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高宁善打乱牌做强4家世界500强 并购高手炼就万亿级央企“放牛娃”

2024-02-26 08:00:27 - 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沈右荣

在中国央企掌门人中,在全球商界,宁高宁的受关注度,堪称是前所未有。

在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主办的“中国经济新闻人物(2023—2024)——企业家之夜”上,退休已有一年多的宁高宁获选中国经济新闻人物特别奖。

宁高宁先后执掌华润集团、中粮集团、中国中化三家央企集团,主导了变革、转型,成就了一家家万亿级央企商业帝国。

资本市场对宁高宁的评价是“并购王”,但宁高宁“务实”。无论是华润集团,还是中粮集团,亦或是中国中化,宁高宁借资本之手,完善优化实体产业布局。

“红色摩根”、“中国韦尔奇”,宁高宁获得不少享誉中外的盛誉,他也被称为最具企业家精神的央企掌门人。

但,宁高宁说,“我只是一名放牛娃”,职责是,将国企这头牛养好。

18年再造一家华润

宁高宁的职业生涯,堪称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

1958年宁高宁出生于山东滨州,1978年考入山东大学经济专业。尽管他当时的志愿是文学,但在经济领域,他很快就有了兴趣。于是大学毕业后,他到美国攻读MBA。

学成归来后,宁高宁进入了华润企发部。华润集团的前身是创立于1938年的“联合行”,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进出口企业。

当时,华润集团收购从事印染业务的上市公司永达利,这个项目成为了宁高宁的试金石。在污染问题下,宁高宁毛遂自荐,妥善处理了印染厂,并建议在印染厂厂址上盖楼,卖掉后,净赚4亿元。一顿操作,宁高宁成了华润集团红人。

1992年,华润集团通过注资,把永达利更名为华润创业,短短几年,其总资产从几千万港元上升至逾200亿港元,宁高宁的职位、地位也不断上升。

1999年,宁高宁担任华润集团副董事长、董事会主席,华润集团及中国华润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全面执掌华润集团。

在华润集团,宁高宁推动了系列变革,华润集团的主营业务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主营外贸业务变更为真正的实体。产业的转型,体现了宁高宁的长袖善舞。

地产业务上,整合华远、入主万科,打造万象城品牌,华润置地成为央企四大地产企业之一。1994年,华润集团和沈阳市政府合资成立沈阳雪花啤酒有限公司。1996年,华润收购大连渤海啤酒厂并改为大连华润啤酒有限公司,后展开了全国性的啤酒产业并购。如今,华润雪花啤酒成为中国最大啤酒集团。

有人说,借助资本市场,宁高宁带领华润集团从贸易转向了实业、从香港拓展至内地,由此开启了“再造一个华润”的新阶段。

在宁高宁的推动下,华润集团的产业版图不断扩大,覆盖电力、燃气、水泥、零售快消、地产、医药和金融等众多行业。

2004年,宁高宁告别了在华润集团的18年岁月,空降中粮集团。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华润集团总资产突破2.6万亿元。

中粮集团的十二载

2004年,46岁的宁高宁成了中粮集团的新掌门。此时的宁高宁,受命于危难之际。

宁高宁接手时,中粮集团旗下产业多而杂。在外界看来,这是一幅乱牌、杂牌。但最终,宁高宁将这幅牌打成了大牌。

当时的中粮集团是一家立足于传统农业的粮油贸易公司,旗下拥有50多个分散的业务单元。经过调研思考,宁高宁提出了中粮集团打造“从田间到餐桌”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全面开启了再造中粮集团的新征程。他将中粮集团50多项业务归类、收缩于七大业务群,三十四个业务单元,并将业务单元交由集团直接管辖,后又进一步调整为九大业务板块,包括贸易、粮食加工、食品、地产、土产畜产、糖和番茄、包装、肉食、金融保险。

宁高宁曾在管理散文集《为什么?企业思考笔记》中写道,“做生意守是守不住的!如果不能把资产不断地放到增长性强的行业和地域,资本市场就会无情地抛弃你”。

完成中粮集团内部整合后,宁高宁复制了在华润集团的并购模式。据梳理,宁高宁推动中粮集团的收购多达50余起,涉及的标的有新疆屯河、中土畜、中谷、华润酒精、深宝恒、丰原生化、五谷道场、蒙牛等多家公司。其中,最负盛名的收购,为中粮联手厚朴基金,以61亿港元入股蒙牛乳业,成为蒙牛的最大股东,创造了当时国内食品行业最大的收购纪录。

按照宁高宁当时的规划,中粮集团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全产业链巨头。中粮集团加紧推进全球化的发展战略,2014年,中粮集团出资15亿美元收购来宝农业51%的股权,2015年12月,又以7.5亿美元的价格拿下了来宝农业剩余的49%股权。

2016年,宁高宁似乎是完成了使命,向中粮集团告别。

公开资料显示,宁高宁入主中粮集团时总资产为598亿元,离开时,中粮集团总资产约4624亿元,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

在中粮集团,宁高宁也有遗憾。2012年,中粮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遭遇了亏损或利润大幅下滑。2004年,中粮集团净利润约10亿元,2015年前9个月,亏损3.56亿元。

市场因此质疑,中粮集团扩张过快、整合乏力。

对此,宁高宁曾回应,中粮集团有很好的资产,完全可以活下去。要创造价值就需要有人去承担风险,承担质疑。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一定能做成,只是需要时间。

截至2022年底,中粮集团资产总额6956亿元,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7414亿元,利润总额229亿元。

“两化”重组的使命

2016年,抱憾离开中粮集团的宁高宁,有了新的使命,那就是主导“两化”兼并重组。

2016年1月,宁高宁赴任中化集团担任董事长。两年后,兼任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在外界看来,“两化”重组的大幕由此拉开,市场也给予了较高期望。

“两化”重组属于“硬骨头”。中化集团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化集团是领先的石油和化工产业综合运营商、农业投入品(种子、农药、化肥)和现代农业服务一体化运营企业,并在城市开发运营和非银行金融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作为一家立足市场竞争的综合性跨国企业,中国化工成立于2004年5月,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研发基地,全球共计有14.8万名员工。当时,两家公司旗下共计有16家上市公司。

根据公开消息,到中化集团不久,宁高宁主持召开了为期三天的研讨会,探讨对企业发展的看法,制定了一项关于企业加快转变的机制,明确公司的主营业务及发展战略。

“两化”重组,有别于其他央企间的联合重组,是从典型子公司资源先行整合开始。2020年上半年,先正达集团成立,标志着两大集团资源整合已经开始。如今,先正达集团已经成为营收规模全球最大的农化集团,旗下包括先正达股份、安道麦、中化化肥、扬农化工等。

2021年3月,“两化”联合重组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联合重组新设中国中化,重组后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

对于“两化”成功重组和中国中化的成立,分析人士称,这是国企国资落实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将引领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由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转变。

2022年8月,“两化”重组使命完成,宁高宁到龄退休,再度引发市场关注。

18年、12年、6年,从华润集团,到中粮集团,再到中国中化(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均为世界500强),宁高宁执掌了4家世界500强企业,这在央企掌门人中是极其罕见的。他在执掌期间,借助资本手段,推动内外部并购重组,做大央企,做强实业。

业内的评价是,宁高宁最具企业家精神,对市场残酷性有清醒认知,善于打牌,将一堆乱牌、杂牌打成大牌和王牌,这些传奇经历,注定了他成为中国优秀的企业家之一。

对于执掌央企,宁高宁曾表示,“假如国企是一头牛,那我们就是放牛娃。国家把牛交到我们手里,我们就要放好这头牛。”

责编:ZB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