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的城西答卷——访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京玲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开栏的话: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照新目标新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全力以赴加快建设符合国家和青海所需、有效服务重大战略、让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为全面展示教育成果,《西海都市报·教育视点》开设《师说》栏目,邀请教育部门管理者、名校长、名师以及一线教师畅谈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双减”成效等工作的经验做法、感想体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教育力量。
《师说》栏目第一期,我们邀请到西宁市城西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京玲谈谈探索“五育融合”,落实“双减”政策中城西区教育部门的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记者:城西区教育备受社会关注和认可,您认为做好教育的根本是什么?
赵京玲:近年来,城西区教育备受关注和认可,我认为做好教育的根本在于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主线,结合地方实际,探索“五育融合”的育人新途径,打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让孩子受益于教育、家庭受益于教育、全社会受益于教育。
记者:您说到了“五育融合”的新途径,城西区都有哪些新途径、新做法?
赵京玲: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一直在与时俱进地探索“五育融合”育人途径,全面系统打造育人生态,促进学校均衡、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比如,我们持续推进的“唯学养德”德育品牌,依托“城西区萤火经典诵读工作室”,开通“诗词鉴赏”“吟诵教学法”等8个钉钉萤火国学直播间,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弘扬民族精神。
在确保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的同时,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我们在这些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城西区学生讲题比赛、信息素养大赛、阅读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城西区首届科技节,营造浓厚的科学教育氛围。当孩子们拿出一件件科技作品时激动的表情,真是令人振奋。我们在孩子们的作品中看到了他们的创意和灵感,孩子们可以乐此不疲地为了一件作品反复研究、仔细制作,这就是对“五育融合”的最好诠释。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城西区小学生篮球、足球比赛”“跳绳段位积分赛”“万人排舞”……这些活动都是孩子们最喜欢也是最乐意参与的。我们还依托“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开展假期校园足球训练,并荣获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先进单位。
结合城西区实际,我们建立了“一师一特色 一校一品牌”的美育模式,以城西区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契机,通过传统文化作品展、室内合唱节,打造多样化、高质量的西区美育特色品牌。
制定劳动教育工作方案,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劳动主题教育。各学校充分挖掘空间潜力,盘活种植场地资源,让学生参与从播种到丰收采摘等劳动,打造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课堂。
记者:这么多丰富的活动,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城西区教育部门在“双减”政策下有哪些积极探索?
赵京玲: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是“十四五”期间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举措之一,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教育的新需求、新期待。
我们把作业设计纳入教学常规督查内容,实施《作业管理办法》《作业批改细则及指导建议》,严格落实“周三无作业日”,科学合理设计分层作业,严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面向全区小学生进行“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研究,切实提升学校作业管理水平。以“常规做到极致即是卓越”为考核目标,通过随机常规作业展示评比、常态课随机听评教研等方式,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我们的社团活动也是非常丰富的,区属各校开设创意美术、花式篮球、科技创新等158个社团,组织学生开展刺绣、皮影戏、剪纸、传统武术等非遗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家长和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指导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平台注册、账户核验、支付渠道开通,城西区已实现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在全国监管平台选课、缴费、销课、退费,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校外培训机构全流程监管,并在全国“双减”改革每日快报上分享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