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青年逐梦上海 | 上海大界胡雨辰:做关键核心技术,一蹴而就不现实

2023-05-16 07:02:00 - 文汇报

双创青年逐梦上海 | 上海大界胡雨辰:做关键核心技术,一蹴而就不现实

口述者:胡雨辰(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整理:本报记者 王宛艺

常有人问我,是否曾想过放弃,我会打趣:随时随地。但身体更诚实,自始至终在坚持。所以才有了公司刚出炉的《研发部100轮迭代计划》——两周一次雷打不动的“迭代会议”,我们已开到第100轮。之所以称为“迭代会议”,就是一种主动姿态,超前谋划,以备“未来像大雨,在我们还不及撑开伞时就扑面而来”。

2017年,我们3个有数字化建造背景的85后小伙伴,揣着一套人机交互系统,在100平方米的场地开始创业。直白点说,就是让机器人盖房子。

创业之初,困惑接踵而至:数字化建造的拐点是否到了?架构往什么方向走,是施工现场直接替代建筑工人,还是改变现有生产组织逻辑,在工厂完成预制建造?

我们有过激烈讨论,走过弯路。砌砖机器人、抹灰机等现场施工机器人设备的大规模研发投入,却证明“此路不通”,成了创业路上的学费。

迷茫之际,我们三个合伙人也曾在小馆子一醉方休。但清醒后,还是不约而同地坚定:“不能退!我们要做的是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做不可取代的东西,一蹴而就不现实。”

“试错”,让我们了解到机器替换工人的核心痛点——设计生产数据的统一与连续传递,也就是怎么给机械臂录入“说明书”。国内外现有大多数建筑工程落地仍依靠施工图纸,通过碎片化的建筑生产设备协同技术工人,进行半自动甚至是全人工的生产。大到设计与建造落地,小到工厂设备之间,往往存在信息孤岛,难以协同。

这倒逼着我们研发通用的工业软件,从而能够连接关于建筑模型从设计到生产的数据,“工业软件ROBIM”由此诞生。酷炫的机械臂是数字化转型“看得见的手”,真正让机器人读懂图纸、手眼并用的“大脑”和“神经”,才是我们“数字化生存”的核心竞争力。

没有可借鉴的样本,就得打破壁垒创新。但技术充满不确定性,工业技术尤其需要一步步地沉淀和迭代,耗费大量时间去优化技术、落地场景,提高机器的生产效率。

所幸在这条赛道上,人工替代需求、智能制造升级、国家政策支持等利好不断,推动企业不断前行。近年来,不少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并与我们企业协同定向输出专业技能人才。建筑行业的发展释放了现实生产中的需求,也助推技术迭代。比如大尺度建筑曲面构件工艺机器人,曲面量产了,可以反哺设计端的创新;切割、打磨、焊接联动的柔性切焊机器人,可以避免工人在恶劣环境中生产作业……

我们企业的英文名称RoboticPlus,意为“用机器赋能建筑”。而中文名“大界”则意味着“透过机器人,看到智能制造的广阔世界”。

中国自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发展至今已41年,四十不惑,靠的就是瞄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一一解决困惑成就的。眼下,我们企业已完成B+轮融资,员工从3人壮大到180余人,成为中国领先的柔性生产、智能建造解决方案提供商,率先实现了建筑产业数字化智造。公司也试水船工、能源机械等行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等荣誉,今年还将把“出海”列上计划表。

漫漫创新路,我们要扎扎实实踏好每一步。

>>>记者手记:每天都会有新挑战

双创青年逐梦上海 | 上海大界胡雨辰:做关键核心技术,一蹴而就不现实

采访是在企业600平方米的机器测试区进行的。灰白色系环境,被10台机械臂“包围”,配合胡雨辰清晰明了的介绍,一个个CAD、CAPP等强金属感的名词往外蹦。其间,一只宠物小狗,忽然从玻璃门后探头探脑,看到生人又怯怯躲回去。“员工家里带来的。”胡雨辰解释,氛围一下子轻松愉快起来。

柔性化的工作氛围,是这家年轻科技型企业的一个生动剖面。一次次硬核迭代的背后,需要的是灵活敏捷的创新——制作的不是标准件,也无前路可借鉴,更需要容错机制,鼓励开放多元的创造力,在宽松柔性的环境中摸着石头过河。

这样的环境下,年轻人大多有水一样的张力,“遇到困难就蹚过去呗”。记者随机发问一名正在调试设备的95后,遇到瓶颈会不会焦虑,她笑着回答:“干这行就要准备好面对无数次失败,这也是我喜欢这份工作的原因,每天都会有新的挑战。”

作者:王宛艺

编辑:范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