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误入藕花深处”的她如何成了藕神
深秋时节的济南,不少饭馆上新了莲藕馅煎包、莲藕馅饺子。这种混搭的美食,既让人垂涎欲滴,也有一种文化上的美感。济南是座北方城市,但对莲藕这种盛产于南方多水地区的蔬菜,却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别的不说,从古到今,济南大明湖北岸就曾有三个版本的藕神祠,这在全国来说是很少见的。它们建于何时,纪念的又是谁呢?
□纪习尚
1.0版藕神祠
寄托丰收的祈愿
让我们先从最早的藕神祠说起,它的特点是“草根”。
清代道光年间,山东民间学者王贤仪所著的《辙环杂录》,记述了不少济南的风物,其中提到了藕神祠:“陆梁庙在济南北门内,俗称藕神庙,甚隘。匾曰‘陆梁’,郡志未详,士人亦鲜能道其称名之实。”从中我们能得到三个重要信息:
第一,藕神祠不知建于何时,纪念的对象也很模糊。大明湖人文荟萃,沿岸有铁公祠、闵子祠、宋公祠、曾公祠等等,纪念的都是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唯独藕神庙,牌匾上的“陆梁”,不知何物何意;就是“藕神”,我们也只能从民间传说中,得到一些影影绰绰的信息。据说,藕神祠纪念的是一位藕神爷,旧时在大明湖种荷挖藕讨生活的人,会在正月初一这天:“带着香,一碗水饺,用杆子挑着纸糊的元宝,天不亮就到湖西北的藕神祠烧香上供”。但藕神爷姓甚名谁?长什么模样?由于史料的缺乏,不得而知,猜想应该是护佑莲藕丰收的一位不知名的自然之神吧。
其次,纪念藕神是纯粹的民间行为。在中国的神仙谱上,藕神并不是多显要的神灵,藕神祠因之也不被重视,它就像村头小小的土地庙,只是老百姓偶尔祭拜的场所。在济南,这座藕神祠太不起眼,以至于地方志书没有记载,当地的文化人也说不出它的由来。
最后,藕神祠面积狭小。由于没有政府和社会名流的支持,这座小庙只有几间平房,所谓“甚隘”,香火自然也不旺,天长日久,只剩下一处空房。
那么,民间为什么要自发建立藕神祠呢?这和济南的城市特质有关。济南城内城外泉眼密布,涓涓泉水汇聚成碧波荡漾的大明湖,湖面占到了城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北方少有的丰水宝地。大明湖等湖泊中遍植荷花,唐代时“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宋代时“十顷西湖照眼明,紫荷香里听泉声”,金代时“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常做济南人”,明代时“明湖画舫濯尘缨,依旧荷花照水清”。大明湖荷花多,济南人爱吃藕,明代时,五龙潭南,就有专门的藕市,与菜市、果市等分地而立,济南的莲藕在这里集散。为了感谢大明湖无私给予他们的美景和美食,在湖西北岸不起眼的地方设立一所朴素的藕神祠,符合济南人低调而善良的性格。
2.0版藕神祠
李清照被奉为藕神
初版藕神祠就这样静静地立在大明湖畔,看一茬茬的荷花开放、莲藕成熟。直到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一群寓居济南的文人,包括符兆纶、廖炳奎、王大堉、王鸿等,经常从大明湖南岸的鹊华桥出发,泛舟湖上:“声摇数里许,风日转清,烟波愈阔,绿荷万柄,宕漾水面,舟往来穿花中。”他们遥望着烟笼雾绕的千佛山、鹊华山,仿佛能看到一位女词人,正吟诵着婉转的词曲向明湖走来。
这可能不是幻觉。原因有三:一是符兆纶等文人喜欢吟诗诵词,而济南本地最有名的词人,莫过于李清照。传说她曾在柳絮泉边居住,清朝时很多文人墨客曾去探访她的旧居;二是游船行进的方向,面对着几间旧屋,正是藕神祠:“有屋一楹,曰‘藕神祠’。”在这些文人看来,藕由荷花长成,藕神自然应该是一位风采绰约的女性;三是李清照留下了很多天籁般的句子,很多与荷花、莲藕有关。19岁时,她与夫君赵明诚别离,借藕寄托相思之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后来,她乘船游玩,天晚急急返回,却不小心划进了花丛中:“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所以,当他们泛舟湖上,才会隐约间看到李清照朦胧的身影,这是合情合理的想象。当时,藕神祠年久失修,已经破旧不堪:“不知所祀何神。神像久毁。”既然祠已无主,为什么不让一位从济南走出、带着荷藕香气、与藕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千古女词人李清照,充任大明湖畔的“藕神”呢?
这几位读书人一拍即合:“同人以湖山佳丽,主持宜得其人,因以易安居士代之。”决定奉迎李清照为藕神,入主藕神祠。
为此,他们策划了仪式感满满的“移祀”过程。由符兆纶撰写《明湖藕神祠移祀李易安居士记》,讲述移祀的缘起、李清照的生平和为人等;廖炳奎撰写、朗读祭文,王大堉祝瓣香成礼,王鸿主持整个仪式。
不过,这几个读书人并没有殷实的经济条件,在济南停留的时间也不长,所以移祀的过程也只能因陋就简。在符兆纶的长篇纪实中,原本打算刻碑竖立在祠前,最终没能实现;李清照的塑像也没有制作,可能只是以一幅画像作为代替,供人们礼拜。正如参与其事的王鸿在诗中所说:“一笑虚心把诗卷,焚香合拜藕神图。”
文人雅士们纷纷为藕神祠赋诗作文,宣传效果明显。一时间,济南很多人都知道了藕神祠,以及李清照被“封”为藕神的事。清末以及民国初年的诸多济南地图,如1902年的《省城街巷全图》、上世纪30年代的《济南市街图》等,都在大明湖西北角标记了“藕神庙”。
这时,藕神祠已从一座祈祷丰收的民间小庙,升级为文人们凭吊词宗的文化场所。
3.0版藕神祠
移址扩建
2.0版本的藕神祠,名声虽然有了,但硬件设施没有改善,房屋狭小逼仄,也没有塑像可供瞻仰。百余年来,很多人慕名而来,又带着些许失望离去。1986年,济南开始举办大明湖荷花节,1995年有人提议:重修藕神祠,为荷花节添加更多的历史和人文色彩。
这个建议得到了采纳。在选址上,大家认为,如果在大明湖西北岸的原址修建,需要从零开始,成本较高;周边的相关元素也不多,不利于形成荷文化的聚集效应。经过综合考虑,最后决定在大明湖东北岸,汇波楼之南的原曾公祠旧址,重建藕神祠。1998年2月,工程竣工,藕神祠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3.0版的藕神祠位于南丰祠西侧,单独成院,面阔三间,门口悬“藕神祠”匾额。进得门来,就能看到两幅抱柱楹联,内侧楹柱为:“是耶非耶,水中仙子荷花影;归去来兮,宋代词宗才女魂。”为徐北文撰写;外面楹柱为:“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为刘如璞手书。
祠堂内供奉三尊塑像,中为彩塑宋代仕女像,高2.8米,手握卷轴,如在吟诗作词;两侧各有一尊荷花仙女塑像,头顶荷花,一位手捧红色荷花,一位手捧绿色莲花。三面墙上,是描绘藕神传说和大明湖风光的大幅彩色壁画。
是藕神祠
又不仅仅是藕神祠
现在人们游览藕神祠时,会不自觉地认为大明湖的藕神就是李清照,藕神祠就是“清照祠”。的确,祠前楹联中的“宋代词宗”“才女”字样,以及手持书卷的藕神的塑像,仿佛都在向游客们暗示这个指向。但走遍藕神祠的角角落落,你其实找不到“李清照”三个字。
这种朦朦胧胧、似是而非,不是设计者的疏漏,而是出于尊重历史、扩大文化内涵的有意为之。设计者和建设者们的本意是:这里纪念的不只有藕神,还有荷花仙子,这从祠中藕神塑像两侧的荷花仙女塑像即可看出;藕神也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她可以看作以李清照为代表的,智慧、善良、美丽的女性的集体形象。
济南著名学者徐北文曾参与藕神祠塑像的设计和楹联的撰写,与他熟识的朋友回忆:“人们都以为这水仙就是藕神,也就是李清照了。徐先生说:在没有可靠的史籍证实前,我们还是模糊一点好。他建议藕神塑像保持宋代风格,两侧立头顶荷花的仙女一尊。弄得朦胧一点,也许更有诗意,更富想象。”徐北文自己也写道:“雕塑家薄自洋君塑神像,采取我的建议,将荷花仙子与李清照合而为一。”原来,大明湖畔曾经既有水仙祠,又有藕神祠,只是到了清代晚期,人们才将藕神附会为李清照,但水仙与藕神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大家都不知道。既然如此,将水仙、荷花、藕神合三为一,而不点透具体姓名,既没有曲解历史,又满足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徐北文提到的水仙祠,也许真的存在过。清末的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描述他游览大明湖时,在铁公祠旁见到一座小庙,祠前有一副对联:“圆门东边有三间旧房,有个破匾,上题‘古水仙祠’四个字。祠前一副破旧对联,写的是‘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老残游记》虽然是小说,但情节是有现实依据的;上世纪二三十年,访问济南的游客,也曾见到过这副对联。
此联其实是宋人诗句的连缀。第一句,源于苏轼的《书林逋诗后》诗:“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说的是为水仙王立祠;第二句源自陆游的《同何元立赏荷花追怀镜湖旧游》诗:“三更画船穿藕花,花为四壁船为家。不须更踏花底藕,但嗅花香已无酒。”说的是湖中赏荷花。两句联起来,倒也和刘鹗看到的“荷花池、水仙祠”这两个元素吻合。
现在的藕神祠,外侧的楹柱上保留了这副对联,为我们留存了这个“水仙”的传说。
3.0版的藕神祠,是对大明湖荷、藕文化的融合与传承。2001年,著名诗人余光中访问济南和大明湖,饱含感情地写下了《藕神祠——济南人在大明湖畔为李清照立藕神祠》诗,并出版了同名诗集;每年也有很多游客慕名来到这里游玩、凭吊、感怀,藕神祠的文化价值正在显现。
总之,历史上,大明湖畔的三座藕神祠虽然名称相同,但在纪念的对象、发挥的社会作用上连续升级:从农人祈祷丰收、文人凭吊词宗的小小祠庙,变成了如今市民和游客体验历史和人文的一处重要文化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