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三现海豚”!遇鲸豚搁浅 我们能做些什么?

2024-12-16 17:34:29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过去一周,好多人都在关注一只出现在钱塘江的海豚。

它已经不止一次冲上过热搜。

12月4日,三男子在杭州钱塘区二十工段的滩涂上首先发现了它,并对搁浅海豚展开救助,重新放归回钱塘江。

12月6日,海豚在钱塘区850盘头的江域上再次被发现,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后,由于天色渐暗等多种原因,未能采取有效救助措施。

三天后的12月9日,它第三次出现在九堡大桥附近的江域,救援力量再次行动,渔政、水生野生动物救援队等职能部门24小时监测海豚活动踪迹,做好了随时出发开展海豚二次搁浅救助的准备。

12月11日傍晚,潮新闻记者从渔政部门了解到,通过江面监测设备和部署在江面上的快艇观测,海豚似乎“消失”了。

它是不是和大多数人期待的那样“重回海洋了”?

监测还在继续中。

钱塘江现海豚踪迹,大概率为同一只

它是谁,为何而来?

从现存可公开查询的资料来看,钱塘江出现海豚这件事可以说相当罕见。

“海豚是海洋哺乳动物,一般来说,不太可能在江域中生存。”有着十多年鲸豚保育经验的常昌峰告诉记者,海豚来到江域,不是一件寻常事,需要被关注,江中的海豚也有被救助的必要。

事实上,这一周,出现在钱塘江的海豚已经引起多方关注,国内顶尖的鲸豚专家也对此展开过讨论。“前几天,一场海洋生态的会议间隙,我们就提到了这头海豚。”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江宁说。

从现有监测情况上来看,这一周频频在钱塘江出现的海豚踪迹,大概率是同一只海豚所产生的。“现有的监测资料,不能支撑起有海豚种群活动的迹象。”常昌峰说,基本判断为一只长吻原海豚,可能是因为导航失灵等原因误入钱塘江。

不过,曾江宁转达了一种新的可能。

“有国内顶尖的鲸豚专家猜测,这只海豚为瓶鼻海豚,也就是宽吻海豚。瓶鼻海豚有冲滩觅食的习性,或许为了捕食跟随鱼群来到钱塘江,在滩涂捕食时搁浅。”曾江宁转述鲸豚专家的猜想,钱塘江口是赶潮河口,大潮汛时,咸水或可达到杭州的江域段,海豚一定程度上可以在这里生存和捕食。

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海豚科所有属种均被列入,其中中华白海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他海豚为国家二级。

出现在钱塘江里的海豚到底是谁?专家们表示,如果有机会救助它,可以通过DNA检测和更细致的观测进行判断。

“不管怎么说,对于钱塘江来说,它肯定是‘稀客’。”常昌峰说,观测它、救助它都是有意义的。

钱塘江海豚有没有救助必要

鲸豚救助的挑战和意义

这些天,这只海豚可以说牵动了不少杭州人的心。

在曾江宁看来,这是一种生态文明素养提升的重要表现。“这意味着面对生态环境中遇到险境和受伤的动物,人们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这些年,浙江人救助鲸豚、放归误捕海龟或中华鲟等保护动物的暖新闻越来越多。

无论是海豚搁浅在钱塘江滩涂时三名男子的出手,还是连日来渔政等部门对海豚踪迹的监测,以及大家对海豚去向的关心,这些举动都值得点赞。

近5年,常昌峰参与了至少5起浙江省范围内的活体鲸豚救助。如2021年7月台州瓜头鲸救助、2023年杭州钱江三桥附近江域江豚救助等。

“只有台州救助瓜头鲸那次,有部分瓜头鲸平安放归大海,其他几次救助,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常昌峰说,鲸豚救助的难度很大。

鲸豚救助的难度主要有这几方面:搁浅的鲸豚大部分存在不可挽回的疾病,人类的救助停留在放归生境而非彻底的疾病根除;鲸豚作为高级的海洋哺乳动物,特别是在野生状态下,它们的“胆子”很小,对于人类救助它们会判定为伤害或侵犯而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死亡;人类对鲸豚的认知有限,在救助过程中发现意外。

对于钱塘江上出现的这只海豚,常昌峰认为,救助工作的开展要等海豚给人类“机会”:“前面几次的观测,海豚的体力还不错,即使是看起来呼吸频率或游动幅度有变化,也不能完全断定它一定就是生病了。”

目前,对于这头海豚的主要救助措施是活动轨迹和踪迹的监测。“不到万不得已或未出现二次搁浅的情况下,我们暂时不进行过多人工干预,踪迹的监测也会与海豚保持安全距离。现阶段看来,海豚依旧有游回大海的可能。如果它能自行回到海中,肯定是最好的。”常昌峰说。

12月9日至12月10日,据救援队反映,海豚在九堡大桥至下沙猪头角坝一带的江域活动。

“海豚是海洋生态环境的旗舰动物和指示性生物。如果它长时间在钱塘江江域健康生存,表明钱塘江-杭州湾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更丰富了。”曾江宁说。

他也提到海豚救助的难度客观存在:“我们对多数海洋生物生活史等的认知很有限,要通过不断探索和提升科学认识来提升救助能力。”

遇到搁浅的鲸豚,我们能做什么

鲸豚救助也有黄金时间

这些年,在浙江近海海域有越来越多的珍稀海洋生物被发现和观测,也多次出现了鲸豚搁浅的情况。“让专业的人来进行专业的救助是基本原则。”曾江宁说。

普通人遇到鲸豚搁浅,能做些什么?

常昌峰首先建议报警,有关生态的警情,现在已具备一套成熟的联动机制。比如像长乔水生野生动物救援队是全天候待命的,浙江范围内一旦有鲸豚救助事件发生,救援队随时可以出发。

另一方面,普通人也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操作对鲸豚进行救助。“鲸豚用肺呼吸,但长时间离开水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常昌峰建议,在专业救助人员到达前,可以通过轻轻淋水或用湿毛巾、湿布覆盖身体来保持它们体表的湿润,不过要留意鲸豚身体顶部的呼吸孔,避免水进入呼吸孔造成感染。同时,有条件的情况下,要为鲸豚做好遮阳:“这些操作能为鲸豚争取救助的黄金时间。”

在鲸豚救助成功这件事上,常昌峰也希望公众给予更多理解。“并不是所有救助都会成功,经过救助的鲸豚也并不是全部适合重回海洋。”他说,救助过程中,专业人士会对鲸豚做出评估,如果鲸豚符合放归标准会尽快放归。倘若鲸豚出现重大疾病或已丧失野外生存能力,会考虑让它留在人工保育环境下。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