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在分裂的世界中发展智能经济

2024-06-26 11:50:18 - 第一财经

所有利益相关者面临的任务是探寻相关路径,充分释放这一创新势头的增长潜力,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分裂对经济发展的阻碍。

从实行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到技术脱钩和资本流动的中断,各种分裂状况正在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并且尚未显示出缓和的迹象,这主要缘于全球大国之间为了寻求经济安全和主导地位而加剧了竞争。这种竞争发生的背景是一些更加长期的趋势,包括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冲突和日益多极化的全球格局。分裂带来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从长期来看,随着国际贸易限制措施的增加,全球经济产值可能会缩减7%,降幅高达7.4万亿美元。

然而,在面临经济分裂的同时,我们也迎来了独特的机会,有望发展更有成效、更加包容和更可持续的全球经济。这样的智能经济植根于数字科技、能源科技和生物科技等各类科技的飞速进步。当前,所有利益相关者面临的任务是探寻相关路径,充分释放这一创新势头的增长潜力,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分裂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有鉴于此,我们急需开展更具创造性的对话和合作,才能把握上述机会,避免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所说的“不温不火的二十年代”,即增长缓慢、债务飙升的二十年代。

在主权和互操作性之间寻求平衡

驱动下一轮经济活动和增长的各项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生物科技等,已经催生了巨大的政策变革,因为获取这些快速发展的市场具有重大意义。展望未来,一个深层次的需求在于,既要兼顾主权和安全等相互冲突的迫切事项,又要促进技术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

在这些行业刚刚兴起之际却限制关键前沿技术的流动会带来全球性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预测,包括能源系统在内的高科技脱钩可能会损失1.2%的全球GDP和1.5%的亚洲GDP。值此关键时刻,我们要从国家层面认识到这些技术的重要性,也必须保留一定程度的开放式创新和合作,同时也要遵循那些已经成功降低了成本,并将技术推向市场的行业规范。确保互操作性,即开发能够相互操作的系统,而不是构建孤立的、相互竞争的系统,能帮助我们充分释放这些创新成果的价值。当然,在实现互操作性的基础上,如果还能加强协作与合作,可以进一步扩大发展机会。

追求以地球和人类为中心的创新

鉴于技术进步影响着就业、技能和财富分配、医疗、教育和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发展智能经济所创造的价值应当以人为本,也应当以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为中心。面对这些影响,最为迫在眉睫的莫过于对全球劳动力进行技能更新和升级,以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未来就业报告》,技术预计将在未来五年颠覆44%的核心工作技能,并且会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23%的结构性失业率。在此背景下,公共部门需要采取政策措施,私营部门需要发起行动倡议,共同确保技术进步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和创造就业机会,从而给劳动者带来巨大的净收益。

同样,还必须将生产效率的提升转化为切实的增长动力,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确保实现自然受益型世界。世界经济论坛致力于推进上述工作,深入实施“就业联合体”和“技能再培训革命”(旨在全球范围内推进技能转型,创造优质工作机会)以及“先行者联盟”(利用企业气候承诺,催生新兴气候科技的需求并推动这些科技的落地应用)等行动倡议。

发挥能源科技的聚合力

要实现能源转型,尚需开展大量工作。然而,在亟待行动的关键时刻,一系列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事件阻碍了全球行动。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数据显示,若要实现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每年需要在能源转型技术方面投入5万亿美元。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至三倍,并同时将能源效率提高至目前的两倍。

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技术进步有望释放必要动力,让这些目标变得切实可行。这些创新技术种类多样,包括智能化基础设施网络、二氧化碳捕获技术、能够代替传统发电设备的氢燃料电池、更加长效的能源解决方案——核聚变领域的科学突破,以及大规模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以实现绿色航空业等。这些创新将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催生新的经济部门,同时直接推进各国协力才能实现的目标——全球能源转型。

所有这些话题都纳入了世界经济论坛第15届新领军者年会的核心议程。本届年会于6月25~27日在中国大连举办。

(作者系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

今日热搜