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文脉·最闽南 | 鲜活生动的闽南话成语
转自:泉州发布
闽南语研究
鲜活生动的闽南话成语
前言:闽南话成语是熟语中的一类,与普通话成语相同,属于四字组固定短语。闽南话成语体现了闽南人的思维和认知模式,反映了闽南人的语用背景和审美情趣。闽南话成语与普通话成语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一些不同点。我把闽南话成语的主要特点归纳为五个方面。
明显的经验性
闽南话成语大多来自闽南人对生活经历的总结,他们把生活中的体验、感觉概括为熟语,并以之表情达意,发挥语言的教示作用和导向功能。如“无眠损神”(睡眠不足,精力不行),告诫人们应劳逸结合;“水流破布”(碎布随水漂流),批评人拖拖拉拉,或心无定性;用“鸭子趁阵”喻指盲目跟从,随大流无主见;用“鸡角身胚”喻指人之好斗者有如大公鸡;用“死猪镇砧”批评尸位素餐者,占着茅坑不拉屎。这些经验型的现象均是众人所熟悉的,以之构成成语,生动、形象,说明问题,为广大闽南人喜闻乐用。
鲜活的具象性
闽南话成语的原创者是闽南人,多彩的民间生活为语言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从我们搜集的成语来看,闽南话借助动物尤其是人体以及与人体有关的现象联想喻义的成语,占比相当大,达44%以上。闽南人根据生活中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世界,比附描述,寓抽象于具体,产生了大量幽默风趣的成语。如,以动物为喻体的,“画龙画凤”(编造诱人的谎言),“火龙火马”(急如星火,迫不及待),“猴头鼠耳”(獐头鼠目),“驴舂狗踖”(胡冲乱撞,慌不择路),“戆蟳等鳖”(守株待兔);以人体为喻体的,如,“欢头喜面”(满面春风),“大头大面”(模样不错,也讽指不知羞耻),“记心记肝”(念念不忘),“头目知动”(知趣、灵巧),“半目金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尖骹幼手”(手脚细嫩,讽人不爱劳动),“嘴尖舌利”(话语尖刻、贫嘴薄舌),“直肠直肚”(说话不转弯抹角,为人爽直);以其他事物为喻的,如“雨澹水滴”(下雨天到处湿漉漉,比喻行动不便),“落霜雪冻”(天寒地冻),“抱玄占六”(抢占便宜),“你鬼我怪”(互不买账,互不服气),“有空无榫”(不可思议,荒诞离奇)。闽南话成语的具象性使交流双方更易产生联想和共鸣,扩大话语容量,缩短人际距离,增强文化内涵。
△吴晓毅丨摄
表义的通俗性
闽南话成语缺乏文字载体,因此,它与普通话成语最明显的不同是通俗易懂,富有乡村气息,充满大众韵味。尤其是闽南话吸收了普通话较多褒义成语之后,由自身方言系统产生的贬义成语就明显偏多,约占我搜集到的成语的30%,这也许是语言中的一种褒贬平衡互补,借以满足日常生活表情达意的需要。总之,闽南话成语少了普通话成语的典雅文气,多了民间生活的朴实清新;少了普通话成语的褒扬委婉,多了百姓嘲讽戏谑的直率;少了普通话成语的书面特征,多了口语交流独有的魅力和效果。例如,“无嘴无舌”(不善于交际),“吃肥走㾪”(得不偿失),“骹浮手掣”(手脚颤抖,胆战心惊),“轻声细说”(声音轻语速缓,态度和蔼);这些成语令人感到朴实贴切,轻松易懂。又如:“青暝怨壁”(眼瞎埋怨墙堵路,喻指掩饰自己的过失),“饱狗占屎”(贪得无厌),“褪裤放屁”(多此一举),“哭爸哭母”(叫苦连天);这些成语诙谐含蓄,不拘小节,浅显明白。再如:“三骹花跳”(连蹦带跳),“汁流汁滴”(汁液流淌,喻指拖泥带水,效果极差),“掠龟走鳖”(抓了龟跑了鳖,形容控制不住局面),“钝刀利手”(刀钝方显手艺好,有本事就能创奇迹);这些成语显示了闽南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折射出闽南人语言表达中的聪明才智,有很高的认同感。
使用的普及性
闽南话成语的口语化基于其大众化背景,许多成语的存在和流传,完全依靠本方言区民众的认可和普及。我们搜集到的成语,其审美情趣、文化认知均获得广泛认同,由此可见,它们的存在,就在于它们的高度复现性和全民性;否则,在一个缺乏文字记录的方言中,拥有这类特殊的固定短语可是难上加难。闽南人通过口口相传,使这些短语逐渐定型化,逐渐达到耳熟能详的程度,逐渐使人们对成语的含义了然于心,娴熟于口。例如:“无山倚岸”(勉强找个靠山),“咒死坐誓”(发重誓以祈人相信,形容态度坚决),“嘻嘻豁豁”(举止轻浮,行为不踏实),“空嘴哺舌”(空口无凭,空话连篇,缺乏实际作为),“喝起喝倒”(教人做这做那,自充老大),“无鼻无目”(不识时务,不懂分寸),“紧骹捷手”(手脚勤快,做事利索),“臭头厚药”(方法虽多,却无实效)。这些成语的使用率极高,大凡闽南人几乎没有不理解的。
语词的变通性
缺乏书面语的闽南话,其成语也因地域影响,表现出不规范性。即在方言区的不同话语点,同一意思的成语可能在选词、读音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区域间的交际,彼此仍能理解对方所说成语的含义。我们把意思相同而选词部分不同的成语叫做同义异形成语。例如:形容方法不对头,无济于事,泉州说“差牛缉马”,厦门说“使牛缉马”;专找别人的不是,泉州叫“生空生缝”,厦门叫“生空挖缝”;形容搔首弄姿,泉州叫“挽头折脰”,厦门叫“摇头拌耳”。就泉州话内部比较,也有选词差异。例如,形容牵肠挂肚,忧心忡忡,鲤城说“操心憋腹”,安溪说“烦心憋腹”;指人装疯卖傻,言行不严肃,鲤城说“假痟渌癫”,安溪说“假痟假癫”;表示毫无指望,不再追求,鲤城说“死心煞肺”,安溪说“死肠烂肚”。
闽南话成语经过长期积累,数量相当可观。我曾在2008年出版的《泉州方言研究》第三章中,选取500条成语(不含从普通话译音而来的成语)加以诠释;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一一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