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锻炼方式多 你做对了吗?
转自:沈阳晚报
一转眼,已入冬。冬季选择适宜的体育运动,既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又能磨炼意志。不过,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减弱,血管收缩及血液黏滞性增加,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也会降低,导致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小,不恰当地进行运动锻炼很易受伤。日前,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在多家医院骨科了解到一些相关病例。医生提醒,冬季运动风险加大,运动时只有更加科学,才能在冬季里保持满满活力。
病例1
打网球时 她的小腿发出异响
医生提醒:冬季运动前要充分热身
38岁的丁女士平时喜欢打网球,除了日常工作和家务劳动,基本保持着每周打一次网球的频率。丁女士自认为身体不错,运动的时候更喜欢较为激烈的跑跳、对抗运动。随着天气转凉,丁女士在一次户外打球时只听小腿“砰”的一声响,“我以为谁用球使劲砸到我了,但是回头一看,一个人也没有。”丁女士回忆当时的情形,自己都有些懵,那种沉闷的很大的声响竟然来自自己的小腿,“随后就是小腿快速肿胀,很疼,完全不能走路了。”
丁女士被家人送到沈阳六院急诊中心,骨科郑强医生在详细检查了丁女士的伤情之后判断是“腓肠肌拉伤”。“好在没有伤到跟腱,是部分腓肠肌断了,如果是跟腱断裂,就要留下来做手术了。”郑强医生表示,近日,门诊已经接诊不少腓肠肌拉伤、撕裂乃至断裂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在运动时发生的,进行打篮球、羽毛球、踢足球等运动时十分容易发生这类运动伤。所以小腿的这类伤也被称为‘网球腿’,多见于网球运动员。”
“运动前没有好好做热身吧?”郑强医生询问,而此时丁女士才回忆起自己确实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平时对热身就不重视,最多跑上一圈,没想到还真就出事了。”丁女士懊悔地说。郑强医生随即为丁女士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并叮嘱丁女士三天内不要走路,将腿抬高,适当冰敷消肿。“消肿后如果疼痛消失可以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使肌肉快速恢复,但是尽量少走路,等待肌肉彻底长好,否则很容易二次断裂。”
沈阳六院骨科主任王天胜表示,小腿腓肠肌是位于腿部后室的一块大肌肉。它是后腿最浅层的肌肉,与比目鱼肌一起形成称为小腿三头肌的肌肉复合体。而腓肠肌的撕裂常见于网球运动员,因为往往患者是在用力伸膝、突然蹬地的一刹那,小腿肌肉瞬间过度紧张中被撕裂或拉伤,这个时候往往患者会听到自己的小腿发出“砰”的声响,好像被人用棒子击打小腿一样,因此往往会回头察看。这个时候停止活动,抬高伤腿,适当冷敷,一般进行保守治疗后预后都很好,不会影响日后的走路和运动。不过医生提醒,随着冬季来临,户外运动时人体肌肉处于紧绷状态,运动前充分的拉伸肌肉,可以极大程度地避免因运动时肌肉突然快速收缩而发生撕裂。
病例2
只因玩了一场篮球 他的膝盖骨“跑偏”了
医生提醒:髌骨脱位后第一时间做好固定
对于爱跑爱闹的孩子们来说,一旦发生运动伤该如何正确处理十分重要。初中生小张由于球技出色被同学们“委以重任”,经常作为前锋带球左躲右闪。几日前,小张和同学正热火朝天地玩着篮球,眼看就要上篮得分,谁知脚底一滑,小腿外旋扭伤到膝关节,小张瞬间倒地。小张当时就发现自己的膝盖骨向外“跑偏”了,不仅动弹不得且不敢伸直,同学和老师急忙打120急救电话,将小张送到沈阳市骨科医院就诊。经过小儿骨科医生查体拍片后,诊断为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
接诊的沈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医生田野表示,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发生,多为外伤时膝关节处于微屈曲位,小腿在外旋应力作用下导致髌骨向外侧脱位,所以小张在上篮时发生这类运动伤并不意外。而青少年在运动中因外伤导致髌骨滑移脱出股骨滑车沟的发生以髌骨向外侧脱位居高,尤其是在10-16岁年龄段间发病率约为147.7/10万。
医生表示,青少年一旦发生髌骨脱位,第一时间正确处理十分重要。首先不要慌乱,就近找一些硬纸壳临时固定,随后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诊治。大部分患儿不需手术治疗,给予手法复位膝关节伸直位石膏或者支具固定。24小时之内抬高患肢,给予冷疗对症消肿治疗,如果疼痛影响睡眠给予口服止痛药缓解疼痛。在肿痛缓解后,鼓励患儿做股四头肌的伸缩活动及直腿抬高活动,也可以配合理疗。四周后再鼓励患儿做无负重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如果发现髌骨仍有向外脱位倾向,建议佩戴髌骨外侧阻挡作用支具,在保护下进行练习。若想拄拐下地活动至少要在6周以后,循序渐进练习直到恢复正常活动。
那么如何预防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发生呢?田野表示,髌骨脱位与个人体质高度相关,如软组织不好、骨骼不好、发育不好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首先是运动前热身以及控制运动时长,不要过度运动。其次是控制体重,体重过大的话下肢受力较大,下肢骨损伤风险较高。此外儿童在10岁以后,特别是青春期,最好定期到专业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发现不良因素要积极干预。”田野表示。
健康提醒
冬季滑雪损伤多
做好这几点 让雪道的尽头不再是骨科
每年雪季,都会迎来滑雪爱好者的狂欢。滑雪场上最常见的除了御风飞行般的潇洒,还有雪道尽头的担架。据统计,我国冰雪运动造成中度及以上损伤的发生率约25%-35%。而在滑雪受伤人群中,26%为关节扭伤,20%为肌肉拉伤,10%为骨折。其中常见骨折部位有腕、踝、肩关节、髌骨、锁骨、颈腰椎。对此,辽宁省人民医院骨三科主任朱志勇表示,提前做好预防、伤后正确处理才能将滑雪带来的风险和伤害降到最低。
朱志勇表示,滑雪受伤基本都是来自摔倒造成的骨折和扭伤,其中膝关节受伤频率最高,常见的有前交叉韧带 、内侧副韧带断裂或扭伤,这些约占滑雪损伤的四分之一。由于滑雪靴和滑雪板固定在一起,摔倒时人的体重和速度就会通过滑雪板迫使膝关节发生扭转,导致膝部严重的骨骼和韧带损伤。而当滑雪摔倒后,人会本能伸出手臂去支撑,也会造成手腕和手臂受伤。倘若跌倒时手部着地,滑雪杖的带子没有及时脱落,还有可能造成拇指的损伤。此外,滑雪事故还可能导致小腿、脚踝和脚部骨折。严重者会造成颈椎和头部受伤,比如大家熟知的车王舒马赫,就是因滑雪摔倒造成头部严重受创。
当然,滑雪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冬季运动,是勇气与技术的结合,值得推荐和提倡。不过只有充分了解滑雪可能带来的运动风险和原因,才能使滑雪者在滑雪前就建立规避这些受伤因素的心理准备,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滑雪作为一项高强度的运动,在上雪道之前,一定确保身体已经充分预热。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扭腰、抬腿、慢跑等,都能有效地减少受伤的风险。其次,滑雪时,很多人都喜欢追求速度带来的刺激感。但是,超速是导致事故的最大原因之一。控制自己的速度,尤其是在人多或者雪道狭窄的地方不要高速滑行。
医生提醒,无论哪种受伤,都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处理。如果现场有专业救护人员,首先要对伤处进行简单处理,比如冷敷、包扎、固定等,然后迅速联系就医。切忌盲目自行处理,以免造成次生损伤,加重伤势。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丁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