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3人获奖

2024-06-26 07:04:06 - 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讯 记者郑明达报道: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于6月24日在北京召开。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领衔的“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毛军发为第一完成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深圳大学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主任巴里·马歇尔教授荣获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深圳大学为首要合作机构);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朱建波教授参与的“深部能源开发岩体应力场透明解析技术及应用”项目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毛军发主要从事高速电路互连与射频电子封装研究,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射频系统是无线通信、无人系统、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电子系统的核心部件,设计自动化技术是射频技术与产业链的源头与基础。由毛军发领衔的“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聚焦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技术,打破传统“路”的思维,以“场”分析为基础,将量化分析贯穿到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技术全链条,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该项目引领了射频集成技术和学科发展,走出了一条射频系统设计自动化技术自立自强的创新突围之路。

巴里·马歇尔的奖项“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是中国设立的五大科技奖项中唯一一项授予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的奖项,以表彰其在科研上的成就和国际合作中的贡献。巴里·马歇尔是深圳市首位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

巴里·马歇尔是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其在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疾病中的作用,并因此与罗宾·沃伦共同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巴里·马歇尔已与中国的医学健康科研领域的专家团队开展合作近20年,在胃溃疡的发病机理研究、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深部能源开发岩体应力场透明解析技术及应用”项目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深圳大学作为第三完成单位、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朱建波教授作为第四完成人参与完成该成果。

该项目针对深部能源开发岩体工程灾害防治问题,发明了岩体结构及应力场透明解析技术,突破了工程扰动下岩体应力场演化“看不见、摸不着”、难以量化解析的瓶颈难题。成果应用于国家大型能源企业及重大工程建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