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新场景新职业、提升全民“AI协作力” 深圳市政协委员建言“AI焦虑”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思琦深圳报道
从八个区产业主管部门一同赴京招商,到专项行动方案、十个“集聚区”接连发布,近两周,深圳在AI领域动作频频,剑指AI“先锋城市”。
产业疾驰,也引起人文层面的更多审视与反思。AI的模仿能力是否等同于创造力?AI在文化创意、文学与艺术创作中运用的边界在哪里?AI如何与文化产业更好结合?8月14日,一场以“人工智能的文化思考”为主题的“深聊会”在深圳市政协举行。
与会政协委员与专家学者提出,AI作为一种先进工具,可以成为文化创意的源泉。深圳在“AI+设计”“AI+教育”“AI+文旅”等领域已有许多实践,登陆全国多地展演的原创舞剧《深AI你》就是典例。
同时,面对AI对人类体力和脑力的不断替代,一方面应通过教育手段提升“AI协作力”,即人与AI协作高效完成更复杂任务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关注社会分工和资源分配问题,通过开发新的工作岗位、开展技术培训,为被替代的人群提供重新就业的机会和上升通道。
AI+设计、AI+文旅等场景可期
北京、上海、成都……去年以来,国内首部AI题材舞剧作品《深AI你》从深圳出发,登上越来越多舞台。舞剧运用机器人、裸眼3D、高科技屏等极具“深圳特色”的科技元素,探讨了人类与AI陪伴之间的温暖与情感困境。
《深AI你》是AI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深聊会上,深圳市政协委员、宝安区文体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汪小兰提到,近期筹办第五届宝安文创设计大赛时,参评作品就出现了不少AI生成作品。评选专家达成共识,鼓励设计师以AI为工具,更好地表达其情感以及对文化的理解。边界在于,AI应起到辅助作用而非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AI可以生成新的艺术作品和音乐,但这些作品往往只是基于算法和模式匹配,对已知样式和图像的变异,并未涉及真正的创新创造。”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封昌红认为。
封昌红提出,人类创造力的产生需要情感、主观体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理解以及明确的目的性,这些都是AI所不具备的。目前来看,AI之于设计师可承担三种角色,一是作为辅助者,辅助人类进行信息处理;二是作为生产者,借助智能生成,精准高效进行内容“工业化”生成;三是作为协作者,实现组合创新,探索多模态交互。
7月底,《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提出将深化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尤在教育、医疗、智慧城市、科研、制造、现代时尚、游戏动漫、文旅等领域,鼓励企业联合研发行业大模型,形成一批AI深度应用案例。
在工业设计领域,封昌红透露,国内首个基于MaaS架构自研的多模态AI设计大模型正在研发中,将发展全球网络协同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等新模式,为深圳“设计之都”赋能。
在文旅领域,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霞提到,虚拟数字人在提供沉浸式交互的特色文旅体验方面已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虚拟数智人“艾雯雯”和“仝古今”,以及青岛城市推荐官数字人“青岛小嫚”,都是虚拟数字人在文旅领域的成功案例。在深圳,从AI数字人主播到AI城市形象片制作,AI也逐步渗透到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
刘洪霞建议,下一步深圳可探索建立文旅数据库,与全国乃至全世界联动,推出有深圳个性特点的数字人作为深圳的文旅大使;利用AI打造深圳精品故事,“一部剧带火一座城”,让影视IP与文旅资源双向奔赴。同时,相关部门应着重培养公众的数字思维意识和数字行为能力,推动消费者数字素养的提升,以适应数字文体旅游的发展。
提升“AI协作力”
“对任何职业来讲,不是说AI会取代人,而是能与AI协作的人会取代不跟AI协作的人。”深圳市政协常委、码隆科技董事长兼CEO黄鼎隆认为。
从ChatGPT到Sora,近几年,AI工具的飞速进化、对越来越多重复性工作的取代,让不少人陷入“饭碗不保”的恐惧。
黄鼎隆举例道,AI最先取代的往往是仅持有以前的绘画技能,但不具备AI协作能力的设计师。他建议,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当下,深圳也要着手提升全民的“AI协作力”,即人与AI协作完成更复杂任务的能力,尤其要“从娃娃抓起”,探索将AI技能融入中小学教育中。
近期,因百度“萝卜快跑”在武汉的大规模投放,AI取代人工的探讨尤为集中在网约车行业,广大网约车司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
“有些人认为岗位数量是固定的,一旦被替代就没有空间了,其实完全不是。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文化行业,还是各个实体企业,AI能替代的工作只是很小一部分,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可开发的岗位空间还很大。”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常务副院长丁宁谈到,新兴技术替代部分传统岗位,这是一个必然趋势,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会分工和资源分配,即被替代后是否有新的岗位被开发出来、是否仍有职业的上升通道。
例如,无人驾驶技术的推广正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如维护和监控无人驾驶车队、软件和硬件维护等。网约车司机若有机会接受新技术培训,转型为无人驾驶相关服务人员也是一个可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