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黄口服液、阿胶胶囊处方药转换为OTC,透露出哪些信号

2023-03-16 19:02:00 - 红星新闻

红星资本局从国家药监局官方网站获悉,日前,柴黄口服液、阿胶胶囊两款处方药转为OTC(非处方)药。

处方药转非背后,既是医保改革的举措,又是药企的主动抉择。

处方药转非药品种类正不断扩容

红星资本局检索发现,柴黄口服液系山东福牌制药的独家品种,阿胶胶囊则有5条批文,涉及东阿阿胶(000423.SZ)、山西天生制药、山东福牌制药、甘肃天水岐黄药业、甘肃泰康制药5家药企。

根据药监局公告,相关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需在2023年9月7日前,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就修订说明书事项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将说明书修订的内容及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

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官网显示,截至目前,热炎宁合剂、银黄含化滴丸、明目滋肾片、众生胶囊处于非处方药转换公示期,公示结束时间从3月18日到4月14日不等。

柴黄口服液、阿胶胶囊处方药转换为OTC,透露出哪些信号

业界多认为,国内对OTC药转换的探索始于2001年12月,前国家食药监局印发的《关于开展部分处方药品转换评价为非处方药品申报工作的通知》。而2008-2010年,非处方药转换审批因机构改革、双跨品种存在争议,一度按下暂停键。2011年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消息,夏天无片等54种处方药转为OTC药,处方药转换非处方药再度重启。2022年9月,国家药监局出台《处方药转换非处方药申请资料及要求》,对申请资料及要求进行修订。

处方药转非药品种类正不断扩容。近年来中成药是转非的主力,据赛柏蓝数据,2020年以来,有73个品种由处方药转为OTC药,其中55个为中成药,占比75%。

OTC市场规模超3000亿

参照现行的《药品管理法》,药品分为处方药与OTC药,OTC药又分甲乙两类,甲类OTC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乙类OTC因为安全性更高不存在这一要求。

2020年,国家医保局在《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及,乙类OTC药品不予纳入医保目录。正式文件发布后,虽然没有“乙类OTC药品不予纳入”这一表述,但明确表示原则上医保目录不再新增OTC药品。彼时有分析指出,医保局此举旨在优化医保基金的使用,考虑药品是否属于临床治疗必须。值此背景下,处转非成为医保基金节流的有效举措,也意味着不少处方药将告别院内市场。

对于药企而言,处方药转非也是机遇。OTC市场正持续扩大,米内网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零售药店终端(城市实体药店+网上药店)市场销售规模超3000亿元,预估2022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销售额超过1亿元的OTC药品有140个(不含双跨)。

云南白药相关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总体上说,公司OTC药物及双跨药物的院外市场销售更好。米内网预估,云南白药4个独家OTC药物2022年销售额过亿。

转为OTC,不仅意味着进入更大的市场,也代表更大的自主定价空间。以治疗肠胃疾病的奥美拉唑肠溶片为例,在第四批集采中每片价格由9元降至3元。据米内网数据,2021年该品种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下滑了76.89%,但在网上药店终端保持了53.17%的同比增幅。集采后利润压缩,相关企业发力零售端,2022年8月,奥美拉唑肠溶片转为OTC,成为双跨品种。

但并非所有药品都适用于OTC市场。一种药品从处方药转为OTC,需要长期临床使用,制剂及成分得到充分研究,使用人数广泛且安全性良好,以证明该药品适应OTC销售模式。

有业内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转不转OTC,要看药品本身的功效,像治疗感冒、发烧等基础疾病的药品,直接走院外更好,让老百姓自主购买。”以岭药业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连花清瘟为一品双跨品种,2021年上半年在零售终端销量高于医疗终端,而处方药心脑血管系列品种终端销售量高于零售端。

红星新闻记者俞瑶实习记者胡安墉

编辑肖子琦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