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一甲子 中法关系期盼再上层楼

2024-01-26 14:46:56 - 新民晚报新民网

风雨一甲子 中法关系期盼再上层楼

1964年6月6日,中国驻法国首任大使黄镇(左)在法国巴黎总统府爱丽舍宫向戴高乐总统(中)递交国书外交部发

风雨一甲子 中法关系期盼再上层楼

法国民众学习临摹中国山水画

风雨一甲子 中法关系期盼再上层楼

2023年春节巴黎街头的舞狮表演

风雨一甲子 中法关系期盼再上层楼

文/郑若麟

1964年1月27日,中法发表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中法建交已经六十周年,中国古人称人生六十为“花甲之年”,民间更将六十称为“耳顺之年”,这是一个人修为成熟的年龄。国与国之交达到六十年之际,又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景呢?我们看到,这些年来,中法民间交流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密切。

民间交往历史悠久

从笔者多年与法国朋友的交往来看,说中法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着某种“心有灵犀一点通”一点也不过分。

从中世纪到今天,中法之间互为灵感的源泉是有案可查的。“高卢后代”与“龙的传人”之间的交往早在十六、十七世纪就已经通过传教士展开,当时在法国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到十八世纪,伏尔泰、卢梭等名流借中华文明所体现的“理想国”,来炮轰法国封建教会对社会的禁锢,中国成为法国思想启蒙的渊源之一。

但到十九世纪,通过殖民主义和工业革命而强大起来的西方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我们可以通过参观两位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位于巴黎孚日广场和彼埃尔·洛蒂在海滨城市罗什福尔市的故居中的“中国沙龙”来印证这一点。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参与的一名法国军人写信给雨果,想从这位大文豪那里博得几句赞誉。雨果写了《致巴特雷上尉的信》,在信中雨果强烈谴责了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罪行。在中国,雨果的这封复信已经进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在法国却鲜有人知。法国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既有雨果这样伟大、真正理解和尊重中国的人道主义者,也有无耻、蔑视和狂傲到极点的殖民主义者。

到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革命者的摇篮:大批中国革命前辈来到“巴黎公社”的诞生地寻找救国的途径,其中包括后来的中国领导人周恩来和邓小平。当然还有很多来自中国科技、艺术、文学等领域的求学者:冼星海、钱三强、徐悲鸿、巴金、钱钟书……

突破西方对华封锁

随着中国革命的伟大成功,仰慕的对象再次发生互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出现众多法国知识界名流前来中国参观的潮流。

著名左翼思想领袖萨特和他的精神伴侣波伏瓦1955年访华整整45天,还应邀登上天安门国庆观礼台观看了阅兵。这时,法国舆论界、知识界和政界都已经认识到,中法建立牢固、稳定、友好的关系有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1961年,后来当选法国总统的社会党领袖密特朗也来华访问,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翌年,密特朗出书表达了他对中国革命的敬佩。密特朗当时并不知道,右翼总统戴高乐将军不久后便神不知鬼不觉地向中国派去他的密使埃德加·富尔,目的是突破西方阵营对中国的封锁,与中国建立全面外交关系。1964年1月27日,这一设想成为现实。

纪念这一历史性日期的六十周年之际,我们已经了解到,戴高乐将军生前最后的一大夙愿,就是亲访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传说当时他甚至已经决定访华,并准备将自己回忆录的最后部分用来描述他到中国和见到毛泽东的情景。

而毛泽东主席也曾在会晤戴高乐派来的特使、著有描述中国革命的小说《人的境遇》作者安德烈·马尔罗时,请他向“遥远的朋友(即戴高乐将军)问好”——被毛主席称为“朋友”的西方领导人不多。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在这两位伟人的推动下,中法从官方到民间掀起了一股关注对方国家的热潮。

这股热潮被一位非凡的政治家兼学者推向了高潮:1973年,阿兰·佩雷菲特在访华后撰写了轰动一时的名著:《当中国醒来之际,世界将为之颤抖》。这本书宣告了中国未来的崛起,是一部发行百万册的预言之书。三十年后,我曾在巴黎采访过这位学者。我问他:当时中国那么穷、那么困难,你是凭什么预言“当中国醒来之际,世界将为之颤抖”的?他回答说:是因为他访问中国时感觉到的那种奋勇向上的精神……

这一年,时任法国总统的乔治·蓬皮杜访问中国,这是西方第一位访华的在任国家元首,我们可以将此视为中法关系的一个注脚。

双边关系达到高峰

然而,国与国交往并非永远一帆风顺。此后,中法关系也曾经数度跌宕起伏,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两国关系一度陷入低潮,直到“知华派”总统希拉克当选后才彻底翻过了这一页,中法关系重新走向新的热潮。

1997年中法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在独立外交、世界多极化、环境保护、文化多样性以及加强经贸合作等诸多领域达成广泛共识。到本世纪初的2004年,巴黎埃菲尔铁塔为庆祝中国春节而披上“红妆”,标志着这一时期中法关系达到新的高峰。

在希拉克担任总统期间,中法在诸多外交领域站到了同一战线上。特别是中法均反对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只能在得不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单凭一瓶“洗衣粉”便入侵伊拉克,写下了美国外交史上最为人诟病的败笔。当时法国外长于贝尔·维德里纳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表示,法中两国“都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因此中法之间是有外交共同语言的。在希拉克担任总统期间,中法关系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

对华认知存在两面

另一方面,几十年来,法国媒体以及“汉学界”却始终处于相对比较负面看待中国的状态。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法国主流媒体对华报道几乎都是以负面为主。仅以我报道过的法媒所谓“中国间谍案”为例:2011年雷诺汽车公司间谍案、2014年实习生“李李”工业间谍案等引起法国社会和舆论强烈反响的报道,毫无例外都是凭空捏造,事后法国媒体自己也承认了这一点。但这些报道却对中国形象造成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

正是由于一些法国主流媒体不能公正、客观地报道中国,导致两个极端化的现象出现:一方面,中国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迅猛发展,使得法国舆论对中国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很多法国年轻一代愿意来中国学习、工作和发展。撰写和出版了有关中国的一系列畅销书的法国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就是2008年首次到北京来探望留学的儿子后,开始对中国产生强烈兴趣的。

但另一方面,一部分法国敌视中国的势力也在走向极端化。尤其是中国日益表现出强劲的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意愿,在老一代西方殖民主义残余思维严重的人群中产生强烈反弹。今天的法国民间舆论,正在形成两股对华态度截然相反、尖锐对立的共存现象。

可以说,在法国,存在着媒体所描述的“中国”和现实中的中国。这两者差距是如此之大,使得不少无缘到中国实地访问、只能靠媒体来了解中国的法国民众,对中国产生负面印象。如何消除这样的差异,如何让尽可能多的法国朋友能够亲身前来中国实地认识这个遥远的神秘之国、如何使法国媒体能够尽可能客观地、不带偏见地来介绍中国,始终是一道难题。在解决这一难题之前,中法之间恐难立即消除时起时伏的两国关系中的波折,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拿下眼罩”看待中国

在中法建交六十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我们也欣慰地看到,法国部分媒体正在打破“政治正确”枷锁禁锢下的对华报道,正在向法国民众传递一个日趋真实的中国。法国年轻一代——借用一本法国2021年出版的书籍的书名——正在开始“拿下眼罩看中国”。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去年访华后明确表示,要在坚持法国与欧洲战略自主性的基础上,全力加强法中战略合作关系。从马克龙当选总统后三次到北京进行国事访问(而仅仅两次踏足华盛顿),足以证明中法之间确实有着广泛的外交共同语言。

2024年既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更是法国巴黎奥运年。这“三年合一”正成为两国加强关系的新动力,相信两国关系定能借此东风“更上一层楼”。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