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边疆行】高崖上的土陶人家

2023-11-26 21:24: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在繁荣热闹的喀什古城对面,仅一条马路之隔,坐落着代表喀什传统建筑灵魂的高台民居。高台民居又名阔孜其亚贝希老城区,它位于吐曼河西岸一处高约30米、长宽约400米的黄土高台上,其面积约57000平方米。“阔孜其亚贝希”有高崖土陶的意思,因而高台民居又被称为高崖上的土陶人家。

【道中华边疆行】高崖上的土陶人家

身处高台民居,触目可及的是斑驳的土黄、深棕、浅褐等极具古朴质感的墙体颜色,这些房屋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了生土、土坯、砖和白杨木。据考证,至少从汉代开始就有人在高台民居聚居,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维吾尔族民众的聚居之地,这里的土陶作坊至今还保留有一处四、五百年前的土陶作坊。

【道中华边疆行】高崖上的土陶人家

步入高台民居的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由四根立柱共同构成的立体型大门。据介绍,大门拱形上的图案原型来自于1995年在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发现的汉代织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不仅证实了国家治理、统辖和开发建设西域的历史,更说明了当时西域对于中原文化的认同和向往。四根立柱代表了四大文明在喀什交汇融合,展现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特质,表现了中华文明能够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道中华边疆行】高崖上的土陶人家

在维吾尔族的居住文化中,对故土的依恋和对家庭的重视是核心所在。在世代聚居的基础上,子孙繁衍使得房屋的架构不断往上,人口的增加通过往上空间的扩展而有效容纳,由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原生态楼中楼建筑群格局。高台民居的房间、楼层相连,呈现出层层叠叠的别致景观。这里有着独特的过街楼、半街楼、悬空楼等空中楼阁,四通八达、上下旋转,形成了别具风格的建筑群体。

【道中华边疆行】高崖上的土陶人家

深入高台民居的内部,就可以找寻到现存的土陶人家。步入这个安静的小院,各式各样的土陶制品立马映入眼帘。土陶人家的店主吐尔逊·肉斯塔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的第七代传承人,他从17岁开始独立工作,如今68岁的他依旧挽起袖管,非常投入地沉浸在土陶工艺的创作世界里。

这里的土陶都紧凑而有序地被摆放在架子上,或者集中放在房间的空地上围成一圈。一眼看去,架子上的土陶手工艺品都透露出泥土本身的颜色质感,部分碗碟、杯具等制品通过各类颜色的浸染,呈现出青翠欲滴或金黄泽亮的颜色样态,在无声中展现着古朴技艺的独特魅力。

【道中华边疆行】高崖上的土陶人家

走在宁静的巷道上,可以听到渐渐清楚的清脆敲击声。转过一个墙角,打铁匠人认真的身影就出现了。在寒冷的天气里,打铁匠人只穿着薄薄的单衫,却依旧在不时流汗。他眼神专注地凝视着热铁需要被敲打的地方,右手用力地挥起铁锤完成精准的点位敲打。打铁的工序使得打铁匠人在火炉几米的范围领域展开工作,打铁匠人需要不时转身走近火炉取铁,然后转过身来在桌板上用力地敲打热铁。

【道中华边疆行】高崖上的土陶人家

老墙老屋,古风古韵,如今的高台民居依然呈现出千年前的模样韵味。在保留原始土坯断墙的基础上,如今高台民居项目的传承性打造更加考虑空间打开、和留白的设计,良好解决了高台民居空间狭窄、局促的问题。高台民居作为喀什最具特色的民居聚集地,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浓厚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作为维吾尔族先辈们的劳动成果和精神家园,它充分展现了当地维吾尔族人的智慧结晶与巧妙匠心,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中国西藏网实习记者/王妍丹)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