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在申江

2023-03-26 15:00:25 - 北京晚报

沈嘉禄

北京和上海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和大本营,无论是在精英文化层面,还是在世俗人情层面,都有着绵延不断的文化交流——在北京挑班走红的梨园名家,必须到上海这个“码头”一炮唱响,否则就没法在江湖上站稳脚跟;在京沪两地教书育人、办报办刊、治学写作的知识分子不胜枚举,如鲁迅、茅盾、老舍、梁实秋等人,北京和上海都留有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若论餐饮,京菜也是较早进入上海的地方风味。

民国肇始,京菜馆就开到上海了,大多集中在四马路(今福州路)一带,如同兴楼、天益楼、鼎和居、大雅楼、雅叙园、会宾楼、万云楼、福兴园、悦宾楼、重元楼等,都是响当当的老字号。北方的商人南下谈生意时,通常会选择京菜馆来举办商务宴请。京剧名伶到上海演出前,要在会宾楼摆几十桌酒席招待军政界的重要人物、社会名流和新闻记者。同兴楼为京菜馆之翘楚,烹饪考究,招待周到,食客盈门,海上闻人虞洽卿有一次在同兴楼做寿,把底楼全部包了下来,成为一时之美谈。

据作家二毛统计,客寓京华的近十五年里,鲁迅至少在六十五家北京的餐馆吃过饭,以至于1927年10月到上海定居后,他对京菜念念不忘,经常光顾会宾楼、万云楼等沪上的京菜馆。如1933年4月,鲁迅、郑振铎等十五人在会宾楼吃饭,商讨筹办《文学》月刊的事宜,确定了由郑振铎、茅盾、傅东华、叶圣陶、胡愈之、郁达夫等九人组成的编委会。

从目前可见的资料来看,当时沪上的京菜馆以包办酒席为主,主营菜肴有辣白菜、冻鸡、松花拌鸭掌、烩四宝、赛螃蟹、糟熘鱼片、盐爆双条、烩熏鸡丝、腰丁腐皮、爆三样、爆双脆、口蘑鸡片汤、走油肉、红烧鱼唇、海宝芙蓉蛋汤、红焖大虾等。与粤菜馆在装潢上一掷千金的做派不同,京菜馆对装潢不大重视,店堂陈设与本帮馆子一样,都是长条凳、白木桌、毛竹筷一路的“素直风格”,也无名人书画的装点。上世纪二十年代,“十里洋场”的奢侈风气渐盛,京菜馆只得“粉墨登场”,引入宫廷艺术的部分元素,店门口的伙计也清一色青袍黑褂的装扮,操着一口又脆又亮的京片子。这些伙计对顾客的称谓颇为讲究,以《人间地狱》鸣于世的民国作家毕倚虹经常光顾悦宾楼,伙计见这位老顾客说的是地道的北京话,变得十分客气,称他“毕大爷”。

抗战爆发后,沪上京菜馆的生意受到很大影响,像同兴楼、大雅楼、悦宾楼这几家颇具代表性的京菜馆先后停业,直到抗战胜利后,京菜馆才逐渐在上海恢复营业。1945年6月,凯福饭店在四川北路海宁路口开张(这里原本是日本人开设的东京亭日料店)。起初,凯福饭店主打“标准俄菜”——“凯福”就是俄文基辅(KIEV)的音译;第二年增设“平津中菜”,还在二楼开辟了舞厅。凯福牛排、赛螃蟹、锅贴豆腐、百鸟朝凤、油爆双脆等,都是凯福饭店的特色菜。

比凯福饭店更具号召力的当属国际饭店,国际饭店的丰泽楼至今仍以京帮菜闻名海内外,国际京式烤鸭、片皮鸭、京葱烧参筋、京酱肉丝、国际酸辣汤、银丝卷等,洋溢着浓浓的北方风情。

改革开放后,全聚德烤鸭店来到上海,如今已在浦江两岸开设了三家店。十年前登陆沪上的大董烤鸭店则是北京烤鸭界的“新科状元”,除了招牌烤鸭,还供应烤乳鸭,肉质更加细嫩。为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大董烤鸭店也推出了融合粤菜等其他菜系的“意境菜”。这一融合,连熠熠“米星”也被他们摘得。

最近,浦东的国金中心新开了一家京菜馆“柿合缘”(借“四合院”之谐音),其招牌菜炙子羊肉、明虾炖白菜、北卤两头鲍鱼、老北京酸菜煮吉娜朵生蚝等,集京派食材与海派风格于一身。还有千岛湖大鱼头配油条的另类吃法,引发年轻食客的尖叫,在网上连连点赞;北派糖油饼,与上海街头售卖的糖糕异曲同工——不是折叠成蝴蝶形的糕,而是圆薄饼,中间随意划了两刀。北派糖油饼的酥面也是揉进面皮里的,撕开后蘸意大利黑醋吃,味道极好!

将老味道做出新花样,体现的不正是开拓创新的海派精神吗?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