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庆:做好民族工作要走进民族深处
转自:光明网
严庆:做好民族工作要走进民族深处
——访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严庆
“情怀、责任、智慧这六个字对从事民族研究而言非常重要。”从1992年大学毕业后在内地西藏班工作15年,到博士毕业后执教于中央民族大学从事多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事务治理研究,这30多年来,严庆的工作始终围绕着“民族”二字。
“越是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情,就越是能够与各民族同胞共情,也让我越有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这些年的工作生活让我明白,做好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走进民族深处。”严庆如是说。
严庆始终秉承着调研、教研、科研“三研结合”的严谨态度。为了寻获更真实的一手材料,严庆步履不停,足迹遍布各民族。2011年,严庆带领学生远赴西藏、新疆调研31天,总里程近14000公里,深入基层、走街串户,到巴扎区、老城区、棚户区、旧房改造区、民俗旅游村、一般村队的农户中参观、访谈,切实开展“触底”调研,对民族事象、区域差异等有了更加具体和丰富的了解,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获得2012年国家民委调研报告一等奖。同时,严庆还利用寒暑假数次深入广西、云南、内蒙古、河北、宁夏、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在跟各民族群众亲切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对民族团结工作产生了独特的认识。在他看来,做民族团结工作要避免直接讲“民族”、讲“团结”,要将其具化为生活化、日常化的言行关切,将“团结”工作做到各族人民的心坎里。
丰富的调研经历让严庆在教研和科研中大受裨益。一方面,拓宽了他的“教研”之路。严庆的课堂既设在学校里,在大学的全体新生入学教育、学校党校授课、全校政策宣讲等活动中讲授民族团结进步议题,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设在社会中,为各地各界各领域的党员干部及群众以实例讲政策、以故事讲团结,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另一方面,丰富了他的“科研”成果。近年来,严庆独著、合著、参编学术著作共计1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级以上课题24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仅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发表文章63篇。科研之余,严庆还注重用研究成果服务社会,多次参加各部委的政策咨询,执笔《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十二五”规划》《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场全域、全员、全程的教育,必须从各民族生产生活互嵌的实际出发,通过对口支援、文旅、就业、青少年游学等不同层面的多样活动,让各民族同胞全方位、多维度进行深度互动,在实际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识。”严庆认为,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尚群”,崇尚“和合”,追求共荣共进、和谐发展,这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实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在各民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地发挥中华文化的价值,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光明网记者郑芳芳)
作者简介:严庆(1970~),中央民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全国高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主持人。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政策学会副秘书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是多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事务治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教育。独著、合著、参编学术著作1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省级以上课题24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多次参加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政法委、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的政策咨询,执笔《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十二五”规划》、《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项目”,被评为国家民委首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
[责编: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