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小民宿”精彩蝶变成就“大产业”
“无论是“枕浪听海、漫看风雪”的自在闲适,还是“满目青山、松溪泛月”的诗意栖居,亦或是“坐看云起、静待花开”的悠然自得……民宿所载追求诗中远方的片刻遐逸,近年来已成为人们出游重要的旅居产品之一。
位于黄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依海而生、与海相伴。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日照的民宿产业实现了从传统渔家乐、农家乐到精品民宿,从“点上萌芽”到“遍地开花”的精彩蝶变。当前,日照正聚力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配套设施和人才培养等体系,加快培育民宿产业新质生产力,努力让更多游客“为了一间房,奔赴一座城”。
和煦的阳光洒满海岸,海水碰撞礁石奏出美妙的乐章,28公里长的阳光海岸绿道蜿蜒向前,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阳光海岸绿道是日照市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推进美丽海湾建设的一个真实写照,已经成为日照市的崭新名片、靓丽窗口。
多年来,日照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印发《日照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日照市海岸带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将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打造人海和谐共生的公众亲海胜地。坚持从山顶到海洋将生态廊道融合衔接,绘就天海相依、城海相融的优美画卷,以精致建设激发发展活力,将海洋生态保护与打造精致城市相结合,形成了集“海洋之美、运动之美、人文之美”于一体的特色民宿项目。
网红民宿“依蓝小驻”,便坐落在阳光海岸绿道旁边,经营了一年,整个夏天,没有空房的时候。沿海公路的便捷交通带来了更多客流量,阳光海岸绿道也为沿线民宿增添了“热度”,出门便是通往海边的绿道,既可骑行又可赶海,进一步拓展丰富了游客的游玩体验。“不少游客东路是慕名而来,靠近绿道也成了我们民宿在网上的宣传点。而精品民宿的建设,也让乘兴而来的游客尽兴而返,赞不绝口。”该民宿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民俗旅游最早是作为日照城市旅游接待设施的补充进入市场的,1998年王家皂村第一户民俗旅游户开门纳客,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规模,从6户试点到王家皂106户全部转型渔家乐,再到2015年最高峰时期发展到周边13个民俗旅游村,全区民俗旅游总户数达到2695户,8.8万张床位。民俗旅游成为山海天最大的特色,不仅持续创造了辉煌,而且成为“好客日照”最重要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渔家乐”民俗旅游的低端性逐渐显现,不再适应休闲度假时代的市场需求,亟需提升。度假区通过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提升双管齐下的方式,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探索星级管理模式,加强培训,规范运营,推动民俗旅游逐步实现转型,从1.0版本的多房间大通铺到2.0版本的简单双标间,由3.0版本的标准间到目前各具特色的4.0版本民宿小院——“经山历海”精品民宿,民宿产业发展成为度假区旅游的新亮点和新业态。
据统计截至2024年9月,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建成1个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1个山东省精品文旅名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2个省级景区化村庄,7家省级星级民宿,民俗旅游经营户2600余家,其中精品民宿达到1400多家,民俗旅游床位超过5万张。
近年来,日照民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海畔山涧,越来越多的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日照民宿”已经超脱了其传统的基本功能,凝结了城市的人文魅力,承载了深厚的情感价值及独特的生活方式,从原先旅游产业链中的“补充性角色”华丽蜕变为吸引游客的特色“核心亮点”。据日照东方太阳城景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介绍,公司唤醒村民“旅游经济”发展意识,引领300余户周边村民走向乡村旅游发展道路,推动全镇“渔家乐”从1.0版本升级为3.0版本“精品民宿”,带动刘家湾烧烤城、下元片区归心民宿、东风公社民宿集聚发展,2023年,涛雒镇入选第三批山东省旅游民宿集聚区培育单位。
日照五莲县九仙山脚下的胡林村,通过党员带头改造自家房屋、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等方式,建成精品民宿、农家乐、茶社等25家。今年,五莲县在该村规划建设总投资1.2亿元的“星耀斛林”项目,以精品民宿为突破点,先行建设3处高端民宿和1处餐饮楼,助力民宿休闲游提档升级。“小民宿”蝶变成就“大产业”。在多元业态融合上,日照探索创新更多“民宿+”发展模式,真正将民宿打造成为集文化、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验空间,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成为推动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本文图片由李玉涛提供)
责编:陈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