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工业投资领跑,投资进一步发力

2024-08-16 18:52:59 - 华夏时报

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工业投资领跑,投资进一步发力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北京报道

7月,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继续拉动投资规模扩大。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比上月有所回落,主要是极端强降水和高温天气影响了建筑施工。但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撑下,1—7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3%,增速继续领先于其他分项。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对整体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7%。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0.9%,增速领先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7月,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其中,7月22日央行打出降息组合拳;7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文,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这意味着伴随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8月经济增长动能有上行趋势。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改造的政策进一步落地,对下半年制造业投资仍有支撑,但金融数据偏弱预示着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或继续小幅放缓。”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在解读数据时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制造业投资亮点频出

单从投资来看,由于天气影响,7月投资增速不尽如人意,但是总体上保持了规模扩大、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

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9%,制造业投资增长9.3%,都快于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

从分项上看,“两重”建设项目提速建设,短板领域、薄弱环节、新赛道新领域投资增势良好。数据显示,1—7月份,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同比增速分别为23.8%、8.2%,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8.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23.8%,交通运输业和水利业成为基建边际提速的重要支撑,随着项目持续推进,投资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央财政支出及其带动的中央基建投资明显好于地方基建投资,上半年中央财政支出增速为9.6%,远高于地方财政支出增速的0.6%,1—7月中央支出相关的铁路、水利投资累计同比高达17.2%和28.9%。”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这些重大项目建设也成为拉动投资的“主力军”。1—7月份,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6%,拉动全部投资增长4.1个百分点。

同时,广义基建投资增速有所回升。从广义口径下的基建投资来看,增速从7.7%上升至8.1%,这主要得益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的持续高增长。在市场人士看来,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上行,表明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下,相关重大项目投资在快速落地。

一个亮点是,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持续领跑。

1—7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5.7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2.2%,比上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5.8%,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0.7%,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增长9.3%,制造业投资支撑因素继续增强。

特别是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1—7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4%,高于全部投资6.8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了9.7%和11.9%。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0%,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0.7%;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0.9%,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快于全部投资7.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对此表示,当前,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发展向好,7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比上个月加快1.2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2.6%和9%。智能绿色新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比如虚拟现实设备产品产量增长55.7%,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41.6%,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7.8%,充电桩产量增长34.9%。

政策全力加码

值得一提的是,7月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全面发力,其中,7月22日央行打出降息组合拳,7月2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文,安排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两新”。不过,这些政策措施主要在7月下旬推出,对当月经济运行整体影响较为有限。这也意味着伴随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8月经济增长动能有上行趋势。

市场人士表示,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强调“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这表明下半年稳增长的关键是有效提振内需,特别是在下半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可能减弱的背景下。

罗志恒表示,要通过国债转贷地方、政策性金融机构解决部分地方债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等方式尽快解决地方财政压力和地方政府的应急状态。

“向前展望,我们预计随着地方专项债发行提速、7月特殊天气因素的消退,8月基建投资和实物量均有望进一步改善。”张文朗表示。

据了解,目前“两重”“两新”等重大举措正在加快推进,未来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2023年政府增发国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将持续释放。同时,企业效益的逐步改善也有利于民间投资意愿和能力的不断恢复。总的看,下阶段投资对稳定增长、优化供给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罗志恒建议,下一步,宏观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快全面落实已确定的政策举措,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财政政策方面,可考虑追加赤字增发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优化“化债”举措;货币政策方面,可以进一步降准降息、积极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房地产政策方面,有必要继续放松限购、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收储的支持力度、出让优质地块等。

责任编辑:徐芸茜主编:公培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