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野生大熊猫最亲近的人,30多年来做了这些事

2023-05-16 01:22:00 - 资讯精选

与野生大熊猫最亲近的人,30多年来做了这些事

从雪豹、大熊猫到城市里的鸟类昆虫,从国家公园到城市生态——自2007年起,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与团队一起,专注物种和栖息地的保护,希望通过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示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和方法。“生态公平”是山水的愿景,在他们看来,保护要依靠更多的在地守护者,以及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形成合力。

与野生大熊猫最亲近的人,30多年来做了这些事

吕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联合国生态修复十年2021—2030顾问委员。

在自然保护的路上,吕植已经走了三十多年。

这一路,她和大熊猫为伴,与年轻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者为伴。从西南山地走到青藏高原,从大熊猫、滇金丝猴到雪豹等野生濒危物种,吕植愈发意识到,自然保护远不是写几篇论文、落实几个政策的事情,其蕴含的根本问题指向的是人心和价值观。

2007年,吕植创办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既专注物种和栖息地的保护,也关注着“身边的大自然”——希望通过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示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和方法。如果保护是一件利己之事,自无须赘言;如何让自然保护成为人们的价值观,实现利他的转变?这是吕植正在做,并会一直做下去的事情。

与野生大熊猫最亲近的人,30多年来做了这些事

从左到右依次为▼

李雨晗

刺绣亚麻罩衫ToryBurch

吕植

连帽夹克LoroPiana

谭羚迪

飘带针织手勾花衬衫JiaLiLuwithFabrique

环保种植棉短裤ICICLE

与野生大熊猫最亲近的人,30多年来做了这些事

“是大熊猫带领我一步一步走向自然保护的道路。”谈起自己的事业,吕植给出这样的答案。

1985年初,还在北京大学生物学系上大四的吕植为撰写毕业论文开启了野外考察,“能不能见到野生大熊猫?”她抱着不确定赶赴野外,进山的那天下着大雪,林间的小路覆盖着厚厚的雪,她看到雪地里一行行大熊猫的脚印,沿途还有很多大熊猫的痕迹,“它们甚至把一块写着保护野生动物的标语牌啃了几口。”这些情景吕植印象很深。

早就听说野生大熊猫不容易见到,没想到,3月7日启程,4天后就在野外看到了大熊猫。“当时太兴奋了。”吕植回忆起自己最初做熊猫研究时的场景。而兴奋之余,她深知要想长期研究,就要努力和野生大熊猫建立信任。她锲而不舍地跟随熊猫,学它们的叫声,渐渐地,吕植发现有时大熊猫会“回应”她,“可能我是第一个跟野生大熊猫说话的人吧。”吕植笑说。

“也是真诚和沟通,和野生动物建立信任,其实跟人与人的相处很像。”一次一只年老的大熊猫因为牙齿发炎而无法进食,跑到农户田里后被送到吕植那里,吕植承担起它的治疗工作。这只大熊猫和她很快熟悉了,一周病愈后放归山林随即又自己跑了回来。有了这样的经验,她开始更近地试探自己和大熊猫的距离,以便细致地观察它们地社会行为。在大熊猫“娇娇”产崽的时候,经过两年多地跟踪观察,吕植尝试接近她,直到把自己的手放到娇娇的肩膀上,“她没有表示反感,我知道她接受我了。”这种信任的建立,给了吕植情感上极大的回报,对于那些和大熊猫朝夕相处的场景,她至今仍记忆犹新。

当然吕植看到的不只是大熊猫的憨态可掬,还有其背后复杂的保护问题。陪伴了“娇娇”3年后,娇娇即将迎来第二个小崽,它们生存的森林却面临着严峻的砍伐问题,娇娇可能没地方产崽了。

经过吕植和导师潘文石及诸多师友们的多方奔走,娇娇的栖息地得到了保护——伐木队被叫停了,那片栖息地成为了自然保护区。这个过程让吕植意识到,做学术研究的人不能被动,不能一味地“与世无争”。“有些时候,光靠做研究不能解决问题,你得去投入、去参与,该争取的时候不能沉默。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表达上,要更多地去做实事。”也正因此,自1990年代开始,吕植深入地参与自然保护地实践。

与野生大熊猫最亲近的人,30多年来做了这些事

褶皱上衣、连体裤均为IsseyMiyake

深棕色皮鞋LoroPiana

与野生大熊猫最亲近的人,30多年来做了这些事

站在自然生态保护的角度,这件事是里程碑一样的胜利存在,可对吕植来说,思考人与环境如何相处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因为森工企业转型变为保护区,2000多人的伐木队伍最后只留下200人,很多和吕植朝夕相处的工人朋友失去工作。原先同吃同住的工人们开始疏远研究者,甚至在墙上直接写出标语“此地禁止科学研究”。

“当时就想着再不保护,大熊猫就没有了,虽然国家提供了资金补偿,但毕竟影响了很多人的生计。”吕植想,保住森林,却让一些人失去了工作。这真的是最理想的状态吗?这个问题在她心里留下大大的问号。

2007年,吕植发起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山水的愿景,便是“生态公平”。“我们希望在做保护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决策间的平衡。”吕植说。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关注青藏高原的雪豹、西南山地的大熊猫、金丝猴,亦关注城市周边的大自然。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山水团队开展以雪豹为旗舰物种的高原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在大熊猫栖居的四川、陕西、甘肃,持续开展大熊猫与森林保护,与周边社区合作开展以社区为主体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践;在云南和藏东南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2018年,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开启对城市、郊区、厂矿、大型基础建设周边地区等受人类干扰强烈区域展开的生态恢复,探索恢复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新方法,并引导公众参与恢复过程。

对吕植而言,自然保护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在一次次的深入探索研究、与当地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她进一步感受到保护与发展并行的重要性。“只有让当地社区认可和参与保护,保护才能持续。当地社区认可环境的关键,是能够从保护中收益,有一个良好的鼓励机制,让保护和发展同步。”

几年前,山水团队在大熊猫的栖息地设立了“熊猫蜂蜜”项目点,推广生态产品。“‘熊猫蜂蜜’表面上只是一瓶蜂蜜,一瓶好的蜂蜜。但它又不仅仅是蜂蜜,它的背后是生态保护的故事。”吕植介绍,“熊猫蜂蜜”和大熊猫保护息息相关——它来自于熊猫栖息地,是由半野生的中华蜂采自熊猫栖息地天然的野花,在自然状态下酿成的蜜。“当地村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个项目点,希望能让这些村民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带动他们的收入,这样他们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就有了。”

要产出好的蜂蜜,取决于蜜源、水源和蜂源的安全与质量。“熊猫蜂蜜”让当地村民开始感受到,只有山好水好,蜜才能甜,山水之间,大熊猫的栖息地资源被盘活,形成了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正向循环。这里进而建立了保护小区,获得了政府的护林资金。尽管目前依靠蜂蜜和保护小区还远不能达到让村民致富,已经吸引了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想要投身于蜂蜜产业和熊猫保护事业中。“带头的年轻人说,在外永远是打工,回来是给自己和家乡做事情,生活的质感不一样。”

褶皱上衣、连体裤均为IsseyMiyake

深棕色皮鞋LoroPiana

与野生大熊猫最亲近的人,30多年来做了这些事

对吕植来说,伙伴的概念特别宽广,既是和她一起做科研和自然保护的同路人,更是她一直关心守护的野生大熊猫,亦是更广阔的大自然。

不论是北大的学生,还是投身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青年人,和年轻一辈同行,让吕植由衷开心。“很多时候是他们带着我探索!”吕植特别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我是被大熊猫领上这条路的,今天的年轻同学们是主动选择了自然保护这条很艰苦的道路,为此,他们放弃了很多优渥的生活条件。”和年轻的伙伴相处,他们的视野也让吕植特别欣赏,“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保护大自然,他们对于物种的了解、知识体系的丰富,以及讨论思考的议题都让我很佩服。”作为老师,吕植有着宽厚的胸怀与无私,“老师,也就是年长一点而已,我希望能给年轻人提供平台,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至于大熊猫,她视它们为朋友,常年观察研究给了吕植很多哲学上的思考,“即使研究大熊猫已经有三十年多年,我到今天还在不断地思考大熊猫究竟是什么样的动物。”吕植讲道,“大熊猫很神奇,长得好像憨憨的,但实际上非常聪明;它们吃的是谁都不吃的竹子,看起来很温和不好斗,但它又是进化中的胜者——和它们同时期的剑齿虎、剑齿象都灭绝了,但大熊猫还活着。”

大熊猫像伙伴一样“教”给吕植哲学层面的问题。“就好像我们说以柔克刚,大熊猫看上去不具备强大的战斗力,但其实是真正的强者——它的生存策略非常有哲理。这也让我对自然界隐含的规则有了思考。”吕植说,不论是生态保护,还是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看今天,实际上要看长远。”

在西南边陲,她遇到了一块纯粹的“神山圣水”之地,“当地人并不富裕,整个地区也是所谓的欠发达地区,但民众将保护自然看作理所当然的事,而从不问为什么。”吕植说,在藏区,保护自然是信仰的一部分,庇佑来自于对生命的尊重和怜惜。圣湖里满是游鱼,伸手触摸也不会惊走它们,不杀生的文化成就了一个动物与人相互信任的图景,她感叹,“那是一个从事自然保护工作的人梦寐以求的场景。”

越思考,越震撼。藏区的所见所闻让吕植反思当前开展自然保护时隐藏的“道德优越感”,如何让保护变成一种内化的行动?“根本的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因此,吕植更多纳入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来丰富生态保护的议题,“保护环境可以成为每个人的信仰,那样就不需要专门保护工作者了。”

与野生大熊猫最亲近的人,30多年来做了这些事

ELLE

吕植

Q

你如何理解伙伴?

A

最直观的想法是大家可以同行,有共同的方向。“伙伴”的外延可以很宽,长期一起工作的人是伙伴,对我来说,科研上可以做实事去推动改变的人是伙伴;在野外最让我受教育的当地人也是伙伴,不管是牧民、农民还是教我爬山和野外生活的工人,都是伙伴。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感情上非常亲近。

Q

这么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是否改变了你对自然保护的理解?

A

对自然保护的理解越深,越觉得这项事业不止是在和环境对话,更多的是要和人类、和我们自己做博弈。为环境寻找出路,最根本的还是要了解人类本身——面对人类无节制的欲望,去做沟通或者斗争。想要改变别人的前提,是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其实这是做自然保护最难的部分——环保要求人要有很大的格局,你要有同理心,并不能苛求别人。

Q

能否给普通人提一些可持续生活的建议?

A

对普通人来说,了解自己的消费行为会带来的影响,减少浪费,是每个人都能为保护环境做出的努力。从减少浪费粮食开始——很多粮食用地曾经是森林、湿地或者动物的家园,我们用其他动物的家园来种植粮食,理应更加珍惜盘中餐。再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吃本地生产的有机食物,不运输就减少排放,有机食物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土地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很多好处。

策划:ELLE专题组

摄影:XIAOZHI

造型:康康

化妆/发型:文琪

采访/撰文:张知依

编辑:KIKO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