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鞠躬尽瘁的追梦人

2024-10-16 09:00:46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张国华:鞠躬尽瘁的追梦人

张国华:鞠躬尽瘁的追梦人

中欧领航人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994—2024》

张国华:鞠躬尽瘁的追梦人

张国华:鞠躬尽瘁的追梦人

我的梦想是把中欧带入世界前10名。

——张国华

作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张国华院长从1992年开始与欧方谈判,1994年担任首任中方副院长,1995年兼任首任中方教务长,到2005年担任院长,直至2006年病故,他把生命最后的14年全部献给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献给了中国的管理教育事业。他生前最大的梦想,就是让中欧跻身全球10强商学院。2009年1月,在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全球MBA课程排名中,中欧名列第8位,这是对张国华教授最好的告慰。

张国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创始院长、杰出管理教育家

张国华:鞠躬尽瘁的追梦人

1

追回青春

张国华1948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职员,母亲是一位勤劳的家庭妇女。1966年,高中刚毕业的他由于“文化大革命”爆发而丧失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于是到上海第五钢铁厂做了10年电焊工。工厂的日子枯燥而又辛苦,但他从不曾忘记心中的梦想,一有时间就会跑到图书馆看书。他始终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1978年初,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之一,张国华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和所有“老三届”学生一样,踏入大学校门时,张国华已是而立之年,回望那些被政治运动耗费的青春,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决心用自己的勤奋把它追回来。他的学习激情和能力丝毫不逊于任何人,各科成绩在班上始终名列前茅,他的毕业论文因为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观点而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甚至还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在交大求学期间,他担任了4年班长与党支部书记。毕业后,他留校从政治辅导员做起,之后又先后担任电子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和校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1990年,43岁的张国华获得了去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的机会,1991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回国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日常工作。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提高教学与研究的质量,他设计了一套与教师工作量和教学、研究质量挂钩的薪酬制度。

尽管遭遇了重重障碍,但他坚持不懈,努力奋争,终于在广大教师的支持下获得了成功。他还牵线上海交大管理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举办MBA课程,并将教师派往新加坡上课。这一合作项目是上海交大乃至中国高校首次海外办学的成功尝试。预料到中国经济发展对管理教育将产生巨大需求,并有感于国内外商学院之间的巨大差距,张国华教授一直在为办一所国际化商学院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当得知杨亨先生关于合作创办一所国际化商学院的建议后,两人英雄所见略同,相见恨晚。自此以后,他忘我地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创办与发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事业。

2

学院创办者

作为上海交大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国华教授全程参与了建院谈判。他与李家镐教授亲密合作,承担了大量具体工作,终于使创建一所独立国际化商学院的梦想成真。

根据中欧双方协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副院长之一由中方委派,协助两位院长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另一位副院长由欧方委派,协助两位院长开展市场及对外关系工作。两位副院长还共同负责学院行政工作。

张国华教授负责学院日常管理,并负责校友会和MBA课程。1995年,学院增设中方教务长,并由他兼任这一职务。作为主管学生事务和人力资源的副院长,张国华教授负责招聘了建院初期的大多数员工。一方面,他带领上海交大一些志同道合的同事与他一同参与建院;另一方面,也从社会上招聘了一批精干人才。这些员工在教学支持、课程销售与后勤保障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中的许多人为学院服务了20年以上。

首任执行院长冯勇明教授说:“张国华教授准确判断应聘者素质的能力令我十分赞叹。”为了解国际商学院的办学惯例和先进经验,张国华教授多次带队远赴美国和欧洲一流商学院访问学习。而每次访问,他总是满载而归,激动不已,从机场一出来就直奔学院,立即与大家分享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曾任副教务长兼EMBA课程主任的梁能教授对张国华院长的评价是:“既对全局有良好的把握,又对细节给予扎实的关怀。”

除了参与学院发展的重大决策,张国华教授还承担繁重的日常事务。而且,由于建院初期人手紧张,每个人都在加班加点,很多事情不得不由他亲力亲为,比如租借大小合适的教室,采购质量可靠的课桌椅,安排外籍教授的食宿、交通……尽管这些工作相当烦琐,但他认识到,做好这一切对于保证高质量的办学水平极为重要,因此不厌其烦,细致打理,务求尽善尽美。

3

市场开拓者

曾任高层经理培训课程部副主任的李月庆,把对张国华教授的印象定格在1994年的上海外滩。“1994年春季,当时天气有点热,我和张国华穿着普通的西装,拎着旧皮包,不厌其烦地拜访各家公司,”李月庆回忆说,“直到现在,两个教书匠拎包走大街的样子,在我脑海中依然十分清晰。”

在学院创建阶段,最大的困难是缺乏社会影响力,而当时社会上对MBA教育的认知也处于扫盲阶段。在最初一两年里,无论是EMBA还是高层经理培训课程的招生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张国华教授成了学院最重要的课程推销员。

2005年,张国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当时我们请了不少人,包括很多工业局改制后的集团公司领导,去访问他们或者请他们来做客。希望他们能够派企业里的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到我们学校来学习。但是走了那么多公司,结果并不理想,尽管我们当初给国有企业很高的奖学金。当时确实非常困难。”

为了能够在学院初创时期招到合适的学员,张国华教授甚至拜托太太王维勤女士联系合适的人选,王女士时任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当获知从上海调任江西省委书记的孟建柱在给江西省干部讲话时曾经提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后,张国华教授随即两次拜访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签订了合作意向书,通过学费优惠的培训课程来为学院打开市场。

中欧声誉渐起后,张国华教授转而将精力放在教学质量的提高上。他坚持用国际标准聘请世界一流教授,并对课程进行评估。通过学生对授课质量和授课态度打分,教、学双方实现了良性互动。

他也致力于不断强化学院的质量和品牌意识,并鼓励和支持三大课程参加国际排名,通过排名结果来证明和提高中欧的实力。2001年,学院开始参加国际排名。他总是说:“不要怕出丑,只在国内做第一没有意义。”

张国华:鞠躬尽瘁的追梦人

2001年,中欧MBA在深圳举行招生咨询会,

张国华教授致辞

4

动荡时期的“中流砥柱”

从1997年开始,中欧的创业进入艰难时期,学院财务尚未实现平衡,欧盟是否会在下一个5年投入资金也是个未知数,浦东校园建设资金出现大量缺口。

而在此刻,管理委员会也出现了动荡。1997年10月,冯勇明教授因个人原因辞去执行院长兼教务长职务回国,由菲希尔教授(WilliamFischer)接任;1998年5月,院长李家镐教授病逝;1998年9月,欧方副院长苏史华先生离职,由博纳德(AlbertBennett)博士接任;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首届管理委员会四位成员中离职两人,病逝一人,虽有两位新成员接任,但张国华教授肩上的担子显然加重了许多。

在学院管理层的动荡中,作为创始人之一的张国华教授成了学院的中流砥柱。学院大部分事务都落在他的肩上,除了自己作为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承担的工作之外,他还不得不承担李家镐教授生前承担的校园建设及其他有关行政工作。1999年6月,董事会任命博纳德博士担任执行院长,刘吉教授担任院长,菲希尔教授不再担任执行院长而仅任教务长。根据《财务协议》,从2000年1月开始,刘吉院长转任执行院长,博纳德博士转任院长,学院的第二届管理委员会正式形成。

在刘吉担任执行院长之后,作为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国华教授与刘吉院长形成了默契的合作。刘吉院长颇具领袖气质,擅长战略规划和思考,并且以其声望为学院开拓市场和生存空间,张国华教授则主要承担日常运作和战略执行工作。因此,刘吉院长曾经感慨地说:“学院谁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张国华。”

刘吉院长在5年任期届满时主动提出辞职,向上海市政府力荐张国华担任学院下一任中方院长,希望他放手大干,实现建设国际一流商学院的梦想。

5

中国管理教育的追梦人

创立中欧时,张国华院长想把学院办到亚洲一流,当国际排名连续多年亚洲第一之后,他又想把学院带到全球十强。当时在一些人看来,这纯粹就是一个梦,但他就是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副院长张维炯教授回忆说:“他去哈佛也会不开心,因为看到人家许多方面做得比我们好。他只能做第一,做第二睡不着觉。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会输给人家的’。”

张国华教授常说:“北大、清华是百年老店,而我们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没有资本可输,也输不起,因此我们必须比它们做得更出色。”他也意识到,通过世界权威机构的认证,不仅能为中欧贴上“优秀”的标签,而且有助于学院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2004年,学院获得欧洲EQUIS认证,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通过国际认证的商学院之后,他又要求学院积极申请美国AACSB国际认证,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张国华教授认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应该有一个基金来支持,因为类似哈佛商学院那样的学校,都有金额巨大的基金支持教学和研究,而中欧90%的运营资金却是来自学费。在他的倡议下,学院成立了“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在多方寻求创始基金捐赠的同时,张国华个人带头捐款5万元。

张国华:鞠躬尽瘁的追梦人

在张国华院长看来,中欧最大的财富是品牌。中欧创立时“没有牌子”,所以关键时要“创牌子”。通过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到中欧学习,他们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为社会带来更大效益,中欧的品牌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经济效益只是一个附加效应。他曾指出,“评估中欧,其实就是评估中欧这个品牌”。所以对于办学中的方方面面,包括课程的设置、学费的调整、班级的增加等,尤其是可能影响办学质量的诸多方面,他都深思远虑并投身其中,做了大量工作。

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多年来张国华院长总是把工作视为生活。他充满了危机感,很多中欧人都还记得他的一句话:“我们是在走钢丝,不能犯一个错误。”在他看来,那些背靠知名大学的商学院,即使有什么做错了,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中欧没有这样的依靠,必须如履薄冰。

他也有永不满足的精神。张维炯副院长说:“他总是不满足现状,无论做得多好,他都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危机感和永不满足精神的驱动下,他一直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每天下班最晚的人,从来没有休过年假,虽然他总会说,明年自己一定要休假,这样跟他做事的人也可休假,否则他们太辛苦了。

多年来超强度的工作状态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2005年4月,张国华院长被诊断为罹患淋巴癌,在这样的时刻,他仍心怀中欧跻身世界十强的梦想。在上海华山医院的病榻上,他依然不忘工作。他与前来探望的同事商讨学费调整工作,热切嘱咐EMBA校友多多帮带年轻的MBA学生,并向前来看望他的朋友一一介绍建立“中欧教育发展基金会”的重要意义。

2004年,张国华在住院期间对张维炯说,他觉得自己这辈子似乎没有好好生活过。直到病倒后,才想起一家人还从来没有一起旅游过。但他又说,不工作,就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张维炯教授说:“我不能说每个人都该像他一样,但这就是他的风格,为了学院发展,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没有享受过生活,确实是工作和生活难以两全啊!”

直到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张国华院长仍盼望着有一天可以重新回到学院。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依然嘱咐前来探望的人们:“不管我这一关过不过得去,中欧要继续办好。”2006年1月10日,张国华院长终因医治无效,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享年57岁。

《第一财经日报》以《中欧痛失领军人物》为标题,撰述了张国华的生平及贡献,其他媒体也以很大篇幅报道了他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中国管理教育事业的贡献,而整个学院则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

梁能教授在纪念张国华的挽文中写道:“一个人,怎么可以做这么多?而且,那么好?披荆斩棘,从无到有,创办出了一所世界闻名的中欧?因为这就是您,张国华院长。”

当年6月,张国华被国际商务学会追授“全球商学院年度最佳院长奖”,以纪念他对中国管理教育做出的杰出贡献。他还曾在2004年获得西班牙政府授予的“国民成就大十字勋章”。在学院为张国华院长制作的纪念册扉页上写着一句话: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成功,深深地沉淀着张教授的贡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首任执行院长冯勇明教授得知张国华病逝的消息后写道:“对于我,他是一位挚友,一位值得信赖、思想开放、身体力行、品德高尚的朋友。”

张国华:鞠躬尽瘁的追梦人

2007年1月8日,在中欧上海校园第三教学中心的庭院中,由雷诺教授捐赠的张国华院长铜像揭幕,名誉院长刘吉在致辞中说:“我们活着的人,要学习张国华同志对中欧无限热爱、无限忠诚的精神,继承他的遗志,努力实现他生前没有实现的愿望,这将是我们对张国华同志最好的纪念。”

张国华院长那颗永不满足的心,永远燃烧的激情,始终直面挑战的勇气,是中欧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中欧人向着未来不断前进。

张国华:鞠躬尽瘁的追梦人

本文内容摘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1994-2024》第六章“中欧领航人”,本书即将发布,敬请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