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行长刘珺:全球ESG发展需要进行战略性再思考

2024-10-16 13:01:35 - 上海证券报

转自: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孙忠)“ESG概念出现至今已整整二十年,但当前全球ESG发展在一些方面出现降速甚至倒退。我们需对全球ESG发展进行战略性和整体性的再思考、再定位,尤其是要关注一些关键发展要素。”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刘珺10月16日在上海举办的“2024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上表示。

2004年,联合国报告《WhoCaresWins》正式提出ESG概念,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

刘珺表示,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全球ESG发展在一些方面出现降速甚至倒退。近年来,在能源、通胀等危机面前,不少国家宣布推迟净零排放时间表和减排目标,这种选择体现了对短期和长期、发展和安全、自利与利他等不同目标的再平衡,也揭示了全球ESG治理问题的复杂性。全球很多企业,其中不乏知名行业龙头,在ESG议题上有所回撤,在面对市场压力时选择降低和淡化ESG相关行动。

面对现阶段ESG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刘珺认为目前需对全球ESG发展进行战略性和整体性地再思考、再定位,通过四个方面技术和机制的构建才能推动ESG在全球进一步发展。

首先,技术红利的价值要显著提高。技术创新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只有切实降低ESG行动的当期成本,才能真正转化为推动绿色转型的实际动力。

“中国光伏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过去15年间,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迭代升级,中国光伏产品和汽车电池的成本分别下降超过80%和90%,推动光伏发电成为中国仅次于火电的装机量第二大电源形式,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跃过了50%大关。”刘珺认为,只有寻求更多绿色技术的突破,显著降低技术应用成本,才能维持并增程全球绿色转型加速度。

其次,全球议题与经贸冲突的协调机制要尽快建立。刘珺认为,虽然绿色发展已逐步成为全球共识,但绿色壁垒,特别是贸易壁垒、技术壁垒、融资壁垒等仍高耸可见。需要通过更公平的制度和相互信任的协商来解决,建立动态优化机制,更好平衡各方利益,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刘珺还认为,ESG理念要得到更广泛认同,必须要“言之有物”,具有可信赖的确立依据和统一的确立标准,同时还要“行之有效”,能够得到科学、客观、准确的价值评估和验证。

目前,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是造成ESG争议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使得ESG概念泛化,滋生投机行为、虚假披露等问题,“漂绿”“绿色通胀”等“搭便车”现象并不鲜见;另一方面引发诸如强制劳动、政府补贴等争议话题,造成基于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的市场行为变形和资源配置扭曲。

刘珺还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要在ESG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