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白肉,记忆里的乡愁

2024-01-16 04:47:13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妇女报

李庄白肉,记忆里的乡愁

    ■ 母德勤

    30年前,江江、小踯和我是高中时最要好的闺蜜。江江一家定居澳洲多年,去年夏天她回国探亲,闺蜜仨齐聚故乡四川宜宾,相约去李庄古镇。

    小踯是李庄本地人,高三暑假,她曾邀请江江和我去家里玩。彼时刚刚脱离高考苦海的三姐妹同吃同睡同游,叽叽嘎嘎聊八卦,促膝谈心话未来,在幽静小巷里牵手闲逛,在江边石堡旁揽肩留影,在草地上仰望夏夜星空……彻底放飞自我。

    小踯妈妈烧得一手好菜,每天变着花样“投喂”,三姐妹吃得津津有味,那段日子甭提有多开心了,此番算是故地重游。

    一行人驱车抵达李庄,这个坐落在长江边的小镇和记忆中有了很大的不同——原来古朴安静的小镇,变成了游人如织的热门网红景点,被打造成“万里长江第一古镇”。

    我们一致决定先参观2022年4月建成开放的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没想到,在博物馆解说员带领下,我们居然走进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同济大学的校区被炸毁,为保留有生力量,同济大学开始迁校,辗转多地,直到李庄开明绅士罗南陔十六字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才让颠沛流离中的同济大学得以安顿下来。随后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10余所文化科研机构也辗转来到李庄。

    在随后的6年岁月里,陶孟和、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吴孟超、夏鼐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专家齐聚李庄,弦歌不辍,治学传薪,培育人才,书写了我国文化史、学术史上的重要篇章。

    李庄不仅接纳了人,还接纳了珍贵文物。我听到博物馆解说员说:“‘七七事变’爆发后,故宫文物南迁,有3000多箱转运到李庄,在张家祠堂内保存了长达五六年之久。当年血雨腥风的战火中,居然没有丢失一件,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全力接纳同济大学的同时,李庄也得到了同济的反哺。抗战前,李庄的老百姓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晚上靠点“洋油”(煤油)、菜油、桐油灯照明,不知电为何物。1940年,同济大学入驻李庄,工学院架起电线,点亮了李庄第一盏电灯。小小李庄比长江对岸的南溪县城还早用电10年,开启了现代文明的先河。

    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也是由同济大学特别选派的建筑研究院著名建筑师章明主持设计施工的,有人评价:时隔百年,同济的学生用另一种方式回到了李庄。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选择在长江边的浓荫下喝“坝坝茶”。阳光照在滔滔江水上,每一朵细小的涟漪上都有小火苗在跳跃。我们聊起30年前小踯妈妈的拿手菜:白肉、头碗、猪儿粑、银丝面……

    白肉名列“李庄三白”之首,是古镇的美食名片,街巷到处挂着“正宗李庄白肉”的招牌。饭点时分,各店厨师们或支摊于门口,或摆设于屋檐下,当街展示自己娴熟精湛的刀工来招揽客人。这俨然成为李庄古镇一道独特的风景。

    只见大厨们将一大块已经煮熟放凉的“二刀肉”放在干净的毛巾上,左手轻轻平按,右手握刀以水平角度熟练分层切片。手起刀落之间,一片片薄如纸张的肉片就整齐码放于案板了。每一片都半肥半瘦,长约半尺、宽至两寸、薄到透光。据说刀工好的师傅,2斤猪肉能切出50多片精致得像艺术品的“蒜泥裹脚肉”。

    晚餐时,小踯特意带我们去了一家藏在背街小巷的老店“映秋饭店”。这是当地人常去的店,据说开了三十几年了。小店饭桌油漆剥落,地面油迹斑斑,但简陋的店里座无虚席。我们坐下点菜,不多会儿一个大白长条瓷盘端上桌,肥瘦比例恰当的肉片经过精心摆盘,颇具美感,未吃之前已赏心悦目了。

    我们入乡随俗,学着当地人用筷子夹起薄如蝉翼、光润如玉的肉片前端,用巧劲儿一甩,将白肉在筷子上裹成毛巾卷儿样,夹到酱料碗里蘸了蘸,送到唇边,一股蒜蓉夹杂着海椒的香味扑鼻而来。放入口中,肉片肥而不腻、清香爽口、回味无穷,简直颠覆了日常对肥肉的认知。

    一行人啧啧称赞,江江更是大快朵颐,颇有“大块吃肉”的豪爽之气。一大盘白肉很快光盘,于是众人齐招呼:“老板,再来一份!”

    傍晚,我们离开时,西天像被烧了一把大火,瑰丽的火烧云铺满了天空,李庄古镇仿佛被镀了一层金,像涅槃的凤凰,正浴火重生……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选择在长江边的浓荫下喝“坝坝茶”。阳光照在滔滔江水上,每一朵细小的涟漪上都有小火苗在跳跃。我们聊起30年前小踯妈妈的拿手菜:白肉、头碗、猪儿粑、银丝面……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