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拟立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系列创新性政策破解发展“瓶颈”

2024-11-26 18:15:20 - 中原网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董艳竹)11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南省职业教育条例(草案)》的说明,从立法角度进一步强化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鲜明导向,着力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为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我省职业教育在校生达298万人

职业教育对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近年来,我省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为部省共建、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7个省份之一,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职业院校“双高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

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底,全省共有职业院校759所,其中,中职学校643所(含技工院校97所)、高职学校114所、职业本科学校2所。职业教育在校生298万人,其中中职145.26万人(含技工院校30万人)、高职151.03万人、职教本科1.71万人,职业教育总体规模居全国首位,在全国占比近十分之一。通过积极推进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专业结构“三个调整优化”,我省职业院校的专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匹配度超过了70%,全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新增从业人员70%来自职业院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2022年5月1日,国家颁布新修订的《职教法》,为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结合我省实际,亟须从立法角度,进一步强化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鲜明导向,着力解决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确保我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教育强省和技能型社会。

突出“针对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

《条例(草案)》共7章48条,从管理体制、体系构成、主体的权利义务、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教育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对职业教育及其相关管理活动作出规定。

《条例(草案)》规定了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对省、市、县(市、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组织等各方的职责、激励机制、对外交流与合作等进行了明确。

围绕职业教育体系与实施,《条例(草案)》规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构成,对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机制、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融通机制作了具体规定;对职业学校的办学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围绕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条例(草案)》明确了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设立条件、办学自主权、教育教学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等关键要素,进一步丰富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围绕职业教育的教师与受教育者,《条例(草案)》对职业教育的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义务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提高职业教育教师地位、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强学生实习实训保障,保障职业学校师生的合法权利,激发职业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围绕职业教育保障,《条例(草案)》通过统筹职业学校基本建设用地、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支持民办职业学校发展、保障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加大农村职业培训力度、开展质量评价活动等,夯实职业教育举办者责任。

创新性政策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条例(草案)》对我省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瓶颈”问题做了合理回复,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政策,作出了一些创新性规定,和我们现有的政策措施以及管理规定相比有所突破。

在贯通培养方面,鼓励中职学校和高职、应用型本科学校联合开展贯通招生和长学制培养;鼓励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的实训场所、课程、师资等教育教学资源向普通中小学、普通高校开放。

在办学主体方面,提出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实行混合多元产权主体职业教育模式,吸引各种所有制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

在校企合作方面,规定企业可以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场地和管理等要素,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职业学校;支持企业、学校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对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落实税费优惠等,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