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宋韵青绿再现时代华光——专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蒋同磊

2024-04-26 13:22:29 - 媒体滚动

转自:消费日报官方微博

守正创新 宋韵青绿再现时代华光——专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蒋同磊

大师简介:

蒋同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正高级工艺美术师、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丽水市非遗传承人,现为浙江省龙泉青瓷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丽水学院中国青瓷学院特聘教授、景德镇陶瓷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客座教授、中国非遗设计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泰国中国青瓷文化学堂导师、波兰中波青瓷文化大使。

守正创新古艺“生根开花”

蒋同磊大师作为土生土长的龙泉人,自幼便对龙泉青瓷充满热爱之情,从艺三十余年来,他始终致力于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新,为传统青瓷烧制技艺拓展出更多艺术表达方式与全新应用场景。他不仅痴迷于传统的青瓷创作,更执着于对传统非遗技艺的升华,其创作出的作品格调高雅,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或端庄古朴,或清丽婉约,体现出较强的创造能力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唐、五代时期形成一定的特色,北宋时期快速发展,在南宋时期登上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巅峰,元代至明早中期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产品远销亚、非、欧的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开拓‘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龙泉青瓷融汇宫廷御用、民间实用、文人赏玩等多种艺术属性于一身,其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龙泉青瓷在其发展过程中汇集南北制瓷技艺之大成,形成了青釉配制、多次施釉、厚釉烧成、开片控制等四大独特技艺,产品制作精湛,釉色温润如玉,受到世人的推崇。龙泉窑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窑系,其技艺递代相传,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陶瓷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谈及龙泉青瓷的历史,蒋同磊大师如数家珍。

多年来,蒋同磊大师在龙泉青瓷的复兴之路上始终遵循着守正创新的理念,坚持以传统瓷艺手法再现宋代的青瓷神韵。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蒋同磊大师创作青瓷始终坚持手工的方式,每件瓷器的泥胚与釉色,都要经过精心配置,从炼泥取料到成品出窑间的数十道工序都饱含着匠人双手的温度,每个环节的严谨细致与一丝不苟,都将龙泉青瓷温润如玉的艺术特色在作品上无限放大,更好地呈现出“淡泊清雅”的宋韵美学。

蒋同磊大师认为,传统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要充分践行守正创新的理念,在留住“根”、守住“魂”的基础上,为作品赋予更多充满时代生机的艺术魅力。创新是一个“向下扎根,向上开花”的过程。“向下扎根”指的是一定要坚守传统工艺的品质与本质,要按照传承有序的古法做好每一步的工序,而“向上开花”指的是在创作理念上推陈出新,要在不改变其原有艺术风格与形态的基础上,融汇时代特色,汲取中外美学精髓,对其进行丰富与完善。

他表示,“龙泉青瓷在历代都是‘官器’与‘雅器’的代表,其清新优雅的釉色、简约流畅的器型是传统文化中‘大道至简’的形象化展现。青瓷所蕴含的历史气韵、文化魅力及高雅品质是其永恒不变的魅力与精髓,只有充分了解其文化底蕴、艺术魅力及工艺技法之后,才能发现其最精华的部分,这不仅要完整保留,更应以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其发扬光大,以当代的审美风尚与表现技法,为传统龙泉青瓷技艺拓展出更多、更新的应用场景。”

匠心坚守重燃“千年窑火”

“做瓷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除了艰辛的体力劳动外,还要具备超乎常人的毅力,要经得起失败的打击和内心的折磨。”这是蒋同磊大师在龙泉青瓷复兴之路上拼搏多年悟出的心得。

上世纪九十年代,蒋同磊大师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工作,开启了他的青瓷“寻梦之旅”。“一个人仅凭着手上一点零散的孙坑窑长辈留存制釉涂烧旧法和自己一腔热血,能做成吗?”面对家人的不理解,蒋同磊大师却下定了决心:“反正打定了主意,什么都摸索着做,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百次,总能做成的。”

然而,作为一个初学者,想打开千年青瓷的“艺术之门”无异于“龙宫求宝”。蒋同磊大师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创业艰难:“我经常烧出一窑一窑的‘地脚料’,而更糟的是,当时龙泉瓷厂正值破产清算阶段,做青瓷养不活家人,也没人愿意带徒弟,我只能依照舅舅的指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来……”

行业衰退,产业凋零,传承千年的青瓷烧造技艺濒临绝境……一系列不利的因素成为摆在蒋同磊大师创业之路上的一道道“铁门槛”,而他的选择却是——坚持。“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要靠自己去摸索,真的很难。有人问我失败了多少次,我跟他说‘你不如问我成功了多少次’。创业之路上的艰难险阻,早已把我磨成了‘铁石心肠’,也练就了我面对困境能够充满乐观与淡然的能力。”蒋同磊大师对记者说:“龙泉青瓷的制作是水与土的结合、人与泥胎的相容、土与火的烧就。一件青瓷艺术品工艺流程包含上山寻料、粉碎、淘洗、陈腐、练泥、构思、拉胚、晾干、修胚、干胚、装饰、素烧、上釉、装匣、装窑、烧成等80多道工序的制作和13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为了更好地掌握龙泉青瓷的烧造技艺,我将青瓷生产的所有工艺,从上山寻料、制胚、调釉、上釉、装窑、烧窑,甚至质检、包装全都干过一遍。这些工作中,很多都是极其繁重的体力劳动,那时候仗着自己年轻,累一点倒无所谓,失败了也可以重来,工人的期望和家人的支持成为支撑我走下去的动力。”

就这样,蒋同磊大师靠着这股不服输、不怕输的劲头,在年复一年的摸索中终于找到了打开龙泉青瓷“艺术之门”的“金钥匙”。龙泉市孙坑窑瓷庄褪去历史的尘沙,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回忆往昔,蒋同磊大师只对记者说了五个字——“痛并快乐着”。

上承宋元青瓷艺韵,下启时代创新华章。如今,蒋同磊大师创办的孙坑窑龙泉青瓷传习研究所,已成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研究和传承的重要单位。2024年1月,孙坑窑瓷庄的“孙坑窑”品牌(字号)被浙江省认定为“浙江省老字号”。龙泉青瓷史上最后一个历史名窑——孙坑窑,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春天里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蒋同磊大师燃起的熊熊窑火不仅点亮了自己的艺术之路,更为中国陶瓷艺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澎湃的动力。

以艺载道播撒“文明火种”

守正创新 宋韵青绿再现时代华光——专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蒋同磊

2012年10月,全球规格最高的斯诺克国际锦标大赛在四川成都举办,成为世界的焦点。蒋同磊大师为本次大赛制作的净高44厘米的青瓷冠军奖杯,让所有人为之惊艳,也让传承千年的龙泉青瓷烧造技艺站在了万众瞩目的国际舞台。

“当我信心满满地接下奖杯制作任务后才发现,龙泉青瓷烧造史上从没有这种大体量的哥窑器记载,喜悦的心情一下就紧绷了起来。当时,我和厂里的业务骨干,在一个月内日夜奋战,边揣摩、边改进,先后制作了26个奖杯模型,几经烧制才得出3个一等品和2个二等品。”蒋同磊大师回忆到:“为了防止火候偏差影响质量,我们几个人轮流守在窑旁,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过程虽然艰辛,但当冠军捧起这座青瓷奖杯的时候,我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任何的付出和努力都值了。”

龙泉青瓷成功牵手斯诺克国际锦标赛,以及多年的辛勤付出,为蒋同磊大师赢得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同时,也为传统青瓷烧造技艺的发展和传播开辟出了新的路径。在杭州举办第19届亚运会、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期间,龙泉青瓷作为亚运国礼赠送给与会外国元首及嘉宾,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古老的龙泉青瓷技艺又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守正创新 宋韵青绿再现时代华光——专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蒋同磊

杭州亚运会国礼 哥窑贯耳瓶

守正创新 宋韵青绿再现时代华光——专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蒋同磊

据了解,在此次国礼评选工作中,龙泉市共选送了11位大师的50款作品,其中有8位大师的15款作品入选,在这15款作品里,有蒋同磊大师6款作品。近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组委会、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贵宾接待指挥中心向蒋同磊大师及其创办的孙坑窑瓷庄发来了荣誉证书和贵宾接待合作伙伴证书。

蒋同磊大师说:“此次入选亚运会、亚残运会国礼的作品都是大器型的龙泉青瓷作品,其厚釉工艺烧制难度极大,但留给我们的创作时间却非常紧迫,从开始设计创作到交出成品,仅有3个多月时间,创作过程可以说是日夜兼程。制作期间,作品需要进行多批次烧制,且为了保证成品数量,最终烧制数量要达到预定数量的5—10倍,才能挑选出符合要求的作品,精品率不到20%。此外,为了更好地保证品质,我将常规15个小时的烧制时间延长至20个小时以上,可想而知其中的艰辛,我带徒弟们就是这么坚持过来的。”

守正创新 宋韵青绿再现时代华光——专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蒋同磊

从世界斯诺克国际锦标赛,杭州G20峰会,到杭州亚运会。蒋同磊大师用充满烟火气的双手,将出自浙南山沟里的龙泉青瓷捧上了国际舞台,让传承千年的一抹青绿闪耀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面对众多的殊荣,蒋同磊大师说:“从艺几十年来,我不是业内最优秀的人,但我会做最努力的那一个。龙泉青瓷的创作既是我的事业与爱好,更是我一辈子奋斗不息的‘艺术之路’,也是我永不止步的‘创新之路’。”

采访中,蒋同磊大师多次对记者说:“龙泉青瓷的艺术和文化,少谈一些我个人的荣誉。在龙泉青瓷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我这点‘细如微尘’的成绩根本不值一提,我只是做了一个龙泉匠人该做的事情。”其朴实之感,如同他创作出的艺术作品,淡然、清雅、温和、从容。正所谓:“人如此,艺亦然。”

文|记者贾淘文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