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2024-06-16 22:49:25 - 新浪财经头条

来源:商业人物

匠人手作·艺术字画·日用生活良品

1924年,一位少女怀抱着对理想的追寻,同她日后的爱人,飘洋过海,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然而一个婉言的拒绝,令少女怅然若失——宾大建筑系不招收女学,他们认为其中有些课程不适宜女性。然而,她并未放弃,几经辗转,她决定走“曲线救国”的路线,进入美术系,选修建筑系所能选修的所有课程。

2024年,她的外孙女,替她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手中,接过了那份迟到近百年的建筑学位证书。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这位少女就是林徽因。她用不懈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成就,向世界证明了她是当之无愧的建筑师,是当之无愧的诗人。

林徽因,一个名字,承载着多重意义和角色。她的生命虽然短暂,却犹如一部绚烂的史诗,焕发着诗人的浪漫,彰显着建筑学家的严谨。她美丽的容颜和动人的风采,至今令人无法忘怀。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今天,我们向您隆重推荐用建筑家的眼睛、诗人的心灵凝造的《林徽因诗集》。

林徽因先生对自己的作品非常珍视,即使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也将诗稿带在身边。她曾有过几次将自己作品结集出版的计划,但由于主客观种种原因,在其生前始终未能如愿。直到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才郑重推出了第一本林徽因的作品集——《林徽因诗集》。林徽因的挚友沈从文先生在病中亲笔为该书题写书名。

此次推出的《林徽因诗集》,采用布面刷金边工艺,精准复刻第一版诗集的内容和封面,力求还原时代风貌。一册在手,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情的浪漫年代。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我们还推出经典《梁思成画集》,与《林徽因诗集》相呼应。同样采用布面刷银边工艺,力图使每一幅手稿得以完美再现梁先生的大家风采。

这本影集精选林徽因照片36张,其中有部分此前从未公开发表。可以在欣赏照片后将其单独插入配备的定制影集中。照片背面为纪念影集限定编号。

诗集、画集、影集三本尺寸相同,专属函套定制套装,三本整整齐齐,精雅可爱,值得收藏。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除此之外,另还有林徽因经典藏书票等你收藏!诗人的浪漫、建筑学家的严谨完美结合,让我们一同借此机会审视她美丽的容颜和动人的风采。林徽因诞辰120周年限量纪念藏书票,用印钞技术印刷,并带有荧光效果,每张藏书票独一无二的编码,收藏价值拉满!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随书附赠菩提叶书签:这是一枚林徽因生前珍藏、保存至今的菩提叶。林徽因对其非常珍爱,还特别写有一首小诗—《题剔空菩提叶》。这首诗就收录在《林徽因诗集》中。今天,我们以此为原型制作了一枚纸书签送给大家,与精美的诗集搭配,可谓相得益彰。

《林徽因纪念套装》▼

限时特惠价¥198(定价 ¥298)

2024年6月16日23:59特惠结束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温柔细腻,坚毅执着

林徽因以在文学和建筑领域的卓越成就而闻名于世。她的诗清新纯净,常用隽永的文字刻下瞬间的体悟和感受。这种诗风,与她的生命体验不无关系。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1904年,她出生于福建的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相当良好的教育,而她文学艺术的禀赋也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1920年,她随父赴英,在那里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也是在英国,她与她一生的追求和理想相遇——成为一名建筑师。

几年后,按着理想的计划,她来到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然而,只因女性性别,她被拒之于建筑系大门之外。她没有放弃,不能进建筑系,就选择美术系,同时选修建筑系的课程。她有她的毅力和恒心。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1928年,她与梁思成结为连理,返回祖国。

回国后,林徽因开始了在文学和建筑学领域的艰辛探索。她发表了新诗和小说,为中国当时的文坛输入了新鲜血液;她同梁思成一道在荒郊野外进行艰苦的古建筑调查,发表了中国建筑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抗战期间,她拖着残病之躯,坚持在学术领域不懈耕耘。

“春蚕到死丝方尽”,新中国诞生后,她将最后的光和热献给了挚爱的祖国,全身心投入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她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领域的栋梁之材。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这样美好的生命,在1955年凋零。4月1日,林徽因与世长辞,享年51岁。

《林徽因纪念套装》▼

限时特惠价¥198(定价 ¥298)

2024年6月16日23:59特惠结束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众志成城,协力重现经典

她是当时文化沙龙的倡导者;

她是保存至今的中国最早的唐构之一佛光寺的重要发现者;

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

即使相隔世纪,仍旧有这么多人挂念她,这样的怀想才足够使人相信:“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黎明老师。特邀国内资深胶片摄影艺术家,采用传统的黑白银盐影像制作工艺,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影像作品收藏的主流工艺,经过标准严谨的冲洗工艺,处于合适的收藏环境,并使用世界公认的百合收藏级相纸制作,作品可保存百年以上。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林徽因先生对自己的作品非常珍视,即使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也将诗稿带在身边。她曾有过几次将自己作品结集出版的计划,但由于主客观种种原因,在其生前始终未能如愿。直到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才郑重推出了第一本林徽因的作品集--《林徽因诗集》。林徽因的挚友沈从文先生在病中亲笔为该书题写书名。

《林徽因纪念套装》▼

限时特惠价¥198(定价 ¥298)

2024年6月16日23:59特惠结束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艺术通才,援引建筑入诗

林徽因对于各种艺术门类的融会贯通,使得她在她的新诗创作中,时常表现出一种“建筑感”。

当然,她将各种灵巧、有诗韵的建筑及其部件引入诗作,但她诗的“建筑感”,其实是指她独特的新诗格律、诗歌结构。

坚毅女性力量,清新细腻诗风,宏伟建筑设计,体认林徽因在历史中的悲欢

就以这首《山中一个夏夜》为例。

相信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的夏夜,它静谧深沉,却生机勃勃。这首诗描述的便是诗人在夏夜的一种幽微、不易察觉的感受。

深、黑、暗,但些许亮;

静、轻、寂,但有声响。

在前两段对于夏夜的描述中,诗人所用的手法充分体现了建筑中的对称美,对比美,如同渔火闪烁、万籁俱寂的古典意境。

但林徽因作为一个现代人,不可能只是沿袭古人意境,现代的是什么呢?

是谁在听、在看?是“我”在。把一个让人不动声色地写出。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藏”的方法。

要是不注意,或者不认为这首诗中有“人”的存在,看到下面便理解了:“四角里模糊”,是什么四角?怎会模糊?其实是眼睛发困,这样的写法非常厉害。特意在模糊前换行,增加读者对诗句的感受时间,似乎读者的四角也渐渐模糊起来,这一做法几乎是炫耀自己的诗才——你看我这句写的怎么样?

第一节静,第二节动态起来,第三节重新安静下来。这样的结构就非常的“新月派”,几乎和《再别康桥》异曲同工了。但作为建筑学家的林徽因会在第三节中,把诗情带入更加浩渺处,如同登高临远,看似是回到了静,其实是“更上一层楼”,与第一节的静完全不同的感受:将夜的寂静引入一种宗教的崇高里。

幽馥、布漫都是与“香”搭配,这样就做到把虔诚比做气味,一种对于夜的寂静的宗教感扩散在生命里、夜空中的感觉。诗人的“诉祷”和“期待”,使人相信暗与深的过后,有着某种值得等待的事物。

在一个静谧的夏夜里,伴随着微汗与曝露在外的肌肤,生命与希冀如同暗香般涌动弥散,在无声中触及宇宙的边际,最终让梦与夜共同奏鸣人类对于美好的期待和盼望。

她是如此地擅长撷取瞬间的感动,请允许我们也撷取她生命的片段,把这些镶嵌进永恒里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