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玉振:动态环境下取胜的领导力法则

2023-03-16 20:00:58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总裁读书会

作者:宫玉振,军事学博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BiMBA商学院副院长,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领读导师

来源:总裁读书会(ID:winnerbook_club),选编自宫玉振《善战者说:孙子兵法与取胜法则十二讲》,2020年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宫玉振:动态环境下取胜的领导力法则

不管是战争还是商业竞争,再好的战略理念都需要领导者来实施,而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力,一定与特定的作战情境密切相关。

战争是最好的领导力课堂。所有的将军都明白,他们的首要职责,就是在复杂、残酷、危险、紧张的环境中,率领他的士兵取得胜利。用孙子的话来说,“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将军之事也”。这就必须要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

战争中,好的将军从来是打出来的,而不是你选出来的。什么是战争中的领导力,你到底有没有领导力、你的领导力水平高还是低,一上战场,就会看得一清二楚。

商场如战场,在复杂、动荡而充满压力的商业环境中,优秀的领导者也要像优秀的将军一样,赢得下属的信任,打造出有凝聚力的团队,并带领团队全力以赴地去争取竞争的胜利。这同样需要强大的领导力。

所以孙子特别重视领导和领导力的作用。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五大要素“五事”(道天地将法)中,第四条就是“将”。他说:“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懂得用兵之道的将军,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关于孙子的“为将之道”,他提出将军应该具备“五德”,避免“五危”,此外还提出了“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上下同欲”“与众相得”“静以幽、正以治”,能不能做到这三条,也是识别好的将军最核心的三个特征,本文也主要围绕这三个特征来进行分享。

宫玉振:动态环境下取胜的领导力法则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一则故事:滑铁卢之战中的格鲁希元帅。

滑铁卢之战的前一天,也就是1815年6月17日,拿破仑交给格鲁希元帅一个命令:追击去向不明的普鲁士军队,以防止普军回头与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军会合,保证拿破仑歼灭英军。拿破仑给了格鲁希3.3万人,占法军主力的1/3。

格鲁希按照命令,开始向预计方向发起了追击,但始终没有发现普军的踪影。

6月18日上午,正在用早餐的格鲁希听到远处的炮声。所有的人都意识到,皇帝那边发起了进攻,一场重大的战役打响了。他的副司令热拉尔急切地要求:“立即向开炮的方向前进!”第二个军官也赞同说:“赶紧向开炮的方向转移,只是要快!”格鲁希很不开心。他说,在皇帝撤回成命前,他绝对不能偏离自己的职责。

热拉尔只好请求说,至少让他率领自己的部队和若干骑兵,赶到那边的战场去。

格鲁希考虑了一下,他只考虑了一秒钟。用斯蒂芬·茨威格在他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话说,那是决定他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命运的一瞬。

格鲁希说,再分散兵力是不负责任的,我们的任务是追击普军,而不是其他。

军官们沉默了。部队继续往前走,普军始终没有出现。远处传来的低沉的隆隆炮声震颤着大地,好像在呼救一样,每一炮都像打进人们的心里。人人都已明白这绝不是什么小小的遭遇战,而是一场大的战役,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格鲁希心里也越来越不安。他骑着马,在自己的军官们中间惶惶惑惑地行走。军官们都避免同他商谈,因为他们先前的建议完全被他置之不理。

可他还是抱着原来的命令不放。他继续等待消息,等待皇帝要他返回的命令。可是没有消息来。这个时候,他离滑铁卢战场只有4小时的路程。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普军赶到了滑铁卢,得到增援的威灵顿取得了胜利。

6月19日上午,也就是滑铁卢战后的第二天,格鲁希得到了法军大败的消息。不再拘泥于皇帝命令的格鲁希,突然焕发了全部勇气,他率领他的军队不顾一切冲到了滑铁卢战场,要去拯救法兰西帝国。但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战场上早已没有了皇帝和法军的影子。

历史学者感慨道,如果拿破仑赢了这场战役,他很有可能会重新控制欧洲。

故事讲到这里,问题来了:如果你是领导,你希望有什么样的下属呢?

孙子的回答是:“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需要进攻就果断进攻,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名利;需要撤退就坚决撤退,哪怕要因此承担撤退的罪责。一切都是从整个组织的角度出发,从组织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领导的长远利益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样的人,才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财富。

上级都喜欢忠诚的下属,战争环境中忠诚尤其重要。但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忠诚。

一种忠诚是对上级的话言听计从,上级叫干啥就干啥,丝毫不敢违背上级的决定。这是僵硬的忠诚,是低级的忠诚,是平庸的忠诚,是缺乏担当的忠诚。本质上,这种只对上级的命令负责的忠诚,是一种最自私的忠诚,是一种伪忠诚。

还有一种忠诚,不是简单地忠诚于上级的决定,而是从整个组织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可能未必事事顺着上级,可能他的行为会有违上级的指示,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是从组织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这样的忠诚,才更符合组织的利益,才更有利于达成上级期待的目标。这种忠诚才是最可贵的,才是真忠诚。

太听话的下属,从来就不是最好的下属。

事实上,在战争的环境中,哪怕是最高决策层,也不可能拿出完美的行动方案和绝对正确的作战命令出来。因为一切都是动态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就不再是上级具体的方案与命令,而是如何实现上级的整体意图。方案与命令只是实现整体意图的手段,方案和命令本身就是需要随机应变的。下级所要理解的,就不应该仅仅是方案和命令本身,而要透过方案和命令,真正把握上级的意图。

据说阿里的彭蕾曾经说过一段话:当老板的命令是正确的,我们要不打折扣地执行。当这个命令是错误的,我们要把它正确地执行。正确地执行,就是要理解你所受领的任务背后的上级意图,并根据这个意图来思考最佳的行动。

所以好的上级,看重的一定是能够达成自己意图的下属,而不是全无原则、只知顺从自己的下属。好的下属,追求的首先是全力达成上级的整体意图,而不是一味拘泥于上级具体的方案与命令。

对于上级来说,这需要格局,需要胸怀,需要境界,需要坦然承认自己也会犯错,坦然接受有时候下属比自己更了解情况,因而下属的意见有可能会比自己更正确、更英明。用孙子的话说:“将能而不御者胜”。

而作为下属来说,则需要担当,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全力理解上级的真正意图并融会贯通,从上级的角度,来理解自己所受领的任务在战役或战斗中的地位与作用。用孙子的话说:“君命有所不受。”

格局和担当,反映的都是领导者的品格。战争是最考验领导力的场所,而高贵的品格是战争中所有其他领导原则的前提。只有具备这样的前提,你的组织才能真正形成“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文化。也只有这样的组织,才能在动态和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始终去做最明智的战略选择。

宫玉振:动态环境下取胜的领导力法则

上下同欲,与众相得

谈到领导力,孙子说过一句人人熟知的话:“上下同欲者胜。”军队靠什么打胜仗?上下之间,有共同的欲望和追求。

关于领导力,其实孙子还说过一句更重要、至少也是同样重要的话:“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为什么你的命令马上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执行?很简单,因为你跟大家打成了一片。也就是同甘共苦,同生共死。

军队面临的是最险恶的环境,战场的军人每天都在直面生死。用吴子的话说:“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凡是两军相接的战场,都是尸横遍野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死与共、至死不渝的感觉,对于战争中的团队来说,从来都是至关重要的。

不能期望下属去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分享下属的苦难,和下属一起战斗,与下属同甘共苦这样的行动,在战争的环境中比任何言语都重要。所以几乎所有的兵书都强调同甘共苦、同生共死在将军领导力中的重要性。

《三略》是秦汉时期的一部兵书,在谈到带兵时,有一段话:“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同滋味,就是同甘共苦;共安危,就是同生共死。作为将军,一定要跟下属同甘共苦,同生共死,这样你才可以打败对手。

《将苑》也讲:“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燃,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如此,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

带兵人的规矩,军中的水井还没有打上水来,将军不能说自己渴了,因为士兵还没有水喝;军中的伙食还没有做熟,将军不能说自己饿了,因为士兵还没有饭吃;军中的营火没有点起来,将军不能说自己冷了,因为士兵还没有火烤;军中的帐篷没有搭起来,将军不能说自己困了,因为士兵还没有地方休息;夏天不打扇子,因为士兵没有扇子;下雨不打雨伞,因为士兵没有雨伞。

将军跟所有的人都一样。士兵还没有坐下,不要自己先坐下;士兵还没有吃饭,不要自己先吃饭。将军要跟士兵“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这样你的手下才会拼了命为你作战,再强的对手也不在话下。

历史上那些优秀的带兵者,确实都是这样做的。

毛泽东对成吉思汗铁木真有个评价:“只识弯弓射大雕。”其实这是诗人夸张的说法。铁木真如果只是一介武夫,绝对不可能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性帝国。他能成就这样的伟业,靠的是强大的团队。而他的团队的形成,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同甘共苦。

1203年,铁木真突然遇到了他的盟友克烈部的袭击。来自盟友的袭击往往是最具有毁灭性的。铁木真的部队一下子被打散,最后他手下只剩下了不到3000人。为了躲避攻击,铁木真率领他的残部往东退。当他们退到班朱尼河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东西吃了。

这个时候,一个下属射死了一匹野马,大家就在那里烤野马吃。河流已经基本干了,只剩下一些浑浊的泥水。

铁木真为自己的这些部属历尽苦难但依然愿意跟他走而感动,一下子跳到河里面,捧起一把泥水一饮而尽,并对天发誓说:“使我克定大业,当与诸人同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

每个人都非常感动,大家都纷纷跳下去喝浑浊的泥水,一边喝一边流泪,纷纷发誓一定要对铁木真忠心耿耿。班朱尼河上空顿时欢声雷动,战败的压抑气氛一扫而光。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班朱尼河之盟。

班朱尼河之盟的重要性,当然并不在那几口泥水,也不在于盟誓本身,而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共饮班朱尼河水的经历,让铁木真和他的手下之间的感情,真正达到了至死不渝的地步,真正建立了同生死、共命运、超越血缘关系的手足情谊。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团队来说,这种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班朱尼河之盟为什么在历史上具有那么神圣的意义。

再看红军,为什么红军那么苦的情况下还不溃散?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时候,曾经给中央写过一个报告,他说:“好在苦惯了,而且什么人都一样苦,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

我们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朱德作为军长,要亲自挑自己的粮食。军长这样的举动,对于士兵来说,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也想到敌后打游击。为了培训打游击的军官,还专门组织了游击干部训练团。共产党是打游击起家的,所以国民党专门请共产党的教官,给这些准备打游击的军官讲课。像叶剑英等人都给他们上过课。

当时是国共合作抗日,民族大义当前,所以共产党的教官都是倾囊而授,把我们多年打游击的经验全部讲了出来,国民党的军官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大开眼界。

但是每当共产党的教官讲过最后一个环节的时候,国民党的军官就傻眼了。所有的共产党教官最后都会讲:要想打游击,第一要跟老百姓形成鱼和水的关系,第二军队内部要同甘共苦。

国民党的军队中,军官四菜一汤、四皮五金,都是标配。打骂、呵斥士兵是家常便饭。不用说军长与士兵,就是连长与士兵,都无法做到同甘共苦。所以国民党派出了几十万人打游击,结果一部分被消灭,一部分跑了回来,一部分投降做了伪军。

《美国陆军领导力手册》中有一段话:“好的陆军领导者,即便在最高战略领导层,也不会把战士推出去战斗而自己安坐在后方。他们会和战士一起深入实地,在第一线进行领导。”

一起哭过,一起笑过;一起流过血,一起流过汗;一起摸爬滚打,一起经受战火;一起分担失败的压力,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这样的体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命运共同体的感觉,对于军队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宫玉振:动态环境下取胜的领导力法则

宫玉振:动态环境下取胜的领导力法则

静以幽,正以治

战争环境最大的特点是复杂而危险。在极大的心理压力下,人性的弱点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个时候,领导者身上强大的领导力,就比什么都要重要。不能允许情绪和心理压力主导你的决策以及你的队伍。

从战争史上可以看出,战场上指挥官坚定而沉着的领导力,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可以迅速渗透到整个组织之中,尤其是在极端的环境中。这样的领导力可以帮助下属克服怀疑犹豫,同时减少下属的焦虑。

强大的自信,加上坚强的意志和自律,往往可以使指挥官在很容易导致无所作为的情况下,去采取必要的行动。

二战时期英国著名的元帅蒙哥马利在他的回忆录中曾经说:“一个指挥官最宝贵的品质之一,也许就在于他在计划与作战行动中传播信心的能力,尽管在他内心对结局并没有太大的把握。”而这就需要指挥官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克劳塞维茨也说:“如果综观一下形成战争气氛的四个要素,即危险、劳累、不确实性和偶然性,那么就很容易理解,要想在这种困难重重的气氛中确有把握地顺利前进,就需要在感情方面和智力方面有巨大的力量。我们发现,战争事件的讲述者和报道者根据这些力量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形式,把它们称为干劲、坚强、顽强、刚强和坚定。”

克劳塞维茨解释说,所谓的干劲,就是强大的动力,包括强烈的荣誉感;所谓的坚强,就是指意志对猛烈打击的抵抗力;所谓的顽强,则是指意志对持续打击的抵抗力。

克劳塞维茨重点分析了刚强和坚定:所谓的刚强,是指在最激动或热情奔放的时候也能听从智力支配、保持镇静的能力;所谓的坚定,指的是有坚定的信念。

在谈到战争中的领导力时,孙子有一句名言:“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静,就是沉着冷静;幽,就是思虑深远;正,就是公正严明;治,就是有条不紊。

王皙解释说:“静则不挠,幽则不测,正则不渝,治则不乱。”沉着冷静。心理就不会被对手扰乱;思虑深远,意图就不会被对手识破;公正严明,下属就不会违背命令;有条不紊,调度就不会出现混乱。

静、幽、正、治,就是中国人通常讲的大将风度。四者之中,“静”尤其重要,它是“幽”“正”“治”的前提。

所有的决策都是人做出来的。兵凶战危,人的心理很容易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失去平衡,从而导致决策出现混乱。所以王阳明说:“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人的智能差距并不太大。决定胜负的要素,是你内心镇定自若还是慌张混乱。

湘军名将罗泽南也说:“乱极时站得定,才是有用之学。”真正的高手,可以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都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从而在极其混乱甚至极其不利的环境中,能以沉着镇定的心理,进行清晰而合理的计算,从容不迫,谋定后动,从而传递出强大的自信和对混乱局面的控制能力,进而一举奠定胜局,或者扭转乾坤。

军队行动的背后,是双方决策的对抗;决策对抗的背后,是决策者心理素质的较量。只有体现出“静幽正治”这样品格的领导者,才能在混乱和危险的环境中体现出强大的领导力,从而赢得下属的信任与忠诚,并制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带领组织去赢得胜利。

从这个意义上说,再好的战略理念,也需要强大的领导力,才能真正落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