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加减法”丨建筑行业:“一加一减”看变化

2022-06-16 08:53:09 - 央视

今天的绿色中国“加减法”我们来关注建筑行业。数据显示,全国建筑行业上下游加起来的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重超过50%。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建材生产和建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近几年,我国在城乡建设领域扩大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推动绿色建材发展。接下来,我们就通过数据分析,在“一加一减”当中看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是如何越来越低碳的。

绿色中国“加减法”丨建筑行业:“一加一减”看变化

85亿平方米,这是我国目前累计建成的绿色建筑面积。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400万平方米,增长至20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了84%。按计划,到了2025年,这个比例要达到100%。

绿色中国“加减法”丨建筑行业:“一加一减”看变化

17亿平方米,这是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成面积。截至2021年底,北方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大部分已完成,改造惠及居民超过2400万户,改造后室内温度普遍提高3-5摄氏度,室内舒适度显著改善。

绿色中国“加减法”丨建筑行业:“一加一减”看变化

减排230万吨:截至2021年,全国累计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2.95亿平方米,由此每年可节约标煤115万吨,实现碳减排230万吨。

秉承绿色建筑理念城市建筑成湿地邻居

在我们的印象中,湿地公园静谧优美,商业园区喧哗热闹,两者之间似乎应该离得越远越好。可是在浙江杭州,一个商业园区成了“城市绿肺”西溪湿地的邻居。不仅如此,他们之间还相得益彰,一起来看报道。

绿色中国“加减法”丨建筑行业:“一加一减”看变化

这个像“城市印章”一般的园区,距离国家西溪湿地公园只有500米,处处可见的绿色建筑理念,整个园区成为辐射周边的城市公园,全国各地前来考察的团队已经有320多个批次。

中国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云:每天到了早上都会迎接很多的来晨练,包括来垂钓,甚至来把我们这个项目变成一个公园式景观的网红打卡点。

为了让现代建筑与生态湿地融合在一起,建设方想了很多办法,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让建筑更加绿色低碳。

中国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云:我们运用了包括外立面遮阳、电动面外遮阳、地源热泵、索乐图日光照明等将近十余项绿建技术。可以将建筑的辐射的热降低50%以上。

正因为坚持了绿色理念,这座建筑成为中国首个“联合国SUC可持续社区国际交流实践基地”,还被评为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这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最高级别,必须达到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使用、节水与水资源使用等六类目标。这让前来入驻租房的企业络绎不绝,甚至是“一房难求”。

“西溪首座”租户虞倩雯:租金来说相对来说会高一些,但是这个性价比的话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本身园区内的环境,绿化造景都做得非常好,也是让人非常轻松的。

记者探访绿色节能建筑

一个绿色园区,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可观。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个新名词——装配式建筑。这种在工厂加工好构件,在施工现场像搭积木一样拼装,标准化设计、智能化应用的装配式建筑,正在成为行业的新代表。

不仅如此,应用到建筑当中的新技术越来越多,它们是怎么帮助建筑做到绿色节能的呢,我们的记者带您去感受一下。

绿色中国“加减法”丨建筑行业:“一加一减”看变化

总台央视记者古峻岭:随着最后一个模块化厢房的吊装入位,标志着这个全国最高最大的模块化建筑北京亦庄蓝领公寓项目主体构架正式封顶。

这个位于北京南六环的模块化装配式项目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规模相当于一个中型社区。记者看到整个施工现场非常整洁清爽,耳中也听不到普通工地嘈杂的施工噪声。一个个在工厂里工业化生产出来的整体厢房像搭积木一样吊装在一起,不仅有居室、卫生间,就连室内装修、电路、排水系统都一应俱全。像这个规模的项目,整体工期仅需要6个月就能完工,而传统建筑方式一般都需要2年左右。

中建科技北京蓝领公寓项目执行经理李志鹏:在节水方面大约相比传统建筑能节约50%以上。节地方面基本上比传统建筑要少用地三分之一以上。

和装配式建筑的节能环保相比,位于深圳的全球首个“光储直柔”建筑不但节能,还可以赋能。在这个4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屋顶,铺设了大量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除了可以为建筑本身供电,还将多余电量储备起来,同时把直流输电、柔性用电等关键技术整合利用,实现建筑节能低碳运转,使每栋建筑都成为绿色“发电厂”。和其他建筑相比,“光储直柔”建筑可减少碳排放50%以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江亿:“光储直柔”给建筑赋予的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它灵活用能,柔性用电。建筑的功能就变成三个功能了,一个是能源消费者,第二是能源生产者,第三是能源电力的调蓄者。

专家所说的调蓄者,就是如果成千上万的“光储直柔”建筑物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个虚拟电厂,它可以帮助市政大电网有效调节平抑用电需求的峰谷,减少电网压力的同时,也能大幅节能降耗。

中建科技双碳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齐贺:从能源结构来说,建筑能耗占咱们国家能耗的大概30%-40%,让每一栋建筑都能自己发出绿色的电力来自给自足,那这样的话就等于是给我们国家的绿色电力占比一下就提高了百分之三四十。也就是给我们“双碳”的战略,碳中和的目标贡献了百分之三四十的力量。

建材技术创新节能效率世界领先

水泥、玻璃这些建筑材料,曾经是高耗能产业的代表。然而,随着近年来建材行业不断技术创新,开展了大量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我国的建材生产工艺,特别是节能效率已经是世界领先。

绿色中国“加减法”丨建筑行业:“一加一减”看变化

在陕西铜川冀东水泥厂,一条智能化万吨熟料生产线上个月刚刚完成从原燃材料进场到成品出厂全流程智能化运行。通过业内首个多数据融合的数字孪生工厂,实时分析生产、安全、节能、降耗数据,实现了综合能耗优化20%,有组织污染物超低排放,固体废物100%回用,废水零排放。

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王郁涛:通过智能化的推广应用,我们最先进的万吨生产线水泥熟料综合能耗达到了94公斤,比“十三五”初期的平均水平降低了16.3%,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除了水泥,在城市的中心,越来越多的大厦都采用了玻璃幕墙。在安徽蚌埠的这个世界单体规模最大薄膜光伏建筑,充分利用自主研发的铜铟镓硒和碲化镉发电玻璃取代了大部分外墙材料和屋顶材料,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即使是多云或阴天等弱光情况下,依然可以有效进行光电转换,可以说是“有光就有电”。

仅这一栋建筑,每年可发电超1100万千瓦时,节约燃煤约47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6万吨。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大幅降低了工业能耗指标,使夏季厂房内工作环境温度下降约4-6摄氏度,同时还降低了建筑屋顶的维修费用和用电成本、延长了防水层寿命,实现了从“高能耗向低能耗、正能耗”转变。

(总台央视记者张勤王琰天雷峻岭杨潇毅杰张昊邵帅高珧茜茜沿青穆亮深圳台三峡传媒忠灿)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