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竹枝词中的运河民俗

2024-10-26 02:00:40 -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无锡竹枝词中的运河民俗

□ 陆 阳

从民俗文献的角度看,竹枝词详细而全面地描绘了一个地区的岁时节日、百戏游艺、精神信仰等民俗,展现了一个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图景,可谓百科全书式的“韵文性地方志”。通过对明清两代无锡竹枝词的梳理,能够展现富有江苏无锡地方特色的运河文化元素。

竹枝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学样式,最早是作为民歌,在今天的四川、重庆和湖北西部的沿江地区流传。此后,各代诗人写竹枝词的很多,形式多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从内容来看,以记录地方风土人情为主,“广为记事,以诗存史”。

从历史资料来看,无锡现存最早的竹枝词是明代邵宝的《惠山竹枝词》。明清两代直至民国时期,有大量文人撰写竹枝词。乾隆年间,杜汉阶创作《梁溪竹枝词》;嘉庆年间,杨抡、秦瀛、秦琦的竹枝词颇具盛名,《芙蓉湖櫂歌》《梁溪竹枝词》《梁溪櫂歌》等精彩绝伦。民国时期,秦铭光、周贻白等人又使无锡地方竹枝词进入新的发展高潮。这些竹枝词详细描绘了无锡的市井民俗及其历史文化变迁,并从岁时节日、民间游艺、精神信仰等方面广泛地呈现了无锡的都市风情和文化传统,是研究民俗文化不可忽视的资料。而其中,运河的风情、民俗,是这些竹枝词的重要内容。

北塘香灯

北塘香灯的由来,与明代中后期盛行的湖北武当山进香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明成祖定鼎天下后,自诩受北方真武帝君佑护,遂在真武道场武当山兴修道观,祀奉香火。江南松江府、苏州府和常州府一带信道者,在每年三月初三真武圣诞前靡费巨资前往武当进香。他们纷纷雇佣适合长距离航行的艨艟巨舰,每二三十人一船,汇集成百十艘乃至数百艘的进香船队,沿运河行进,经江苏镇江进入长江,一路向西直达湖北武汉,再入汉水进抵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登岸上山。据《明史地理志》记载,这条路途长达三千余里,来回耗时三月之久。

大运河无锡段的北塘一带,水域十分宽阔,且四通八达,由东面苏、松两府及常州府十里八乡而来的香船会约定俗成在此汇集过夜,次日再形成最终的浩荡进香大队,径向镇江而去。明王永积《锡山景物略》载:“岁二月,无定日,巨舰百十艘,无定数,乃苏人之武当山进香者,蠲吉启行,至北塘,谓之齐帮,毕集焉。其来以鸣锣为号,自南而东而北,声振林木。”

每到香船汇集之时,北塘地区热闹非凡,各色商户早早开门迎客。沿运河络绎而来的香船以鸣锣为号,依次停泊;船工上岸采购香油食物,香客则离船游览无锡风光。沿途的无锡百姓听到锣声,便知香船已来,纷纷呼朋唤友赶来观看。入夜之时,每船以香客人数为准,在桅杆上悬起数以千计、造型各异的“朝山进香灯”,形成蔚为壮观的“北塘香灯”盛会。秦琦以一首《北塘灯火》写尽当时的盛况:“北塘阛阓一堤通,酒斾茶樯处处同。最是武当香火盛,千家灯火映波红。”并有注解曰:“春时武当山进香船,多集北塘,每晚灯火彻夜。”清代孙绍洙在《蓉湖竹枝词》也写道:“团圞二五月仍盈,人海如游不夜城。最是北塘灯火盛,水云乡里管弦声。”

香船不少,看香船的人更是人山人海。杨抡在观赏北塘香灯时,见到“上年城北灯火由城西上五里街到惠山”,在《芙蓉湖櫂歌》中写道:“隔夜先传起马牌,灯船早向两塘排。狮蛮已过龙头口,后队还穿五里街。”万历三十三年(1605),孙继皋在观赏北塘香灯后,作《泛莲蓉湖,看香船灯与塔灯相望,因赋》赞咏:“朝玄朝侣集艨艟,灯火春湖乱水蓉。宝烛薰天香袅袅,星桥连岸影重重。遥光闪塔散灵鹫,沸焰波翻骇烛龙。钲鼓喧阗人半醉,大江西望是篸峰。”诗中“玄”指玄岳武当,“侣”指进香结伴游侣,“斗”指玄武七宿星座,“峰”是武当山天柱峰别称,“塔灯”指锡山上的龙光塔亦悬灯挂盏,每窗一灯,夜间从香船眺望锡山时尤为醒目。

虽然进香船队停泊在城北北塘,但城南在这几天同样张灯结彩。杨抡在《芙蓉湖櫂歌》中写道:“星桥火树一层层,要仿姑苏土地灯。闻说城南花样巧,更邀名手向毗陵。”注解曰:“近年邑中亦于二月初试灯,城南更盛,举国若狂。”王永积《锡山景物略》载曰:“(北塘)香灯他邑未有也”。因为过了无锡之后,运河再也没有蓉湖这样宽阔的水域,而香船进入汉水后也会逐渐散开,各自前往目的地,这样的场面便不复出现,因此,北塘香灯可谓明代大运河中极富特色且独一无二的壮丽奇观。

惠山进香

除了北塘二月香灯,运河畔还有多次较大规模的进香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四乡八镇的乡民纷纷赶来惠山的张中丞庙进香,祈求一年平安。进香活动从十四日下午一直持续到次日中午,晚上张灯结彩,活动通宵达旦。人们一路敲锣打鼓,途中还会进行一系列的文体表演,如荡湖船、踩高跷、折子戏以及舞枪弄棍、杂技杂耍等。民国时,秦铭光曾在《锡山风土竹枝词》中这样描绘惠山香会情形:“如龙街火惠塍间,达旦宵声不闭关。看取暮春刚一半,香灯万队共朝山。”竹枝词后还有注解曰:“三月十四日夜,四乡香会均至惠山,名曰朝山进香。西城内外观者途塞,达旦不止。”可见当时香会之盛况。杜汉阶在《梁溪竹枝词》也写道:“村人装束拜香来,直到茅峰绝顶回。买得金刚脐几百,二泉亭下再徘徊。”“岳庙重修殿宇新,香烟缥缈透苍旻。麦畦松径清溪曲,尽是乡城看会人。”到了晚间,北塘运河、惠山河塘,处处张灯结彩,万灯齐辉。民国佚名的《惠山冶游竹枝词》写道:“船到蓉湖先泊桡,灯光波影倍喧嚣。笙歌处处霓裳奏,不减秦淮旧板桥。”杨抡则写下了宝善桥附近的灯火盛状:“一灯分作两灯看,宝善桥头果胜观。百队鱼龙争照影,满天星斗落银盘。”

这一天,春光明媚,惠山绮塍街上丽人云集,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胭脂香味。秦瀛在《惠山游女》中描绘:“三月花开五里街,女郎踏花红绣鞋。鞋边双双飞蛱蝶,扑去头来又上钗。”惠山一带沿街商铺张挂灯笼,街巷商贩云集,人头攒动。杜汉阶在《梁溪竹枝词》中写道:“每逢神诞共迎神,酒肆茶棚座满人。无数肩挑小经纪,闲钱活得许多贫。”当地的乡民,借着进香的机会,宴请远道而来的亲友。杜汉阶写道:“酒筵多备水窗间,宴客登舟到北关。八簋四盆称盛席,不看演戏定游山。”

游客兴致高昂,只有到了夕阳西沉之时,才稍稍有了倦意。秦玉海在《蓉湖棹歌》中写道:“兴酣不觉夕阳逝,北塘灯火相回沿。归桡笑指远帆外,一钩新月笼峰巅。”

江尖灯塔

江尖,也称蓉湖尖,是大运河无锡段的一个普通小渚。无锡运河,从这里开始环城分流。借着四通八达、装卸方便的运输优势,江尖成为各类陶瓷的集散地。有清一代,商贩从宜兴运来各种陶器瓦缸堆放于此,再通过运河销往各地。在无锡方言里“江”“缸”谐音,于是“江尖”也被称为“缸尖”。

对于江尖陶器的交易景象,秦琦在《江尖窑器》中写道:“缸尖横峙水中流,四面清波碧似油。买得蜀山瓷器到,绿阴树下系扁舟。”注解曰:“江尖孤悬湖内,居民多设窑肆,其器贩自宜兴蜀山。”秦琦《芙蓉湖曲十首》记下了陶瓷买卖的兴盛:“瓿盎瓶垒累叠双,层尖高欲倚楼高。新来添买花瓷器,为侍漕船早发帮。”

随着陶器交易的扩大,其他商业也兴旺起来,售卖惠泉酒的酒肆生意特别兴旺。杜汉阶《梁溪竹枝词》写道:“惠山泉酒久驰名,酒店齐开遍四城。最是江尖风景好,红阑绿柳远山横。”民国周贻白《锡山景物竹枝词》也有记载:“蓉湖腊月酿初成,花比芳馨玉比莹。饮过惠泉三白酒,连宵杯底困春醒。”注解曰:“三白酒以惠泉酿成,旧推芙蓉尖隔年陈酿为佳。”

蓉湖竞渡

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明清两代,无锡地区最为有名的龙舟赛有两处,一在鹅湖,一在运河酱园浜段。清末民初秦铭光《锡山风土竹枝词》记:“鹅湖龙舟竞渡,三十年前一时称盛,其次则酱园浜,其船身不用时则沉诸河。自逊清之末,已久未举矣。”在运河酱园浜的龙舟赛,被称为“蓉湖竞渡”。

吴地风俗,端午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秦铭光《锡山风土竹枝词》记:“石榴喷火照鹅湖,竞渡当年吊左徒。一自游龙潜水后,招魂再唱楚些无。”屈原,曾任楚怀王左徒,此处以“左徒”代指屈原。

“年年竞渡闹龙舟,爱向芙蓉湖上游。”杨抡在《芙蓉湖棹歌》中描写了蓉湖竞渡的盛况。蓉湖竞渡,不同于各乡各镇自发组织的小型龙舟活动,而是全城性质的赛龙船盛会,依情况每年或几年组织一次。其规模之大,早在明代便已闻名遐迩。明张岱《陶庵梦忆》中就把无锡与杭州并列为天下观众最多的竞渡,曰:“西湖竞渡,以看竞渡之人胜,无锡亦如之。”

端午之前,各乡纷纷从太湖渔民中选拔好手,开始操练龙船,渐渐地各帮口的渔民都有长期合作的龙船,形成传统,轻易不改换门庭。龙船一般以轻巧的杉木制成,形状狭长,首尾装饰成龙形,船身饰以金纹,并插满彩旗,两旁置十六至二十支快桨,中央搭彩楼三层,顶以青白布作缦,高约三丈,可以拆装,便于从桥下通行。各路龙船从五月初一起便集中到江尖至黄埠墩一带,甚至还有从荡口、梅村赶来比赛的。端午节正午,无锡城便沸腾起来,许多人早早地就开始在运河两岸,登上专门搭建的看台观赛。午后,各路龙船纷至沓来。杨抡《芙蓉湖櫂歌》记:“击鼓鸣笳架纛旗,枝枝画桨捷如飞。山塘争比蓉湖好,恍忆江头打水围。”

明王永积《锡山景物略》记载,比赛当日人山人海:“往看者无大小,无贵贱,无男女,无城乡,水陆并发。陆则沿塘排列,如堵如屏,可四五层,有面无身;水则自酒船以及田船,互相击撞,水为不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