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风采 | 线上监管“提质”,线下投诉“降量”,北京朝阳智慧监管
近年来,生态环境执法系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强化大数据在执法领域的运用,以“数智平台”“科技装备”为支撑,逐步构建起集“远程感知、信息集成、智能研判”于一体的智慧执法体系,科技赋能执法已初具雏形,执法精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为集中介绍部分地区先试先行,以科技助力执法监管转方式、提效能的经验做法,供各地学习借鉴。今天,推出《线上监管“提质”,线下投诉“降量”,北京朝阳智慧监管助推高效执法》~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积极探索非现场监管模式,通过搭建“科技赋能”信息化执法平台,用好自动监控、遥感检测、餐饮油烟在线等科技手段,全力推进智慧、精准、高效执法,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效能。
一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全方位推进“无感”执法
聚焦热点难点监管要素,朝阳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搭建起了大数据监管平台。依托北京市生态环境局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辖区内65家重点污染源纳入在线监控,监控点位189个,推动重点污染源远程监控。
朝阳区餐饮企业众多,为强化餐饮油烟排放精细化管理,朝阳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推进1400余家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器设备2100余台(套),且全部接入餐饮油烟在线监控系统。这种“线上”监管模式倒逼油烟扰民问题“未诉先办”,监管“提质”亦推动群众信访“降量”。
瞄准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朝阳区依托高密度监测网络,结合“热点网格”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第一时间锁定区域内的高值区域、高值时段、疑似行业及疑似污染源。
同时,应用降尘来源方位、高分卫星遥感、道路尘负荷等多种监测手段,全力推动道路、裸地等重点扬尘源治理,为治理降尘量提供数据支撑。
管住黑烟尾气,其还建成8套机动车遥感监控系统和3套黑烟抓拍设备,实时监控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
在朝阳区,“生态大脑指挥调度中心”实时运转,并提供涵盖生态环境全要素的生态大脑精细化云服务。
为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朝阳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梳理大气、水、土、气候和生态重点任务,整合各类在线监控系统平台数据需求,设计“生态大脑”系统框架。通过对大数据采集、管理和价值挖掘分析,从中发现趋势、找准问题、把握规律。
光有智慧大脑还不够,朝阳区还成立了科技执法分队,由专人负责值守,开展每日线上巡查,统筹调度“数据异常”“超标”等情况并进行现场核查,实现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借助科技力量,大大提高问题整改效率,切实降低环境污染影响,实现由“人防为主”到“技防优先”的转变,提高精准执法的准度、精细监管的深度。
实践中,朝阳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探索全市首创的环境执法智能交互应用,在智慧化创新实践方面走在全市前列。
其整合区住建、城管等多部门工地视频资源,实现对辖区内施工工地远程实时监管。利用智能识别技术,自动识别工地裸土、料堆未覆盖,道路有泥土等违规行为;经人工审核后,及时将高度疑似问题线索移交属地处理,属地按照“百日攻坚”行动方案中的相关要求,针对问题做好整改及反馈工作。
结合实际,朝阳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还构建起了“智能精准识别+线索派发+整改反馈”的闭环式工作模式。截至目前,该系统共识别违规行为线索100余条,经人工审核下发线索8条,已整改完成线索5条。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