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浦东这里,了解“电影之城”的前世今生
转自:上观新闻
随着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拉开帷幕,浦江两岸市民共赴光影之约、同赏城市之美,也让初夏的上海文旅消费市场满满电影味。
6月15日下午,“海上梦影——良友电影之旅”展在联洋广场揭幕。该展选择《良友》画报中的代表性高清图像,全景式呈现1920-1930年代上海电影工业的高度繁荣状况,彰显海派文化恒久不衰的魅力,吸引市民游客走进上海这座“电影之城”的前世今生。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百余年时光浸染,让这座城市长期领风气之先。参观本次展览时,观众仿佛感受了一回100年前电影迷的“追星体验”——阮玲玉、胡蝶、白杨……这些1920-1930年代红遍上海影坛、其影响力绵延至今的电影明星,全都曾登上过《良友》画报的封面。
据悉,《良友》是20年代亚洲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综合画报之一,其对摄影、艺术、文学、体育等多元内容的精彩呈现,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引领了时尚潮流。《良友》画报创刊于1926年,第一期封面是一幅套色照像———一个手捧鲜花、笑靥迎人的少女,这就是日后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
以电影明星为展览的吸睛点,整个展陈空间被分成三个部分,分别为:“摩登时代”“繁花绽放”“电影内外”。“摩登时代”侧重于上海对于国外电影的引进以及因电影业产生的城市景观;“繁花绽放”聚焦中国本土电影演员及其作品;“电影内外”则呈现电影业明星与影片之外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一张张摇曳多姿的封面,还是画报内的多角度表达,《良友》画报中的电影图像,都具有穿透时光的美感。
展览开幕式上,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汤惟杰带来了主题为“都市视野中的早期上海电影”的分享会,畅谈了电影在上海的城市发展的历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对海派文化和上海市民生活的重要影响。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前《良友》杂志主编胡新亮,沪上著名作家董鸣亭、施珏也一同参与了这场关于“海派文化与城市风貌”的文化对谈。
“这两天,上海的影迷们正在沉浸在一个巨大的节日欢乐中,就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汤惟杰表示,与电影节同步推出的“海上梦影——良友电影之旅”展,实际上正是重温了上海100年来与电影的不解之缘。
本次展览同时也是联洋广场今年海派文化系列主题活动的第二场大型活动,也是首个落地展。联洋广场通过商业与文化艺术的相互融合,努力打造有情感、有内容、可共鸣的社区商业样本。胡新亮认为:“展览能够落地联洋国际社区,本身也和海派文化开放的气质密切相连。”“女性群体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心情’。上海之所以能够拥有‘时尚之都’的美称,在海派文化的传承过程中,离不开上海女性的优秀代表。”董鸣亭表示,《良友》对女性魅力和社会地位的肯定,贯穿在整本杂志中,这正是它经久不衰,青春常驻的秘诀之一。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