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感受到与死亡的距离!”悉尼袭击事件亲历者:躲在没有锁的试衣间,内心充满了恐惧
原本平静又美好的周末午后,突然出现惊魂时刻。
当地时间4月13日下午,位于澳大利亚悉尼东南部邦迪路口地区的一家商场发生持刀袭击事件。截至记者发稿时,已造成包括袭击者在内的7人死亡,另有10多人受伤。
这个名为Bondi的大型购物中心也是当地中国留学生和华人最爱光顾的地方之一。经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中国驻悉尼总领馆证实,有一名中国留学生不幸遇难,另一名中国留学生受伤。
此次悲剧中一名受害者,年仅25岁的道恩·辛格尔顿则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商人之一约翰·辛格尔顿的女儿。遇害时,她正在商场内一个高级精品专卖店购物。
记者了解到,道恩是约翰和他的第六任妻子、律师朱莉·马丁所生的三个女儿之一,两人之后离婚。现年82岁的约翰有7次婚姻,生育了8个孩子。约翰在出版、广告和赛车领域积累了财富,其旗下公司于1995年上市,并收购了多家电视网络集团。
道恩·辛格尔顿
据澳大利亚警方消息,嫌犯似乎重点针对女性,避开了男性。警方还表示,嫌犯过去曾有心理问题。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此次事件与恐怖主义有关。
《新闻晨报》记者联系采访了多位亲历者,听他们讲述当天现场的真实情况。同时,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因为看过现场的一些视频和照片,而有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为此,我们也联系采访到相关的心理专家,听听他们的建议。
“切实感受到了与死亡的距离”
“工作人员示意我们赶紧躲进仓库,我才意识到发生枪击案了。”回忆起那天在商场里的经历,Dora仍然惊魂未定。
4月13日,她和男朋友当天原本前往商场的服装区购物,但刚到了卖衣服的楼层,就发现卷帘被放下来,卷帘旁边站着十几个人,当她走过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时就听到了枪声。她表示,中间有扇门因为没有办法锁上,工作人员就一直拿着衣架抵着,现场警报声不断地响起。“真的很怕有人拿着枪冲进来,因为没人知道外面到底什么情况。”
就这样,Dora和男友与其他顾客在仓库里呆了十几分钟后,收到了通知才被疏散。“当时在里面根本没有心情拍照,所以没有留下什么躲藏的照片,后面才知道有一声枪声是现场一名女警察击毙了歹徒,她还是很英勇的。”
Amy几乎是和凶手统一时间进的商场,当时,她正好想去Lululemon逛逛,突然听到了连续两三声的枪声,就找到最近一个试衣间里躲起来,但试衣间没有锁只有帘子,所以当时她的内心充满了恐惧。
袭击现场,不少顾客躲在试衣间里
“我和两个中国女生还有一对白人母女躲在同一个试衣间,白人母女也有问我们还好吗?大家就互相关心。”
警报响了20多分钟后,商场里突然响起了通知所有人撤离的广播,但Amy和其他顾客刚走到试衣间门口却又害怕得退了回来,直到第二次广播响起说让他们必须立刻撤离,他们才从试衣间走出来,从消防通道走出了商场。
Amy告诉《新闻晨报》,作为亲历者经历过这一切后,目前她的心情依然非常沉重,目前还在恢复之中。
而在澳大利亚悉尼生活多年的华人Lisa则告诉《新闻晨报》记者,对于这种未曾预料的悲剧,虽然自己并不在现场,但她至今仍心有余悸,“那天我切实感受到了我们与死亡的距离,或许是因为那是我和好友经常光顾的一家商场。”
如何才能从这场悲剧中走出来?
面对记者的采访,许多亲历者表示,自己还没能从这场悲剧中走出来,心情非常沉痛。那么面对创伤后产生的消极情绪,从专业的心理层面又该怎样判断和疗愈呢?
社交媒体上不少亲历者发文表示自己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联系到了一位在澳大利亚当地的华人Oliver,他目前在做艺术治疗方面的工作。
4月15日,Oliver通过当地政府网站给两位遇难者的家属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尽管4月13日的事件给这座城市蒙上了阴影,但我仍然相信这里充满了爱,我想这也是程女士(遇难者)选择来悉尼留学的原因。”
Oliver称,这起事件就发生在距离他工作不到2公里的地方,看到自己熟悉的商场里,两位即将结婚的女生和爱人阴阳相隔让他深深共情。
在不少海内外的社交媒体上,有一些颇具冲击性的现场视频和图文仍在广泛传播,在他看来,这样的视频很可能会给观看者带来创伤应激反应、持续性压力症状如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二次创伤、情感麻木或消极等。
长短周期则取决于个体差异,心理有韧性的人能从创伤中很快恢复,共情能力强的人则大多恢复期会很长。同时还有诸多外界因素,比如心理本身就有健康问题或本身孤立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人看到这种灾难性事件就会受到更长久的影响。
也有不少亲历者表示,他们至今没有走出恐惧或者伤痛。那么,有什么自我疗愈和保护的方法,达到哪种情况下是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者医生的帮助的?
对此,Oliver表示道,首先要对自己受创伤的程度有一个基本判断,可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类别。
轻度不会干扰到日常生活,只是有轻微不适感,此时可以选择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和充足的睡眠,进行运动、冥想等方式放松。如果感到社交活动频率降低或严重影响个人生活,那这就是中重度的情况,一定要积极寻找专业的心理干预。
“面对无法避免的灾难和生命的无常,找到适当的调整和应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心理健康,增强韧性,以及更好地面对未来可能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