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最应该出手?
(来源:渐近投研)
在A股市场上有很多广为流传的观点。这些观点简洁易懂,非常适合刚开始投资的投资者学习借鉴和传播。但同样也有很多从逻辑上根本站不住脚的观点,这些观点甚至误导了很多资深的投资者。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市场上广为流传的那些观点,哪些需要警惕,哪些需要借鉴?
第一个观点就是“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这句话可以说是用最简单的话说出了最真实的投资道理,但很少有投资者能够做到这一点。
今年我们对这句话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如果大家还有印象,我们在今年1月22日、2月2日连续写了两篇内参,标题就是“对A股的信心从何而来?”,在今年9月5日又写了一篇内参,标题是“再论对A股的信心”。
当时写完这三篇文章得到的反馈基本都是负面的,无论是文章下面的留言还是投资者的咨询,都充斥了极度悲观的情绪。
但现在回过头,大家可以去行情软件上看一下,我们这三篇文章刚好写在今年最重要的两波行情爆发的起点,第一波是年初的大反弹,第二波是9月底市场的暴涨。前两篇文章写完市场就大反弹,第三篇文章写完不到一个月政策就全面升级,市场也出现了一轮暴涨。
熟悉我们的投资者都知道,我们认为短期波动无法预测,所以我们的研究大多都是基于中长期趋势。我们之所以会在这两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写这三篇文章,并不是因为我们预测到了市场即将反弹,而是因为当时投资者悲观的情绪太过于浓重,以致于我们认为必须要写文章重述对A股的信心,给大家做好心理的按摩。
因此我们挑选写这三篇文章的时点,并不是我们的主观判断,而是投资者情绪所驱使。事实也证明,投资者的悲观和恐惧反而是最好的入场时机。
这三篇文章和后续市场的反弹,就是对“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这个观点最好的注脚和演绎。
对于投资者而言,由于有或多或少的资产配置在A股,因此随着市场下跌,情绪出现恐慌是人之常情。但我们跟大家反复强调,情绪上可以出现恐慌,但理性上必须和情绪分离,要认识到“自己的恐慌”是一件好事。这时候大家应该更加关注市场的走势和情绪的演绎,尽可能寻找情绪最悲观的时点。
第二个观点就是“估值高低=股价高低”。对这个观点的认知可以说是鉴定一个投资者有没有入门的核心判断之一。
PE、PB、股息率这种指标堪称是投资里最大的坑。一方面,刚入门的投资者会将这些指标看做投资的灵丹妙药,PE高、PB高、股息率低,股价就高,需要考虑卖出。PE低、PB低、股息率高,股价就低,需要考虑买入。另一方面,大量机构提供的无处不见的各种估值红绿灯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PE为例,这个指标的计算是通过盈利和股价两个指标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