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场上奏响友谊凯歌

2024-06-26 09:54:0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竞技场上奏响友谊凯歌

竞技场上奏响友谊凯歌

竞技场上奏响友谊凯歌

热情的重庆,技能竞赛正酣。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两天的赛程中,18个比赛项目竞相上演竞赛与合作的动人画面;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在展现精湛技艺的过程中,奏出了一曲曲“友谊地久天长”,展现着匠心之美、交流之美、友谊之美。

匠心之美尽显“玲珑七窍”

伴随着比赛开始的铃声,美发项目选手面前的智能镜面上,出现了大赛题面设计一款浅棕色短发造型。比赛中,参赛选手还需要围绕女士商业剪发、男士现代经典造型、女士商业长发及染色等模块分别开展技能比拼。

“比赛不光考验选手的美发技能,还考验选手的沟通能力、客户服务、头发分析能力,即全面考核他们的综合技能。”美发项目竞赛经理吉正龙说。作为世界技能大赛的考核赛项,此次美发赛项的评判标准是以世赛标准为基准,也加入了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美发标准。

“本次大赛规格非常高,赛项技能考核十分全面。”中国香港选手谢卓颖说。从设备到技术技能,本次大赛严格按照国际技能大赛标准举办。对选手来说,这是今年即将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技能大赛之前最好的“演练场”。

珠宝加工赛项的题面妙趣横生:每名选手需要凭借一套专业的珠宝加工工具,手动加工,让各种贵金属材料蜕变为乐符状的“一带一路”标记。

“在机器加工成为主流的珠宝加工市场,纯手工产品正因其个性化日益受到市场青睐。手工加工珠宝的形式,也特别符合精益求精、反复锤炼的工匠精神。”珠宝加工赛项副裁判长王泽丹说。

交流之美贯通“古今技艺”

本届大赛堪称集齐了“十八般武艺”,共设置数字建造、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等11个世赛项目,以及汽车技术(新能源)、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无人机装调检修等7个其他比赛项目。这些比赛项目的设置,展现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文化的交流互鉴。

新能源汽车制造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本届大赛首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新能源汽车技术,赛项重在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难题。

“紧贴生产实际、对标需求优化设计是项目的一大特色。”汽车技术(新能源)项目裁判长李雷介绍,本赛项参考世界技能大赛与国赛标准,设置动力电池及驱动电机系统诊断及检修、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两个考核模块。选手需利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技术,融入真实工作场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动力电池安装与调试、驱动系统装调与测试、电控系统综合故障诊断等试题。

咖啡是“一带一路”成员国之间的重要贸易品。咖啡制作赛项具有浓浓的“一带一路”味道。

“从咖啡豆种子筛选到成品制作,所有的知识和制作过程,都在比赛的考察范围之内。”咖啡制作赛项副裁判长徐俊萍说。赛项共分为两个模块、三种咖啡制作,包括意式浓缩咖啡、牛奶咖啡、创意咖啡。同时,选手还要流畅回答“种子及豆子特色”“准备工作流程”“制作流程”“结束流程”及操作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等问题。

“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交流。”中国选手熊哲说。咖啡作为进入全球家庭的炙手可热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早在一百多年前,由外国传教士带入中国,开启了中国大陆种植咖啡的历史。如今,大赛又利用“咖啡的香味”把国际友人“引进来”,让改良后的中国技术开始“走出去”。

“以咖啡为纽带开展技能比拼,有助于实现技能共享、产品共享。”熊哲说。

友谊之美谱写“共建共享”

在25日上午结束的糖艺/西点赛项中,塞尔维亚选手玛塔以“童话”为主题,制作了一个精美的西式蛋糕,上面写着“玛塔enjoylife”。

“我的梦成真了。”半年前,玛塔还是个只会做泡芙、点心等简单西点的学徒,通过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中塞旅游学院”的技能合作项目,她来到中国学习甜品制作,近距离地接触到了中国文化。

“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我享受这场比赛,也在和其他选手的交流过程中变得更好。”玛塔说,通过技能合作,她变得越来越职业化。

赛场旁,埃塞俄比亚电气装置教练Te⁃woderosYosefTefera神情专注地看着其他国家的选手进行比赛。“来到中国不虚此行,这里的技能培训方法,每个选手的训练方式都值得学习。”他说,这次比赛结束后,他将回到埃塞俄比亚,把在比赛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更多学生。

大赛不仅是一次技艺的较量,更是一次技能交流的盛宴。比赛中,每名选手都得到了充足的成长。赛场外,观赛的嘉宾也从中获得经验,并尝试探索技能方面的国际合作。

“今年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我们也想在更多方面延展两国的合作。”马来西亚工务部政策和国际事务副部长哈姆迪亚·宾蒂·伊斯梅尔女士表示,借助本次大赛,马来西亚将寻求两国在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更多合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