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初印象:半城烟火半城仙

2024-11-16 00:01:10 - 媒体滚动

转自:劳动午报

泉州初印象:半城烟火半城仙

泉州初印象:半城烟火半城仙

泉州,一座号称是“半城烟火半城仙”的城市,出发前我曾对此感到有些迷惑。走进去才发现这里的城市景观和人文特色异常丰富多样,始知这句诗形容得真是生动贴切……

城市气质:繁华烟火与超凡脱俗并存

泉州依山面海,宋元时期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是联合国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202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走进泉州古城,开元寺、关岳庙、清净寺、文庙……不同宗教在这里和谐共生,还有东南沿海最早建起的天后宫,展现出这座城市极大的包容性。而在这些建筑的旁边,大小档口林立,美食品种繁多,又很有人间烟火气。所以当地人说,“半城烟火半城仙”,代表泉州既有繁华烟火的一面,又有超凡脱俗、仙境般的另一面。

对游客来说,去上述场所主要是为了欣赏建筑,因为这些建筑颇具闽南特色,又非常有传统文化底蕴,“美轮美奂”绝不是一句谬赞。比如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公元1196年,是海内外妈祖庙宇中年代最早、规格最高的古建筑,至今保留一些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的山墙、屋檐、天井四周、门框、抱鼓石、柱梁、台阶等建筑装饰部位随处可见飞禽走兽、花草、人物等各类雕刻精美的图案,体现了吉祥如意等寓意。后殿前有两个形状别致的柱子,十六面青石雕刻,是元代印度教寺石柱,专家估计是明代翻修时放置的。

泉州通淮关岳庙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国内少见的把关羽和岳飞放于一祠祭祀的庙宇,离得老远就能闻到浓浓的香火味道。此处配有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宝塔龙吻,其间装点花鸟走兽,宛如一件件艺术品,体现了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庙门外两壁上有宋代米芾和明代董其昌的诗作,庙内存有宋代大儒朱熹手书《正气》及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手书《充塞天地》等古匾,为此处增添了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

泉州府文庙及学宫是体现宋元泉州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移建于此,左学右庙格局,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规模为东南七省之冠。主殿内部除了有宋代木结构以外,还悬挂着清代康熙皇帝御书的“万世师表”木匾额,彰显这座文庙的崇高地位。

开元寺:打卡《黑神话悟空》取景地

开元寺位于西街上,建于唐垂拱二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主入口天王殿的棂门栏额上悬挂“大开元万寿禅寺”匾额,两侧柱子上有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所书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如橄榄般越品越有味道。笔者查询网络,相传开元寺全盛时有众数千,海内外大德高僧云集于此,故泉州有“泉南佛国”之誉,这是上句的由来;下句说的是宋室南迁后全国政治中心转移,泉州人才辈出,有宋一代中进士的有862人,民风虔诚,人文昌盛。

跨过山门到了拜亭,可见东西两侧各有一塔,与大雄宝殿成品字形布局,这是必不可少的打卡点。东塔名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高40多米,是泉州古城的标志和象征,也是《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两塔均为仿木构八角五层楼阁式石塔,塔身一共刻有160尊造像,须弥座上还有佛传图,动植物造型的雕刻丰富生动,显示出当时工匠高超的雕刻技术。

据说,弘一法师与泉州渊源很深,他在闽南居住的14年里,户籍落于泉州承天寺,多处建筑留下他的印记:承天寺大门对联“有无量自在,入不二法门”为他所书;他在承天寺的居住地为月台别院,里面至今保留着他居住时的模样,设施简朴;大雄宝殿后则有弘一法师化身地的石碑。

除了宗教建筑以外,泉州古城的主街和小巷也是值得游玩的佳处。像西街片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多处,分属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多种类别,还有未列入级别但保护较好的古建筑、古民居12处,游客可以慢慢寻踪赏憩。爬上西街视野开阔的天台,可以眺望近处的东西双塔,品味西街的烟火热闹。象峰巷位于开元寺附近,一巷之近,却将西街的繁华阻隔于外,颇有“大隐隐于市”的感觉。金鱼巷全长约三百米,路面和栏杆都有石刻的金鱼图案,集合历史古迹、文化和美食于一处,是年轻人扎堆的打卡地之一。

近年来泉州簪花拍照盛行,各景点中随处可见簪花打扮的游客。泉州蟳埔女的“簪花围”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指当地妇女将秀发盘成圆髻,髻心插入鱼骨或象牙筷来固定头发,再用鲜花串成一个圆形大花环戴在头上作为装饰。想来泉州体验簪花的游客,时间充裕的可以前往蟳埔村,那里店铺集中有价格优势,也可以在西街就近寻觅一家簪花馆,这里拍照的地方多,非常出片。

泉州还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华侨历史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这次时间有限,只能留到下次再来参观。是的,就像一位诗人所说的:“泉州,此生至少要去一次。”

□本报记者任洁文/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