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南网船会

2024-07-16 07:00:54 - 媒体滚动

转自:嘉兴日报

诞生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江南网船会

文/图秀洲区传媒中心秀洲区档案馆

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江南网船会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有秀洲区首个也是唯一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

作为原生态的江南民俗和流淌着的运河文化样本,诞生于浙北古镇王江泾的江南网船会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江南地区独特的水上庙会和“渔民狂欢节”,更是国内罕见的水上民俗盛会。

江南网船会,又称刘王庙庙会。由于来赶庙会的船只,大部分是江南水泽中渔民捕鱼的丝网船,因此被称为网船会。又由于此项活动是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的渔民、船民自发参与的,又称之为江南网船会。

网船会的主角是一位被尊奉为刘王的神明。据传,元末江浙一带蝗虫成灾,时任江淮指挥的刘承忠看到招贤榜,便揭榜奔赴嘉兴,领兵和当地民众一起扑灭蝗虫。虽然蝗虫灭绝了,但是由于田荒,百姓没有东西吃,于是刘承忠又带领老百姓下湖捕鱼捉虾,因不识水性,溺死在莲泗荡中。当地百姓被他的品德感动,就塑像祭祀,沿为习俗。

清末民初,网船会极一时之盛,规模之大令人瞠目。清光绪年间的《点石斋画报》有一幅直接反映网船会的图画,云“远近赴会者扁舟巨舰不下四五千艘,长虹桥自庙前十余里内排泊如鳞”。细看画面,河中央,小舟巨舰,百舸争流;两岸边,人头攒动,观者如蚁。而有文字记载的民国三十六年刘王庙庙会,据说有“十八万三千之多的猪头献上神座”,高高竖着桅杆的大船有八百余艘,轮船二十四艘,其他汉口船三艘,青岛和香港来的船各一艘,其余小网船和民船更不知凡几”。民国三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的庙会,记载有“五十万人虔诚顶礼”,敬献给刘王的纱帽“价值黄金六两”,可见民间对这一庙会的重视程度。

2009年,秀洲区王江泾镇政府举办第一届“江南网船会——流淌着的运河民俗”文化节。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一民间自发组织的“水上庙会”逐渐转变为政府主导的大型民俗活动。

文化节前后持续一周左右,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各地渔民、船民自发表演宝卷、神歌、龙舞、狮舞、莲湘、挑花篮、荡湖船、高跷、清音班、抬轿、腰鼓、戏文、踏白船等原生态民间艺术。

“这是我们家老祖先传下来的民俗,从我爷爷辈开始,甚至更早之前就有了。”来自苏州一支舞龙队的成员劳文晟表示,“小时候跟着父母坐船来,现在船少了,我们就开车来,争取把这样有历史意义的非遗民俗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为了保护好江南网船会这一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景观,王江泾镇先后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了莲泗荡大道、刘公塔、九曲廊桥、刘王殿、演艺广场,扩建了停车场,迁建了娘舅庙,改造了400米景观河堤等基础设施和部分景观景点,同时在莲泗荡风景区建起了江南水乡首个渔俗文化博物馆。

2011年,网船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浙江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第一张登记编号证书在莲泗荡刘王庙发放。2016年4月,莲泗荡刘王庙又迎来浙江省首个民间信仰文化研究基地落户。这些都为江南网船会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动力。

截至2023年,秀洲区已成功举办11届中国江南网船会,“国内唯一的水上庙会”品牌更加响亮,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都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

来自秀洲区油车港镇的渔民钱晓莉每年都会和丈夫一起来赶庙会。她表示,参加“网船会”已经成了习惯,这是传统也是传承。每次看到现场人山人海,就会十分激动。

纵观这十几年的中国江南网船会活动,不难发现,原生态的网船会在继承和发展中融入了许多文化旅游元素。2010年,王江泾运河旅游研讨会、“同一镜头——走进中国江南网船会”摄影报道、中国江南网船会民俗风情摄影大赛等活动相继开展;2019年,与江南网船会同步举办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投资推介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投资商、营运商,现场签约10个旅游投资产业项目,总签约额达32亿元;在2023中国江南网船会期间,主办方还开展了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发展研讨会,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下一步发展规划、建设重心等相关事宜进行研讨。

充分发挥江南网船会品牌优势,秀洲正以嘉兴运河文化省级旅游度假区为核心,推动集历史古迹、田园风光、湿地湖荡、水乡古镇于一体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全力做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进一步彰显“秀水泱泱”的生态底色和“民风民俗”的人文成色,真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生活、焕发时代活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