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学子变身职场“佼佼者”
转自:中国妇女网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和她设计的饰品。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职校生在制作蛋糕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周韵曦
近日,“17岁中专生被7家企业疯抢”的话题登上热搜。该热搜的主角郑红旭在中考时,曾因10分之差与心仪的高中失之交臂,随后选择了职业学校的新能源技术专业。在校学习期间,郑红旭刻苦训练专业技能,最终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决赛中荣获第三名的优异成绩,由此便有了“企业竞相争聘,月薪开到七八千元”的新闻。对此,网友们纷纷感叹,一技之长堪称“金饭碗”。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开始关注、选择、认可职业教育,不少学生通过职校顺利走上向往的工作岗位,在成长为一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实现了职业梦想与自我价值的双赢。
为“学好一门技术”而来
一个月前,工作刚满5年的25岁姑娘任宇鹤,顺利考取了国家白酒四级品酒师证书。“如果没有年龄限制,我还能取得更高级职称。”北京华都酿酒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派驻到贵州承天门酒业有限公司技术品控部副部长兼主持工作的任宇鹤话语中充满自信。
任宇鹤是河南人,父母均在京工作。初中毕业那年,为能留在父母身边,她征询亲朋建议,抱着“学好一门技术”的想法选择了北京昌平职业学校食品生物工艺专业。
2015年,恰逢该专业开展精准培养教学改革,任宇鹤投身果酒酿造方向,学习果酒酿造技术。2017—2018年,她又被学校推荐,与昌平职业学校特聘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酿酒工程专业教授李景明结为“师徒”。
一次调研中师生发现,受电商冲击,昌平苹果遭遇“优质果没有优质价”问题。为保住这一农业特色品牌,真顺村委托学校的果酒项目团队研发苹果酒,任宇鹤成为其中一员。2018年临近毕业,她作为技术员驻村继续指导苹果酒加工,将学校小试研发的工艺成果向工艺扩大生产试验转化。2019年,真顺苹果酒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任宇鹤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果酒技术员。
“起初,我以为职校只关注培养我们的技术,没想到学校特别注重培养综合素质,特别强调理论和实操紧密结合。”任宇鹤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我们自主开展项目研究,可以用学校基地树上的果子做实验。课后老师带着我们做社会实践,做自己产品的销售,让我们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
一次次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带来的成就感,让任宇鹤坚定了成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决心。2019年,她被推荐入职北京华都酿酒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品控部,并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其间,她还坚持完成学历提升,于2023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本科学历。
“坚持走在品控路上,是职校时的专业学习给了我足够底气,是职校丰富的综合性实践经验让我不惧挑战。”任宇鹤说。
与任宇鹤一样,今年26岁的刘洪麟也是怀揣对“技术”的热爱选择了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北软)。
“高中时我就向往信息技术行业。”2016年,他了解到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一由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格微)举办的高起点、以国家863等70余个两化融合和产教融合等重大科研项目为基础的高职院校,觉得“老师都是一线工程师,教的知识肯定更实用”,尽管当时分数能报三本,他还是抱着“这里能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行业资源”的想法通过单招进入北软。
进入学校,紧跟行业前沿的学习氛围让他豁然开朗。“大一时,学校许多老师都来自沈阳格微等一线企业,让我总能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特别是加入格微‘学徒制’后,在企业软件开发工程师的指导下,我不仅学到很多实战技能,还参与了企业项目。”他告诉记者,自己第一个任务就是修改代码规范,“在5万行代码的修改中掌握了如何规范编写代码。”
大二那年他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拿下本科组第三名。“第一、第二名来自清北,这充分证明了我们职校生的实战能力和经验丝毫不逊色。”
丰富的实践提升了他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他的职业信心。毕业时,家人曾劝他升本,但他认为自己在实操中积攒了足够的能力,决定直接就业,进入格微高新技术部门工作。“对我来说,通过职业教育不仅学习了技能,更通过实践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刘洪麟希望自己能成长为具备创新和攻关能力的“大国工匠”,通过解决行业实际问题推动技术进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
创新育人模式实现学生“好就业,就好业”
202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要求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指出职业教育正是缓解“就业难”与“招工难”、弥补专业型人才缺口的重要抓手。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近年来,不少职校积极探索,推出校企联合招生、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等各种育人模式,在实现“好就业,就好业”的同时,让“工匠精神”深植学生心中。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要关注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还要支持学生将能力转化成应用价值。”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医药健康系主任高鑫介绍,学校坚持把企业真实项目转化到教学项目中,对标新兴产业标准构建专业教学标准,全面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这意味着一些传统行业和技艺面临被取代、淘汰。高鑫介绍,为实现“好就业,就好业”,学校坚持职业教育“动、走、转、变”,把专业建在产业上,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鑫举例道,近年来,学校加快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开设大数据、生物药物检验、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对标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或转型升级,如将农业专业与电商专业、旅游专业进行整合,建成服务昌平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智慧农业专业群。
通过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学生的能力得到企业高度认可。“我们有的学生毕业后进入昌平龙头制药企业,现在已经是疫苗项目负责人了。”高鑫说。
回忆在北软的学习时光,刘洪麟也对学校在深化产教融合、不拘一格创新育人模式留下深刻印象。
“学校以‘积分制’置换大学课程的方式让我特别受益。”刘洪麟说,“跟随导师参与真实项目时,对于Java等编程技术的掌握远超课程内容,就可以申请教师评定,以项目积分代替课程课时,从而将更多时间投入‘学徒制’任务。”3年间,他免修了Java等5门课程,近一半时间在企业真实项目中成长,通过提前融入工作环境积累了丰富经验。
2021年,刘洪麟作为格微“双师型教师”回到北软授课。3年间,他通过持续调研发现,意愿毕业先就业的学生从10%提升到近一半。“随着职业教育越办越好、学生出路越来越广,学生逐渐意识到,既然选择了职业教育,专注提升职业技能和素养一样有求职优势。”
让人才与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
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职校不断培养“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的高技能人才”。
在辽宁省教学名师、沈阳格微总工程师陈建军看来,要服务好国家所需,职校需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打破产教壁垒,让人才培养更加贴合产业和新质生产力需求。
“目前教育界仍存在不科学的‘惯性’:优等生上大学,差生上职校。”陈建军注意到,职校学生往往会被父母给予负面评价,“如何把这些基础薄弱、缺乏信心的孩子培养成面向未来的高技能人才,20年来北软一直在探索。”
“把这些学生当成‘学习机器’是行不通的,必须把他们的激情和潜能激发出来。”陈建军介绍,从内因考虑,北软坚持立德树人,探索总结出“爱的教育、快乐学习”育人模式,通过实行辅导员责任制,开展劳动教育、德智教育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学生内心,发扬学生特长爱好,将学生从单一的评价标准中解放出来,重塑自尊自信。从外因考虑,陈建军认为,走好“产教融合”道路,是职业教育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和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但一些学校路径较为传统,只停留在学校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把企业员工请入课堂、把学生送到企业实习实践等。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宇波也认为:“要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专业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研究,专业设置、专业内涵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都要紧密对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迭代更新。”当前,国家已经从政策层面作出战略规划和平台搭建,但她表示,实现产教真正融合仍存在很多现实难题。
近年来,教育部通过“一体、两翼、五重点”主要任务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中的“两翼”分别聚焦区域和行业,着力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两翼’目的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但要实现理想化运行,还需更细的政策配套。”王宇波指出,“基于园区的产教融合模式是较成功的探索,搭建了有效的框架和平台,但在教学和人才培养层面的产教合作需要持续深化。”她认为,如何从政策层面激发产业、行业、龙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是当前需要突破的。
“要改变产教融合‘合而不深’,职校要打开大门、创新形式吸引企业进入职校参与教育实施,共同完善专业设置优化。”陈建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北软对此进行了大胆尝试,引入龙头企业员工培训课程体系,对整个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进行调整,“调整后,学校的产教融合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现了无缝对接、无感贯通。”
此外,北软自2006年便启动大学生创业计划,在格微公司长期为学生留置创业岗位。2018年,学校对该模式进行打磨、提炼,2024年年初在学校产教融合链上推出“云创工场”,帮助大学生组建工作室为企业提供远程部门服务。刘洪麟任该项目负责人。
为了给企业深度融入职校提供机制支持,北软打造导师工作室模式,聘请企业里的总工程师、总设计师、项目经理等担任导师。“针对企业培养大学生成本高的顾虑,将导师工作室设置为企业远程部门,学生可通过这个部门为企业工作,帮助企业解决信息化、数字化等问题。”陈建军说,企业进学校的大门打开后,“学生能参与到企业真实项目,还能获得企业奖学金,这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学校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企业争抢的技能人才,三方能实现共赢。”如今,这样的导师工作室在北软已有50多个。
“真正的技术人才是在不断实践中成长的。希望通过‘云创工场’的实践,传承工匠精神、磨炼精湛技能,帮助更多学生成就高质量职业人生。”刘洪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