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黄河网评:让保护合力更强,让文化记忆更长久

2024-07-16 11:01:55 - 黄河新闻网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山西省共登记认定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约占全国76.67万处的7%,在全国排名第四,其中,低级别文物总量占比达到了94%。一直以来,山西的文物保护结构如同一座金字塔,除“塔尖”的几百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大量的低级别文物散落在乡间田野、寻常巷陌,散发着历史的芬芳,留存着文化的记忆。我们要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让保护合力更强,让历史更具芬芳,让文化记忆更长久。

要在政策举措上再发力,让保护合力更强。政策是管根本、管长远、管全局的,具有导向性的作用。从出台《山西省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了文物保护各级各部门责任;到制定《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办法》《山西省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等,凝聚部门合力保护文物;再到印发《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以认领认养文物建筑为主要内容的“巨手擎”项目,我省加大对文物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底,山西省累计认领认养文物建筑473处,依托多种基金平台募集抢险救灾资金和社会公益捐助资金共2800余万元对低级别文物实施抢险修缮。今后,我们要在政策举措上再发力,争取再推出一批文物保护的改革创新举措和创新性制度成果,建立多元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解决好有人干事、有钱办事的问题,充分激发调动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激情,让文物得到更多的“阳光雨露”,保护合力更强。

要在科技创新上再发力,让历史更具芬芳。文物是凝固的时间,用好科技手段,可以让文物“说话”,让沉淀的时光重新流淌,让历史更具芬芳。从2023年起,省财政每年单列2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项目一期在长治市和晋城市完成了41处低级别文物的勘察工作和308座古建筑、3225.04平方米壁画、6尊彩塑、43.63平方米悬塑的数据信息采集工作,为我省实施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探索了新路。今后,我们要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新要求,切实提升文物科技创新水平,在科技创新上再发力,组织开展低级别文物灾害因素分析评估、保护材料及工艺研究和病害成因及治理等技术攻关,研发文物建筑防雨雪等保护装备,开展重要濒危文物数字化采集,真正实现为低级别文物古建“遮风挡雨”。要加强文物保护科技平台和文物资源数据库建设,强化文物保护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规划建设一批反映山西文物特色的专题博物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等,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动”起来,让观众喜欢看、看得懂,加强观众与文物互动,使古老文物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让历史更具芬芳。

要在活化利用上再发力,让文化记忆更长久。传承是为了更好发展,发展才能更好传承。当下,“文博热”持续、“文创风”劲吹,走进博物馆日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热门展览一票难求,文创产品供不应求。在山西省,孝义市梁上庄村通过修缮清代关帝庙内古建筑,让沉睡的文物资源“活”起来;阳泉市对已有140余年历史的义学堂进行开发利用,建设成为“示范儿童之家”,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大门;永济市的尧王台景区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山水资源,精心打造了尧帝文化博览区、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区等多个特色区域,形成了一条台地自然观光带,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还成为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理想基地。今后,我们要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在活化利用上再发力,依托国宝级文物、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要节点、考古遗址公园等开展活化利用试点,加强对山西省重点文化遗产的梳理、研究与阐释,以多种形式讲好山西历史文化故事,加快推进推动文物与文化旅游、会展服务等有关产业深度融合,以更多元、更生动、更活泼的方式展现文物的魅力,不断拓展人们感知文化的渠道和深度,更好传承文明薪火,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走入百姓生活。让文化记忆更长久。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在三晋,历史文化遗产如繁星般点缀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从云冈石窟的雄伟壮丽,到晋祠的庄重古朴,再到平遥古城的厚重历史,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当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山西省开展。相信,随着普查工作的深入,我们一定能广泛凝聚起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和力量,在政策举措上再发力,在科技创新上再发力,在活化利用上再发力,守护好、利用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张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