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一招”在基层】这就是凯里!为40多个孩子增加一个公交站

2024-09-16 20:22:01 - 多彩贵州网

开栏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绘就改革蓝图,“七个聚焦”引领新征程。多彩贵州网记者深入基层开展蹲点调研采访活动,用镜头捕捉改革路上的生动瞬间,以笔触细腻描绘变革的清晰脉络。聚焦改革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改革样本背后的经验,与广大网友共同见证“关键一招”在贵州基层的生动实践与成效。

【“关键一招”在基层】这就是凯里!为40多个孩子增加一个公交站

公交站也放寒暑假,因为它专为40多个学生开设;

蔬菜瓜果,不需要村民送往市里的农贸市场。一趟网约车,就将它们直接交到商贩手里;

公交施行无人售票后,众多女性售票员转岗成司机,她们在新的领域干得游刃有余活得自在漂亮……

2023年8月底,凯里市成为28个“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之一。一年来,凯里公共交通持续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出行需求”上创新发力。

【“关键一招”在基层】这就是凯里!为40多个孩子增加一个公交站

城乡:一个有寒暑假的公交站

7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2023年9月,凯里市万潮镇盐井村的盐井小学并入凯里市第二十小学。这7公里,是盐井村40多个孩子的上学路。

但这7公里,没有公交车。

要么,孩子们到3.3公里外的香炉山南城门坐公交;要么,靠家长骑电动车接送。无论哪种方式,都不太安全。

村民们想,要是公交能开到村里就好了。

【“关键一招”在基层】这就是凯里!为40多个孩子增加一个公交站

今年,陆续有村民把这一想法告诉村支书。4月中旬,村支书把“申请开通公交车”的短信,发给了一个在凯里市工作的人。善心传递之下,短信辗转到了市交通运输发展中心主任冯镜钢的手机里。

民有所呼。很快,凯里市的交通运输局、公交公司、应急管理局、交警队等部门联合实地调研。

“有部分路段的路况不太好,存在安全隐患。”冯镜钢说,发现问题,那就解决问题。很快,安装防护栏的方案迅速通过并得到落实。

5路公交原本就经过香炉山南城门。每天早上7点20分,5路公交司机到达盐井村。之后时段,原行驶站点不变。下午6点,公交从学校站点出发,送孩子们回村。周末及寒暑假,不在盐井村站点停靠。

4月28日,“关于5路公交分时优化调整至盐井村”的请示上报至凯里市政府,获批复同意。

【“关键一招”在基层】这就是凯里!为40多个孩子增加一个公交站

4月30日,5路公交按定时运营时间开到盐井村。

王鲁黔是那天的司机。他至今记得,孩子们早早在站点候着。车门一开,自觉排队上车。

“孩子们在车上唱起了歌,高兴得很。”王鲁黔说。

通车后,对村民和孩子来说,这7公里的路,一下子变得很近,很近。

定制:蔬菜“自行”搭车去市场

一条专线,架通城乡。

今年,在凯里市交通运输局的支持下,贵州清白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哆达达约车)开通一条试运行的农运线路,从下司镇到凯里市,配16辆网约车。

下司镇距离凯里市区20多公里,周边村民到市里的农贸市场去卖菜可以坐公交,但公交上乘客很多,且需挑着菜走一段路。

于是,网约车在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

【“关键一招”在基层】这就是凯里!为40多个孩子增加一个公交站

起初,车费每人收6元,公司根据乘车人数每人补助司机5元。后因运输成本等原因,按路途长短不同,涨到8元至12元,且司机的补助继续有效。

“我们平台是试点,价格比较优惠。虽然现在只有16辆车,但我们看好农村网约车的市场前景。”贵州清白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毅说,运营模式成熟后,将向其他村推广。

村民通过小程序下单。这段时间来,每天早上7点,网约车司机谢冰到达下司镇沙飘村。装上村民现摘的玉米、辣椒等赶往凯里农贸市场。有村民不会用小程序,便直接给谢冰打手机。

“司机上门接,车费8元左右,划算。”一般情况,一辆车坐3名村民,大家把农产品装进后备箱就行。

值得一提的是,村民也可以不上车,将蔬菜瓜果放至网约车,到达农贸市场后,商贩直接来取。

“村民很淳朴,经常给我们塞蔬菜瓜果。你不要,他们还假装生气。”忙起来的时候,谢冰一天要跑7个来回。

改革:当公交无需售票员……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交的变迁折射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上世纪出生的人习惯于售票员的找零等工作时,部分00后对于这一工种却可能比较陌生。

随着公交智能化发展,无人售票的普及,售票员的岗位逐渐被机器取代。

那,之前的售票员怎么办?

杨婷遭遇这一考验,是在2009年。当时,她21岁。

才当一年售票员就面临失业,杨婷懵了。

摆在她和售票员同事面前有两个选择:当保洁员或学开车成为公交司机。

【“关键一招”在基层】这就是凯里!为40多个孩子增加一个公交站

“年轻,最不缺的就是勇气。不就是开车嘛,有什么难的。”时至今日,回想起15年前的决定,杨婷依然觉得当初那个女孩,既酷又勇敢。

彼时的杨婷连小轿车都不会开,却要努力操控一个长10米高3米的大家伙。

学车时光,杨婷记忆犹新:第一次摸方向盘,手心出汗;第一次行驶,下车后腿都软了;还有好几次,被教练骂哭……

经过几个月学习,杨婷顺利通过考试,获取开公交车资格。

再后来,13路公交(万博广场——三棵树),共21名司机,全是女性。杨婷是其中一员。

【“关键一招”在基层】这就是凯里!为40多个孩子增加一个公交站

无论是售票员还是司机,杨婷每天都会画美美的妆,“女为悦己者容,这个‘己’在我看来是自己。漂漂亮亮地上班,心情也变得很好。”

杨婷不太喜欢“女司机”这一标签,她更愿意将自己称作女性司机。对于很多人眼中“女性司机技术没有男性司机好”的刻板印象,杨婷用一句话就将持这个观点的人给挡了回去:“15年,我的车零事故。”

这15年来,杨婷开同一条线路,但她从未觉得乏味。她说,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不相同,一往一返的风景也各异,“比如每一次晚霞,也不一样”。

“沿路高楼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繁华。”杨婷说,这条路日新月异,她很享受看到这条路上的人们生活得越来越美好。

凯里市交通运输发展中心主任冯镜钢说,凯里市将继续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为战略导向,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市域公交一体化建设,开通定制公交、城际公交、城乡客运等多条营运线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出行需求。

【“关键一招”在基层】这就是凯里!为40多个孩子增加一个公交站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教师、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学博士杨蕾认为,公共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不仅紧密连结着流动的人口、变化的空间和繁荣的经济,还是城市个性的展现、城市发展的风向和城市建设的结晶。

凯里的公交车承载着孩子们不倦求学的渴望、村民们劳动致富的希望和女性实现职业理想的盼望,每一辆公交车行驶过的每一公里都在传递着这个城市由善意和文明累积的温度。

现代城市学家路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公交车是凯里重要的精神文明窗口,是城市经济形态、城乡互动关系和城市文化活力的综合体现,相信会不断推动着凯里走向更加绿色、繁荣、和谐的未来。

本网记者:文/黄桂花 彭 典

图/杨昌鼎

一审:曹 轶 王 琰

二审:林 萌 黄桂花

三审:李 蓓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