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决通知”短信令平安北京连称“无语”,诈骗智商变低了?
诈骗短信有时毫无破绽让人防不胜防,但有时也会令警察都无语到连连摇头的地步。
5月25日,“平安北京”官博发微博回应网友接连收到并火速冲上热搜的“强制枪毙”诈骗短信,并配文:“就这,能说点什么?无语死了……真的无语死了……”
诈骗短信究竟有多无语?根据网友晒出截图:短信内容为:“因您信货诈骗,缺席出庭,已通过“天网”定位具体位置现已通知当地执法部门和司法人员(魏军,王琳,郭文祯)携带枪支带队,执行上门强制枪毙,详情抖音搜索《执行风暴》或关注“中国法院网’”了解详情,14点前自行app结清全部欠款可撤销执行。”
离谱到家的诈骗短信自然容易被识破,有收到短信的网友晒出回复截图:“上门枪决,服务到位”“字都写错了,怎么还写出了‘信货’,不是‘信贷’吗?”“TDTDTD重要的事说三遍。”
但也有网友表示“别不信,真的有人会被骗子骗,收到短信的人还有去派出所的,被警察劝了一通才相信这是假的。”
无论手段高低对诈骗短信都不能掉以轻心
枪决通知短信能被常人一眼识破是诈骗,前不久才刚利用高科技“AI换脸”“AI拟声”的骗子,突然智商变低了?
“不是的。”根据江宁公安在线官博发布,实际上,这条短信较大可能是一种非法催收贷款的信息,而如果这条真的是诈骗短信,那这是骗子们深度总结经验的做法,着力提升行动效率,没有执着于路径依赖,而是注重结果导向,力图打出短平快的行骗组合拳,不追求关键路径的归因分析,根据差异化人群进行不同赛道的深度串联。
如果你一眼就能看出这是诈骗短信,那么骗子就不会在你身上浪费时间。如果你连这条是诈骗信息都看不出来,真的按照他的指示去进行后续操作,那你极大概率就无法识破骗子后面的所有连环骗。因为相对于这条看起来很降智的短信而言,后续骗局甚至看起来会很“正常”。
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对潜在受害者效率极高的筛选。所以,不要嘲笑骗子,他们只是在利用一种惯用的互联网思维,以极高的效率筛选潜在受害者罢了。
你必须要了解的防骗指南
类似于“枪决通知”的短信一看就是骗局,但也有一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诈骗短信或电话,一不小心就会落入行骗团伙的圈套。
以社保、医保类诈骗短信为例,封面新闻记者网络搜索时发现,这类短信一般都以“医保账户被停”“医保卡即将停用”“参保账户被取消资格”“暂停无法报销”等几种情况为开头,并在短信结尾附上一条网址,当接收者点开链接后,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就被套取财产或身份信息。因此,收到这种短信千万不要点击短信内的链接,千万不要点击,如果有所怀疑,请第一时间给所在地社保局官方打电话核实。
快递类诈骗短信类型大概有运输途中被损、快递车起火被烧毁、有快递让打电话核实、快递联系不上让加好友、取件多送电饭锅、地址有误让加好友等几种类型,这类短信诈骗一般都是让加好友。如果遇到这类的诈骗短信,用户需要通过各个快递官方进行核实,或者从你的订单物流信息的联系方式进行核实,千万不可直接拨打短信中的电话、不可直接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不可直接添加对方为好友。
增强防诈反诈意识,从识破诈骗短信开始。但要是你没识破,也还有补救办法。
封面新闻记者从官方内部获悉,今年1月3日,甘肃省兰州市彭女士收到一条短信,对方声称是某储蓄银行的官方客服,告知蓬女士名下的一张信用卡“已逾期并且未缴纳年费”,需要尽快还清信用卡并缴纳年费,否则将上报征信,彭女士信以为真,便通过短信中的电话联系对方,添加对方微信后,彭女士被对方以消除不良征信为由,在一网站多次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进行转账,结果每次转账对方都称彭女士转账备注有问题,并称最终消除不良征信后会将钱原路退回,彭女士转账4次共1.5万余元后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对此,甘肃公安表示:“收到信用卡逾期的短信不要惊慌,先在手机银行上进行查看或拨打自己名下银行卡的官方客服号码进行咨询,凡是称可以帮忙消除不良征信的都是骗子,如遇诈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面对“新花样”的电信诈骗普通用户应如何防范?
针对“枪决通知”短信,“平安北京”官博还配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截图。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四川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雄曾表示:“公安机关加强打击反对,特别是要改进我们打击犯罪的方式和方法,这类犯罪的花样翻新大,公安机关也要联合社会各界和相关企业群众在打击犯罪方面改进和提升我们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在技术打击犯罪方面要加大研究。”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光靠公安机关的打击远远不够,需要全民参与。全民反诈行动中,作为普通群众该怎么提防上当受骗?首先应增强金融安全意识,密切关注媒体报道和网络曝光的诈骗案件,了解近期出现的作案手法,并提醒家人亲友提高警惕。
其次,对电信运营商通过短信推送的安全提示信息,以及公安机关通过网站、公众号不定期发布的风险防范要点,应认真研读并牢记。在妥善保管个人信息的同时,加强账户安全的管理,培养良好的支付习惯,才能真正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