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固态电池的电压波动是如何产生的?

2024-12-16 16:35:52 - 储能科学与技术

【科技】固态电池的电压波动是如何产生的?

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Bs)是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问题的下一代电池的典范。在ASSLBs中,排除了易燃的有机液态电解质,而固态电解质同时充当锂离子导体和正负极隔膜。特别是,与常规锂离子电池系统高度兼容的复合固态电解质(CSEs),被认为是首批商业化ASSLBs最现实的候选固态电解质。过去十年中,通过将聚氧化乙烯(PEO)与无机填料(例如,Al2O3、Li7La3Zr2O12(LLZO)和Li1.3Al0.3Ti1.7(PO4)3(LATP))复合成各种形状,CSEs的离子导电性得到了改善,使其更具有商业化的前景。相比之下,像LLZO、LATP和Li10GeP2S12这样的无机固态电解质,虽然展现出高的离子导电性,但因高成本和严重的稳定性问题而受到限制。硫化物基材料已知会与大气中的湿气反应,产生有毒的硫化氢(H2S),而氧化物基材料则倾向于与CO2和湿气反应,导致Li2CO3或LiOH的形成,这显著降低了离子导电性。这些反应显著降低了这些材料的大气稳定性,如许多研究所报告的。固态电解质和锂金属之间的界面反应也根据操作温度不同,恶化了ASSLBs的稳定性。此外,由于结构电化学不稳定性引起的锂枝晶生长问题,在无机固态电解质中最为关键,但在CSEs中由于其结构均匀性而本征防止了枝晶生长,因此并未被充分讨论。在这方面,LGEnergySolutionLtd.宣布将在2026年率先商业化基于CSE的半固态电池,领先于其他类型的固态电解质。然而,尽管CSEs即将商业化,但其稳定性问题仍然是一个障碍。为了识别稳定性问题的原因,分析ASSLB的故障模式至关重要。然而,CSE的粘弹性和不透明性质使得对ASSLB故障的现象学阐释面临重大挑战。基于CSE的ASSLBs的故障通常被认为是随机的,并且模糊地归因于PEO氧化或锂枝晶生长,而没有深入研究。因此,无法对稳定性进行精确和可重复的预测,阻碍了基于CSE的ASSLBs的广泛商业化。在充电状态下电池电压的波动定义的电压噪声,在先前的ASSLB研究中并不经常被分析。只有少数研究表明电压噪声与基于CSE的ASSLBs的故障之间存在相关性。然而,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基于CSE的ASSLBs的故障经常伴随着电压噪声。这种电压噪声可能表明是由于以下关键原因在ASSLBs中引起的锂枝晶微穿透:1)锂具有低表面能(≈0.52Jm−2),在热力学上有利于枝晶生长;2)由于CSE的离子导电性低于液态电解质,CSE中的锂浓度梯度不均匀;3)CSE的物理刚性不足以防止锂枝晶生长。因此,研究人员提出这种电压噪声,其特征是充电电压的不规则波动,可以作为由内部退化过程引起的电池故障的非破坏性指标,鉴于其重要性,必须紧急和全面地识别。

近日,首尔国立大学YounSangKim、YuanzhePiao、庆北国立大学JeeyoungYoo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失效模式——电压噪声故障(VNF),这是由锂枝晶微穿透引起的,并通过综合技术如激光诱导击穿图谱(LIBS)和滴定气相色谱(TGC)等手段进行了识别和验证。研究揭示了VNF的机制,证明了从正极溶解并传导到负极的过渡金属作为锂枝晶生长的种子,导致了VNF的发生。受此机制启发,并借助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的帮助,团队提出了在正极-复合固态电解质(CSE)界面使用普鲁士蓝类似物(PBA)作为过渡金属清除层的策略,以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和VNF的发生。结果表明,采用PBA的ASSLBs展现出了卓越的容量(0.5C时为189mAhg−1,NCM811)和稳定的循环性能(1200个周期无故障)。

该成果以"VoltageNoiseFailureInducedbyLiDendriticMicro-PenetrationinAll-Solid-StateLi-MetalBatterywithCompositeSolidElectrolyte"为题发表在《AdvancedEnergyMaterials》期刊,第一作者是HeejunYun,EunjiLee。

(电化学能源整理,未经申请,不得转载)

【工作要点】

本文识别并深入解析了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Bs)中一种未被充分认识的失效模式——电压噪声故障(VNF),这种失效由锂枝晶的微穿透引起。研究团队通过激光诱导击穿图谱(LIBS)等技术直接观察到3D锂浓度图,证实了锂枝晶穿透现象。VNF的起源是过渡金属从正极溶解后迁移到负极,成为锂枝晶生长的种子。基于这一机制,并借助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在正极-复合固态电解质(CSE)界面使用普鲁士蓝类似物(PBA)作为过渡金属清除层的策略,有效吸附溶解的过渡金属,从而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和VNF的发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BA层的ASSLBs展现出了卓越的容量(0.5C时为189mAhg−1,NCM811)和稳定的循环性能(1200个周期无故障),显著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科技】固态电池的电压波动是如何产生的?

图1:通过各种电化学评估表征电压噪声故障。a)ASSLBs和电压噪声失效的示意图。b)正常(下方)和异常(上方)NCM811/PEO-LLZO/Li电池的充放电曲线。插图显示了充电曲线中噪声失效的放大视图。c)解释在充放电曲线中观察到的电压噪声的说明性插图。d)恒流/恒压(0.5C-rate,电流截止设置为最大电流的50%)模式充放电测量,用于确定临界电压,逐步增加电压。e)NCM811/PEO-LLZO/LiASSLB的长期循环数据。f)SUS/CSE/Li电池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g)通过逐步增加的恒定电位充电测量漏电流。h)VNF和破坏性PEO氧化的电压范围差异。

【科技】固态电池的电压波动是如何产生的?

图2:在不同电池中随机发生的电压噪声故障的可重复性测量。a)在100个充放电周期中NCM811/CSE/LiASSLBs因电压噪声导致的电池故障发生率的测量。b)在CC/CV模式充放电测量中VNF的典型时间-电压曲线。放大的插图区域显示了CV充电中首次出现的电压噪声。c)发生VNF的ASSLBs的代表性长期循环数据。d)发生VNF的ASSLB的容量-电压曲线。对ASSLBs进行逐步增加的临界电压测试,e)厚CSE,f)刚性CSE,g)LFP正极,h)LCO正极。每个测试都重复了4个样本。

【科技】固态电池的电压波动是如何产生的?

图3:对发生电压噪声故障的ASSLBs进行事后分析。a)原始CSE的激光诱导击穿图谱的照片。b)LIBS测量后原始CSE的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图像。c)原始CSE(3D图像)和d)发生VNF的ASSLB中的CSE的Li浓度图的重建图像。e)面向锂金属负极的CSEX-Y平面的等高线图。f)在激活的ASSLB(左)和发生VNF的ASSLB(右)中锂金属负极的SEM图像和g)XPS图谱(850−870eV)。h)原始锂金属(左)和发生VNF的ASSLB中的锂金属(右)的ICP-MS数据。

【科技】固态电池的电压波动是如何产生的?

这一机制特别适用于高容量高镍正极(≥80mol%Ni),因为Ni2+离子(83pm)的半径与Li+离子(90pm)相似,可以轻松地通过PEO分子链跃迁。VNF发生的五个步骤:

充电时PEO的氢气产生:在充电过程中,PEO的轻微氢气演化启动了CSE-阴极界面处VNF的发生。

HTFSI的生成和攻击NCM811阴极:随后,H2气体与Li盐的TFSI阴离子反应,生成高反应性的HTFSI,这种HTFSI攻击NCM811,导致过渡金属溶解。

过渡金属溶解并通过PEO的非离子选择性链间跃迁移动到锂金属阳极:正过渡金属阳离子可以沿着CSE的醚基团向阴极侧移动。

锂金属的树突状生长,加速了过渡金属种子的生长:过渡金属作为阳极侧锂枝晶的成核种子,锂枝晶微穿透CSE。

锂枝晶的微穿透和发生VNF:最终,锂枝晶的微穿透导致VNF的发生。

【科技】固态电池的电压波动是如何产生的?

图5:在正极-CSE界面设计过渡金属清除层。a)过渡金属清除层的示意图。b)计算PBA和Ni原子在5个原子位置上的相互作用能量。c)通过水解沉淀法合成的Fe-FePBA的SEM-EDS图像。d)合成PBA的XRD图谱。e)PBA-CSE的横截面和f)垂直SEM图像。

【科技】固态电池的电压波动是如何产生的?

图6:带有PBA-CSE的ASSLB的电化学性能。a)速率能力测试(0.1-1C)的放电容量和b)每个电池的电压曲线。c)DFT计算PBA和TFSI阴离子之间的结合能。d)在2.8V−4.3V,0.5C-rate下ASSLBs的长期循环性能。放大的图像显示了参考ASSLB中1)初始(包括重现的)和2)持续重复的VNF发生。e)在温和截止电压条件下(2.8V−4.2V)的长期循环数据。f)带有PBA-CSE的ASSLB的关键电压测量。这个测试用4个相同的电池重复进行,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所有测试都在40℃下进行。

【科技】固态电池的电压波动是如何产生的?

图7:在循环过程中ASSLBs电阻分量变化的分析。a-c)参考ASSLB的电化学阻抗谱,SEM图像和Ni2DXPS图(855eV)。d-f)NCM811/PBA-CSE/LiASSLB的电化学阻抗谱,SEM图像和Ni2DXPS图(855eV)。来自EIS测量的g)参考ASSLB和h)NCM811/PBA-CSE/LiASSLB的放松时间分布的转换数据。

【结论】

总之,研究人员证明了ASSLBs中的VNF是由锂枝晶微穿透引起的电池故障的一个指示性现象,并通过采用普鲁士蓝类似物(PBA)作为过渡金属清除层来减弱VNF。通过LIBS分析首次直观观察到CSEs内部的锂枝晶生长。因此,研究人员展示了VNF是CSEs中锂枝晶微穿透的非破坏性指标。这一现象经常发生在高容量镍富集正极(≥80mol%Ni)中,并阻碍了ASSLBs的商业化,因为正极处的过渡金属溶解。为了抑制这种VNF,研究人员通过DFT计算设计,在正极-电解质界面插入了PBA作为过渡金属清除层。因此,使用PBA-CSE的ASSLB展示了显著的放电容量189.8mAhg−1(在0.5C时),在1200个循环中表现出稳定的充放电,并显示出最小的容量衰减率,每循环0.056%。这一关于ASSLBs故障的基础和及时的发现将作为一个关键的基石,促进ASSLBs的广泛商业化。

【制备过程】

复合固态电解质(CSE)的制备:将聚氧化乙烯(PEO)和锂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LiTFSI)溶解在乙腈中,加入LLZO纳米颗粒后搅拌形成均匀溶液,随后在PTFE模具上铺展并干燥以形成固态电解质膜,最后在氩气氛围中热处理。此外,还包括正极材料的制备,即将NCM811、导电剂、PVDF、LiTFSI和增塑剂(SN)混合在乙腈中形成均匀浆料,涂覆在铝集流体上并干燥以形成正极片。最后,将制备的正极、CSE和锂金属负极组装成2032型扣式电池,并在40℃下进行电化学测试。为了抑制电压噪声失效(VNF),在正极-CSE界面引入了普鲁士蓝类似物(PBA)作为过渡金属清除层,通过简单的干法涂覆技术将PBA均匀涂覆在CSE上,以增强电池的稳定性和性能。

HeejunYun,EunjiLee,JuyeonHan,EunbinJang,JinilCho,HeebaeKim,JeewonLee,ByeongyunMin,JeminLee,YuanzhePiao,JeeyoungYoo,andYounSangKim,"VoltageNoiseFailureInducedbyLiDendriticMicro-PenetrationinAll-Solid-StateLi-MetalBatterywithCompositeSolidElectrolyte,"Adv.EnergyMater.2024,2404044.

DOI:10.1002/aenm.202404044.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