭等电厂,榆中三角城和靖会电灌工程,9912、4433、2764等军工厂,张掖、永登、刘家峡等化肥厂,甘肃、靖远、榆中等氮肥厂,以及黄羊糖厂、兰州三毛厂、甘肃棉纺厂、武山玻璃厂、西北油漆厂等民用工业项目,多快好省推进项目投用,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改革开放 勇闯市场

1978年4月,随着改革开放脚步渐近,安装公司更名为甘肃省建筑工程局第二安装工程公司。为顺应客观形势的变化,在1979年首届职工代表大会上提出,认真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深入开展以优质、高产、低消耗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

这一时期,安装公司积极探索承包制,执行内部和外部承包相结合的经济承包形式。八十年代中后期,以上海为“走出去”的起点,承揽了金山石化总厂17公里管道施工任务,为开发省外市场迈出了第一步。至八十年代末,年产值翻了几番,达2000多万元,主要承担了连城电厂、西固水厂、张掖糖厂、金昌磷肥厂、兰州啤酒厂、敦煌冷库、武山水泥厂等上百项国家级、省级重点工程的安装建设任务。

千磨万击铸风骨 勇担使命赴前程——甘肃建投安装公司建司65周年发展回顾

1984年,兰州体育馆作为全省一号工程动工开建。体育馆为重型网架球形链接结构,其平面设计呈不等边的长六边形,东西长84.5米,南北宽52.5米至71.44米,最高达28.2米,重达28吨之多。当时国内除首都体育馆和上海体育馆外,少有体育场馆的设计能达到如此规模。焊接是其重型网架球形钢结构工程的施工难点,工程队花费40多天组织焊接实验,编写出了焊接工法。为解决几十吨位构件吊装的难题,公司组织专家对起重设备进行挖潜利用,通过提升起重机高度、加固塔身,对网架进行整体平移吊装,从而顺利地完成屋顶安装任务。1988年,历经三年建设、一年验收后,兰州体育馆终于竣工,正式开馆迎客,成了兰州的一大标志性建筑。

兰州体育馆的落成昭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的转变,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而彼时安装公司仍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轨制”下徘徊,既接受计划经济的投喂,也顺应市场经济主动找米下锅,生产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并未实现体制机制的完全蜕变,为之后的低迷发展埋下了伏笔。

 风浪袭来 破产危机

到九十年代,时代的“风浪”和“阵痛”呼啸而过,砸碎了国有企业和一代人的“铁饭碗”,带来了企业发展的“寒冬”。

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民营施工力量迅速崛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加上自身体制机制的问题,安装公司发展的速度远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速度,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不强,承揽任务严重不足。期间,年产值在3000万到6000万元,经济逐年上涨但不抵严重的成本超支,公司内外债台高筑,亏损局面难以逆转。

九十年代中期,安装公司进入到最艰难的十年。起初是职工奖金、福利待遇的缩减,随后连工资都无法正常发放,陆续有职工为了生活选择离开。本世纪初,公司被省建设厅列入破产序列,但由于特殊原因,未正式实施,之后依靠申请困难补助艰难度日。

千磨万击铸风骨 勇担使命赴前程——甘肃建投安装公司建司65周年发展回顾

风雨飘摇中,安装人深入骨髓的拼劲韧劲,催使安装公司不断尝试转变思路找出翻身之路。为了扭亏,全司上下充分发挥任务不计大小、路途不计远近、条件不计好坏、利润不计薄厚的“四不计”精神,广揽工程。采取“队伍跟着投资走”策略,确立了“立足甘肃,走向国内市场”的目标,先后承建了厦门高殿水厂二期扩建项目、皇台酒厂1500KW热电联产项目、盐锅峡化工厂改造项目、平凉峡中水泥厂技术改造工程、天水城区给水安装工程、中核404厂中试厂安装工程等。

2002年,安装公司抓住了建筑业资质改革机遇,树立了专业化发展目标,取得了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冶炼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钢结构工程、炉窑工程、管道工程、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贰级等资质;取得了特种设备(起重设备)安装、维修、保养资格证;完成了计量合格证、理化试验证,锅炉安装修理改造许可证,电梯安装许可证的换证工作。初步构建了公司的资质体系,为今后打好“翻身仗”奠定了基础。

谋求生存 多元经营

2005年,站到了历史的拐点,安装公司深刻认识到,改制是活下去的唯一出路,提出“认清形势、克服困难、抓住改制”的发展思路。

这一年,安装公司探索实施了内部模拟股份制,在之后的三年里陆续成立了七家内部模拟股份公司,允许企业内部职工自愿集资入股,参与公司分红,彻底解决了为谁干的问题,极大调动了职工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将经营摆到了“龙头”位置,坚持“全员入市,全员经营”的大经营、大市场工作思路,一方面鼓励领导干部带头从内部搞活,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积极承揽任务;另一方面引进了一些有能力、有实力的社会人士,解决公司资金困难、市场信息不畅通的问题。在强烈的求生意志下,安装公司极尽所能,形成了适合实际。更加灵活、更有生命力的经营机制。

当年,安装公司放眼全国,通过加大省外市场开拓力度,冲破发展的桎梏。坚持以现场保市场,秉承着“干一个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个朋友,留一方美誉”的理念,承建了海拔最高的冶金项目“昆仑钢铁公司冶炼铁厂”项目,打入石化市场的开端兰州石化公司抗氧化剂和聚丁烯装置拆除项目以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陕西华阴某基地塔架及电气设备安装工程等多个对公司前途命运影响深远的项目,在国家投资的石油化工、市政、冶金等重点行业领域扎下了根。其中,陕西华阴某基地塔机基础、200米高度两座钢结构塔架安装及电梯电气设备的安装工程始终是安装公司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安装公司负责施工的陕西华阴某基地两座试验塔高200多米、跨度150多米、梁重285吨,为国内首例超重、超高、超长的钢结构试验塔,施工难度大、标准高。因而在施工中创新应用了“高空大跨度横梁钢结构整体吊装施工技术”,在吊装时有力保证了四个起吊点受力平衡,避免了失衡造成的塔体扭曲变形甚至梁毁人亡的事故发生。该项技术成果曾于2013通过甘肃省建设厅科技成果鉴定,被评为全省科技进步奖和先进施工工法。

十年磨一剑,安装公司的产值从2005年的7914万元攀升至2014年的13.05亿元,这一路不仅实现了扭亏为盈,更创造了众多“首次”——

2005年,年度订单额历史首次突破亿元;

2006年,首次参与市政道路建设,完成了定西三支路工程、农大校区道路工程施工;

2009年,在全省首座示范性风电场瓜州300兆瓦风电项目中承建了场区配电工程,后陆续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和“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

2012年,首次进入长庆油田市场,承接施工任务达到2亿元以上;

2013年,首次取得承装(修、试)电力设施一级许可证,也是省内较早取得该证的建筑施工企业。

……

 专业赋能 精益发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行差就错便会被时代的洪流吞没,改革依然是国企不能停下的发展必然。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15年安装公司更名为甘肃省安装建设集团公司;2020年,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甘肃省安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从“活着”到“更好的活着”,近十年来,安装公司更加注重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加快资质升级增项,在机电、电力、市政公用、石油化工、建筑、消防6个工程施工一级资质的加持下,进军建安高端市场,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通过投融资方式为主业造血充能,逐步实现由施工总承包企业向工程总承包企业转变,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由传统建筑承包商向现代工程服务商转变。多年来,承揽了大批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的工程,施工任务多为清洁能源建设、供热系统改造重建、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生态环境治理、城乡基础设施完善……建设了兰州石化年产300万吨柴油加氢装置及配套工程、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项目、崇信县城区集中供热PPP项目、天水市麦积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工程EPC总承包、祖厉河生态长廊治理工程等重点工程,收获了“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石油优质工程金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

“十四五”以来,安装公司根据市场现状将发展思路调整为“强安装、优市政、精电力、兴能源”,向更为垂直、细分的专业领域推进。在日趋成熟的“大安装”发展思路下,“大党建”引领“大经营”“大生产”“大管理”“大监督”等发展战略全面铺开,助推公司各项经济指标连年上涨。如今,安装公司年度订单总量超70亿元,经济总量超50亿元。

安装公司聚焦主业,谋划长远,于2017年成为省内少数拥有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非电力企业,为后续抢抓“双碳”发展机遇,开启绿色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公司以“三北”地区为主战场,建设了百余个新能源项目,于是民乐三墩滩100MW光伏项目、武威200MW光伏治沙项目、吉能通榆60万kW风电项目、宁夏氢能制储加一体化项目等大批省内外新能源项目成为公司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千磨万击铸风骨 勇担使命赴前程——甘肃建投安装公司建司65周年发展回顾

2023年,全球首个投入建设的“双塔一机”储热型光热发电项目——三峡恒基能脉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在戈壁滩上火热施工。项目不远处是安装公司多次参建的甘肃首个百万千瓦级火电厂常乐电厂,向北40公里就到了公司早期参建的省第一批新能源项目瓜州300兆瓦风电场项目。同一片戈壁,全新的挑战,这一工程造价22亿元的新能源项目技术之新、标准之高、难度之大前所未有。项目采用塔式熔盐技术,装机规模为2×50MW,配套两座200米高吸热塔,一台额定功率为100MW的汽轮发电机组,高、低温熔盐储罐置各1台,选用29.7㎡的矩形定日镜近27000面,囊括了建筑、机电安装、热机、电气、自动化、供水、化水及暖通等12个专业施工。为实现2024年6月并网发电目标,项目部日夜不停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寻得了新的突破口,使公司在新能源建设领域跑在了前列。

顺境中不骄不躁,逆境中磨炼成长,绝境中伺机突围,65载浮浮沉沉打磨出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安装品格,是一代又一代安装人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为安装公司奔赴未知前途持续输入强大的精神力量。然而过去终是过去,未来更为可期,全新征程上安装公司将走向何处,我们拭目以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