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如何赋能教育变革创新?行业大咖们这样说

2024-05-26 16:34:47 - 中国搜索

光明网讯(见习记者张璐琢)“随着数字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数据已经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进程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过程中,教育部将深度挖掘数据宝藏,发挥教育数据乘数效应,推动教育提质增效。”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的数字社会分论坛-数字教育专场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这样说。

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比如,开发一批数字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基本职业培训包、教材课程等;支持建设一批数字经济创业载体、创业学院,加大数字人才创业培训力度。

数据如何赋能教育变革创新?行业大咖们这样说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叶燊表示,构建数据赋能育人环境,建成“‘一张网’‘两朵云’‘三中心’‘四平台’”数字教育架构:一是福建教育专网;二是教育的中心云和区域学校的边缘云;三是教育教学的资源中心、能力中心以及大数据中心;四是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智慧平台,以及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针对传统工科专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认为,在城市、交通、制造等工程技术应用性强的学科中,可以借助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工具或算法力量,进行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比如,土木工程朝着智能建造的方向发展,机械工程向着智能制造的方向迈进。

“对教育而言,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成为必然趋势,将重新构想和创建未来教育发展新格局。”郑庆华认为,未来的教育范式将从“师-生”二元结构转变为“师-机-生”三元结构,教师、机器、学生共同促进智能化教育发展。因此,老师在教育中的功能和定位也会发生改变,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价值塑造、思维创新、情感教育、能力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海涛提到数字赋能教育科研场景创新所面临的三个挑战:一是部分教育资源质量不高,缺乏先进数字基础设施,供给资源不足;二是部分教育科研数字空间共享流通机制不健全;三是部分教育科研场景数据应用潜力开发不充分,场景应用目标不清晰,数实融合程度不深不实。

因此,他建议,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据库,拓展数据资源供给格局;促进数据的互联互通,打造安全可信的数据流通环境,推动教育科研数据开放共享;开展大模型开发与训练,挖掘新技术与应用场景结合点,打造兼具温度和效度的场景生态。

长沙市自201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以来,将智慧教育作为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实践与探索。对此,湖南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聂庭芳从构建智慧五育新场景、构建智慧评价新机制以及推动智慧治理新模式三个层面进行了介绍。他表示,长沙作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支持156所学校开设以平板电脑为主题的智慧课堂教学,变更课堂教学模式,驱动规模化因材施教。

原标题:数据如何赋能教育变革创新?行业大咖们这样说来源:光明网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