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 巴中打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国样板

2024-06-26 06:35:59 - 四川日报

变废为“宝” 巴中打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国样板

巴中市巴州区鼎山镇观坪村采用“厌氧滤池+资源化利用”模式,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变废为“宝” 巴中打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国样板

“如今,我常常到湿地公园来转转。”6月23日一早,家住巴中市平昌县龙潭溪湿地公园附近的居民王素就来到公园散步。

公园内的龙凤桥是单跨上承式拱桥,横跨河道,站在桥上打量,河水清澈见底。通过对龙潭溪河道进行治理和生态修复,这里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生态公园。

近年来,巴中市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以资源化利用、可持续治理为导向,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走出了一条后发地区、偏远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子。

目前,巴中全市69.81%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累计完成12条纳入国家和省监管清单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绩的背后,巴中做了哪些实践探索?

看现场生活污水实现资源化利用

走进巴中市南江县兴马镇饮马池村,即使在犄角旮旯也看不到生活污水的痕迹。“村里的生活污水有专门的处理站处理,村子大变样,大家看着美,住着更美。”村民罗培华表示。

小村庄折射大变化。2021年,饮马池村开始实施乡村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对聚居点的厕所进行统一改造,所有生活污水经过管网排入化粪池。

“新改造的厕所干净又卫生,用起来很方便。”罗培华说,村里还统一修建了化粪池。

据介绍,饮马池村的生活污水治理采取“化粪池+厌氧净化池+贮存池”技术,通过安装污水收集管道,接入污水净化池,集中处理后再进入贮存池临时贮存,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这样一来,污水变成清流,还可用作周边农田灌溉,实现资源再利用。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巴中市恩阳区。6月22日,在恩阳区明阳镇高店子社区,居民们在菜园里忙着浇水、除草,浇菜的水就来自净化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当地通过污水管网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经过层层过滤净化处理,变为灌溉用水,实现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据了解,高店子社区根据地势特征、居民聚居程度,采用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农村改厕与污水治理相结合、设施建设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方式,将原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优化为“三格式化粪池+多级厌氧+人工湿地”,推动污水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2018年投入使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后,由于运行维护费用较高,去年我们进行优化改造,降低了使用成本,环境质量也显著提升。”高店子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利君说。

目前,高店子社区已建成聚居点集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座,单户和连户三格式化粪池114套,充分利用200亩林下经济作物和农户房前屋后的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实现污水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

“下一步,我们计划将元山坝集聚点二期外环农村污水处理纳入建设,预计2024年底完工。”杨利君表示,将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整治等方面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让社区生态更美、环境更靓。

看举措因地制宜治理改造

6月21日,巴州区梁永镇污水处理站巡检员王路长像往常一样开展站内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详细记录污水处理站的每一项数据,“每天都要对站内巡检两次,主要巡检曝气系统、运输系统、仪表等是否正常”。

梁永镇污水处理站建有污水主管网近4.3公里,解决了场镇及周边村生活污水直排的问题,通过净化处理,让生活污水变清水,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

“目前,梁永镇污水处理站配备FMBR一体化污水处理器2套,日均污水处理量达168立方米。经过4年时间的运行,梁永镇群众生活污水通过集中处理得到有效治理。”梁永镇副镇长苏功平介绍。

目前,巴中正分区分类进行生活污水治理。“对于城镇周边有条件的地区,我们统一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管网,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站)集中处理;针对聚居度较高的地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或微动力设施,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巴中市生态环境局农村环境科负责人邓华容表示,针对一般聚居区,主要采取“单户或联户化粪池(或传统粪坑)+格栅池+集中三格式化粪池(或厌氧滤池)+资源化利用”模式,科学合理设计化粪池等资源化利用设施,并根据出水水质及周边环境,科学选择庭院、花园、果园和旱地、水田、产业园、林地等,分类采取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方式。

在巴州区巾字村村部聚居点,当地村民房前屋后均有约0.4亩小菜园、小花园,土地消纳能力充足,采用“单户/联户化粪池+集中三格式化粪池+农灌”治理模式,净化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优先用于“小三园”浇灌,多余部分进入集中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灌溉。在巴中经济开发区红花村,采用“集中三格式化粪池+资源化利用+氧化塘储存”治理模式,处理后的水通过资源利用管线自流还地还园消纳,多余部分进入氧化塘储存,用于农业生产,能有效缓解旱季生产用水需求。

“针对散居农户,我们主要采用‘单户或联户三格式化粪池+资源化利用’模式,早期建设的一体化等动力设施以优化改造为主。”邓华容说。

此外,巴中各县区分别探索建立了财政安排一点、居民自筹一点、综合项目平衡一点、村集体经济补助一点的“四个一点”运维经费保障机制,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探索1元钱村民众筹、恩阳区明阳镇高店子社区按月收取污水垃圾治理费5元、南江县赤溪镇西厢村按受益面积每亩分摊设施运维费20元,通江县、平昌县探索受益农户轮流管护等多种模式,既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稳定运行,又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管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破解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难题。

看成效环境质量多项指标名列前茅

从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3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来看,在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巴中市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改善幅度排名第22位,居全省第一;水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74位,列全省第6位。

“作为长江上游和秦岭的重要生态屏障,国家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双重生态功能区,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巴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巴中市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科负责人说,结合秦巴地区和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村情民俗等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尊重习俗,分类治理、利用为先”原则,巴中开展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全域推进,梯次分类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据了解,通过控源截污,巴中持续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累计建成城镇污水管网1800余公里,改造城区老旧管网、雨污合流管网,城市污水收集率达75.4%,较2021年提升17.4个百分点,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同时,依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69.8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

2022年,巴中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2023年,《巴中市“以用为主”探索丘陵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径》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十大示范案例”印发推广,还创新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445”(三个统一、四个结合、四个重点、五项机制)机制。“三个统一”,即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实行由生态环境部门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技术培训;“四个结合”,即注重采取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集中建设与分散治理、厕所革命与污水共治相结合;“四个重点”,即突出饮用水源、巴河流域、城镇周边、交通干线这“四个重点”区域;“五项机制”,即创新建立“四个一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费众筹机制,并先后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有效管护机制、技能提升培训机制、“双目标”考核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完善‘344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机制,着力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上扩面提质增效,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75%以上的行政村(涉农社区)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巴中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成平表示,巴中将持续放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效应,奋力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努力绘就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巴山居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